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这个领域,大北农有新布局,三位院士这么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4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作者:记者丨喻珺  浏览次数:1451
 
 
 
      “油瓶子”是关乎国计民生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大事。
 
      7月29日,在2022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的油料产业发展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傅廷栋院士、张新友院士、李培武院士等13位嘉宾,及百余名油料种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油料、大豆产业振兴大计。
 
      论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昌兴主持;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赞助。
 
 

论坛现场
 
      01

      油菜、花生、油豆莎:油用、饲用前景广阔
 
      油菜花生是我国重要的四大油料作物之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油菜常年种植面积约700万公顷,是我国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对农业生产及食油供应有重要作用。花生具有丰富的营养与经济价值,是我国继稻谷、玉米小麦之后产值排名第四的作物,总产及单产在全世界都有非常的优势。
 
      对于油菜来说,目前油菜的自给率约为30%左右,但要想保证食用油供应安全,自给率需要提高到50%。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建议,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与粮食争地矛盾较少;同时,利用“秋闲地”种植2000-3000万亩饲料油菜,是解决我国饲草短缺潜力所在,可能弥补5000万吨饲草的缺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
 
      对于花生来说,未来根据产地、用途的不同,花生的品种需求也不同,河南、山东、河北等主产区需要适合一年两熟制的早熟高产品种;东北、新疆等潜力产区需要耐芽苗期低温、早熟品种;加工企业需要品质特点突出的加工专用型品种;此外,还需要适合机械化作业、综合抗性优良的品种。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表示,高产、早熟、适合机械化作业、抗生物胁迫、耐非生物胁迫品种以及高油酸基础上的专用品种,是未来育种的目标。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于国庆就阜新花生“内外循环”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为花生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可参考样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
 
      油莎豆是一种特色油料作物,由于其出油率高,约在20%左右,是大豆的3-4倍、油菜的2倍,且防风固沙、耐盐碱、提肥力、病虫害少,因而合理开发利用油莎豆对保障油料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首次将油莎豆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开展高效培育技术研究。目前,我国油沙豆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产业发展呈波动式快速发展态势。
 
      不过,当前油莎豆产业存在种子资源少品种缺乏,机械装备质量良莠不齐、效率低,产品开发严重滞后以及缺少相关的政策扶持等问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建议,我国拥有丰富的沙化边际土地,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和世界粮油料安全格局发生的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牢牢把住油料安全主动权。制定油莎豆产业适宜性发展规划,强化科研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把油莎豆产业作为扩充油脂来源的新途径,为国家油料产业发展和油料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主持论坛上午场。
 
      02

      品质:营养健康的食物油更符合消费者需求
 
      食用油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之一,具有美味、促进人体代谢、提供生命能量等六大营养功能。解放初期,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食用油短缺的阶段,人均食用油每年不到2公斤。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5%以上,以近3年的食用油消费为例,2019年、2020年、2021年食用油消费量分别为3978万吨、4071万吨、4254.5万吨,人均消费分别为28.4kg、29.2kg、30.1kg。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用植物油的营养与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表示,未来油料营养品质的改良一方面应该培育高含油量、高产量和高抗性的品种;另一方面需要提高食用油的油酸、神经酸、植物甾醇、维生素、菜籽多酚等成分含量,让食用油更有益于人体健康,满足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需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研究员李培武作线上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毅表示,油料生产和供给要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实施“一靠油菜,二靠花生,特副并举”的发展策略,同时强化产业和科技绿色化、高质化、机械化、品牌化的“四化”创新方向,不断提高我国油料自给率。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毅
 
      论坛上,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家赞助单位,分别进行了发言。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大豆、花生、油菜、油豆莎等油料作物都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不仅可以榨油还能作为饲料,想要振兴油料种业,应先振奋种业人发展油料作物的信心,提高行业关注度,这样才能实现油料产业更好的发展。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昌兴主持下半场论坛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发言


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发言
 
      03

      大豆:以世界市场为目标,培育竞争性品种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有着极大的消费需求。从1923-2021年,我国累计选育大豆品种3481个,基本保证了食用大豆的自给。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豆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对大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大豆育种需要以世界市场为目标,树立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以攻为守,主动出击,才能打赢种业翻身仗。”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说。
 
      大北农创种科技集团副总裁、大豆种业事业部总经理谭春平表示,大北农已创建了大豆事业部并开始在大豆产业布局。未来,公司将整合优势企业、优秀人才、优良品种,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黑龙江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聚焦黑河、济宁等国内地区,布局南美、俄罗斯远东、中亚等国际市场,在大豆事业上干出一番成绩。
 
大北农创种科技集团副总裁、大豆种业事业部总经理谭春平
 
      在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方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娟介绍,我国目前主要发掘的优异基因有耐盐碱优异基因、广适性相关优异基因、抗大豆胞囊线虫(SCN)优异基因,并利用这些基因,创制出高蛋白种质、耐盐碱新种质、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新种质,为优异大豆品种的创制奠定基础。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大豆的基因组研究、基因组编辑技术、工程化育种技术等技术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利用这些技术育成多个优秀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娟
 
      总体上看,我国大豆种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加工上,虽然高油、高蛋白的大豆品种较多,但实际种植加工的大豆品质仍需要大幅度提升。在生产上,大豆行业利润水平极低,黄豆很难成为“金豆”。
 
      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质量管理部总经理罗淑年表示,大豆加工主产品对品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蛋白和油综合含量高的品种会优先选择;二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功能性油脂含量高的大豆品种更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需重点开发;三是7S和11S蛋白含量高,且7S/11S 高、2S蛋白含量低的大豆品种,可以提高分离蛋白的得率。四是根据不同积温带开发种植早熟品种,也有利于加工应用。
 

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质量管理部总经理罗淑年
 
      记者丨喻珺
 
      摄影丨吴秒衡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