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种业芯人 | 杨记磙:盐碱地里稻花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1-17  来源:智种网NOVOSEED  浏览次数:975
 

      以下文章来源于石时农业 ,作者石时农业

      一直在寻找一个方向

      回忆起与海水稻的初识,杨记磙老师告诉我们,那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多年的好友陈日胜(农业科学家,海水稻发明人,育种人)告诉自己,他在海边发现了几株野生稻,这些野生稻表现非常的好,并且已经开始通过育种技术在培育。这个时间的杨记磙正想从原本的小作物类,瓜果蔬菜类的方向里走出去。

      “想做大产业,那就要选一个更大的作物”。抱着这样的理想,杨老师遇见了海水稻。海水稻是一种可以在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它是一种特殊、珍稀的种质资源,它被袁隆平院士誉为水稻领域的第二次革命。近年来,属于重大科技创新的海水稻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2012年杨记磙受中国农科院委派来到深圳,参与筹建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这是一个国家级的研究平台,在筹建的过程中面向全世界来招聘科学家人才。就这样,一流的国家团队,国家首席科学家都从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都汇聚到这里来。随着越来越多高尖端人才的汇聚,研究所里的信息也越来越广泛了,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杨记磙越发的坚定了要在这个产业里深耕的想法。

      同时也邀请到陈日胜老师加入到了研究所以海水稻为主的育种项目组,2018年在中国农业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主导下,中农海稻成立,杨记磙任董事会董事长,就这样开始了海水稻的产业化工作。目前,海水稻试种已经全面展开, 并在五个主要类型的盐碱地分布区推广种植50多万亩,单产每亩500 公斤左右,耐中、重度盐碱。

      虽然我国海水稻育种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海水稻产品的推广、普及和销售,却绝非易事。

      海水稻如何能从科研院所走入千家万户?

      中农海稻董事长杨记磙告诉我们,首先要分析海水稻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是什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家对健康主食,尤其低升糖主食有强烈的需求。吃低升糖主食,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可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大家知道,主食主要为身体提供碳水,淀粉水解后就是葡萄糖。那么吃碳水(主食)怎么能避免升糖呢?

      淀粉根据消化率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快消化淀粉是指20 分钟内被酶快速消化吸收的淀粉。慢消化淀粉是指淀在 20 分钟到 120 分钟内被完全消化。抗性淀粉是指不能被酶解的淀粉,后经小肠可以到达大肠,被肠道菌群分解为小分子酸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活性物质。淀粉消化得越慢,餐后血糖升高越慢,因此抗性淀粉类食品可改善葡萄糖耐量,控制血糖稳定水平。中农海稻的低GI大米就是含有抗性淀粉的功能型大米。我们熟知的低升糖主食如红薯,魔芋,燕麦都属于抗性淀粉含量比较高的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代谢病的高发饮,我国2021年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 1.41 亿人,占全球糖尿病人数的 26%。糖尿病患者、高血糖、肥胖及有健康、减肥意识的人群都是低升糖大米的目标客户群。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饮食上,就是对功能性健康食品的强烈需求,已经形成了主要消费趋势。

      据此,中农海稻致力于我国新一代新型健康功能主食的研发,既要有功效又兼顾口感,使其具有低热量、低升糖和低脂肪的健康功能,同时还要美味,保留米饭特色色泽、口感。不能像粗粮那样,口感粗糙、甚至难以下咽,且烹饪所需时间也不能太长。

      幸运的是,杨记磙老师找到了高抗性淀粉的水稻种质资源,与耐盐碱的种质资源进行杂交,培育出可以在盐碱地里生长的低升糖的海水稻了。

      后续,杨老师还研发了“三高”黄豆、沙米、小麦等产品,即将推向市场。

      科技加持下的创新农业

      杨记磙老师所在的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是国内一流的农业科研平台。在育种方面,运用各种先进的育种技术,如生物诱导、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编辑、智慧育种、数字化育种平台等进行育种,使育种的成功率和速度会加快一倍以上,育种成本也相应降低80%。

      中农海稻的海水稻产业化基地充分运用了数字农业设施,基地经历了标准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三个阶段的数字化建设。第一个阶段标准化主要是指田地的标准化;第二个阶段的数字化主要是利用数字化设施对土壤、温度、墒情数据的收集和管理;第三个阶段,智能化阶段,充分运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并采用智慧化的收割机进行收割。

      目前中农海稻主要是跟当地有盐碱地的地方政府或者大农场主、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基地的开发,对产成品进行统一品种、质量、品牌、包装、销售的经营模式。

      科学家也一样遇到创业难题

      2018年4月28日,海水稻成果转化专业平台公司——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且创业伊始就拿到了股权融资。由于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是中国农科院从事基因组学研究的最前沿平台,科研背景强劲,杨记磙老师对融资情况比较自信。但实际情况是,到2019年春节前,融资款才真正到位。

      在这个过程中,杨记磙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两难的的困境。农业科技类的毕竟是长周期的项目,前端的孵化过程中如果成绩出不来,效益不能显现,就会直接导致融资贷款困难。

      可是经济实力不够,就很难吸引到更多专业人才来加盟,市场运营上也会成为短板。至今杨老师对这些经历依旧是历历在目。

      让科技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科学家的作用不可估量,但是科技如何落实到具体应用,背后真正的驱动力来自于企业家。科技企业家打通了研发、量产、供应链管理几个环环相扣的节点,是企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决胜力量。

      杨记磙老师表示,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要把研究所里1000多位科学家,200多个博士后,50多个国家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推向千家万户,使大家受益。这就是科技转化平台的使命。我们要把大家的成果,尽快的从实验室搬到餐桌。

      说起理想,杨记磙老师告诉我们,“我国有大量未利用的盐碱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会有大量的耕地被占用。要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不被突破的话,形势会越来越严峻,所以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在10 年内,为国家修复再造1000万亩的耕地。”

      用科学与科技助力农业的升级是每一位行业内农业研究者的梦想。愿这样的梦想之花能在我们广袤的大地上处处绽放。

      文章来源:石时农业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