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杂交小麦的前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30  来源:麦S说  浏览次数:778
 
 

      以下文章来源于麦S说 ,作者麦s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恰好有20年没搞杂交小麦了,虽然对小麦杂交种或是说对别人搞的小麦杂交种说三道四过,但毕竟是自己没搞,情况不一定了解全面。当然,由于没有参与,也的确没必要去了解更多。但大体的事实是清楚的,没有看到杂交小麦的出路在哪儿。因为,做成杂交小麦的确不易,首先是产量优势不明显的真实存在,当不育系来源又面临狭窄、恢复系来源同时更是有限时,杂交小麦的强优势就更难更难出现了;另外,现在小麦常规育种不论在单产提高方面还是品质提高方面,发展或进度都达到了突飞猛进的程度,如此这些,让杂交小麦接下来的路子就更加难走了,甚至都很难在小麦生产的“主战场”上出现了。

      自两年前开始,我又开始接触了杂交小麦,并准备介入。

      这次的的雄性不育系是非环境的遗传型蓝标不育系。

      其不育原理也简单。就是同我们的矮败一样,将核不育显性基因与其它性状结合在一起。不同的是,矮败将矮秆基因同不育基因结合到了一起,导致了转育后代所有矮秆个体都不育;同理,蓝标不育系就是研究人员利用显性核不育材料做基础,将有花粉直感特性的糊粉层蓝色基因同核不育显性不育基因搞在了一起,当转育的(基因杂合)一代种子颜色表现为蓝色时,其育性表现基因是继续杂合的可育(种植后,继续分离蓝色可育和白色不育);蓝色基因脱离后,籽粒变成了白粒,不育性还原,表现不育。不育的种子种植下去后就可以生产小麦杂交种了。

      这样的技术在完善和成熟中。繁种、不育和(保持系)可育种子分离有专用的机械、同种子清选机可结合在一起,在种子清选过程中,同时将白粒不育系种子和蓝粒保持系种子区分开来,简单、便捷。

      我们明确的知道,即使是蓝标不育系,也同样存在着杂交优势不明显的问题,而我们不应该在这样“不好解决”的问题上较劲儿,要明确杂交小麦除了产量优势以外,还有抗逆、品质、提早成熟等优势,我们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当小麦生产形势和生产环境日趋严峻复杂时,可能杂交小麦的出路开始显现了,杂交小麦不再是前途未卜。

      如何解决呢?

      1)建立蓝标不育系“群”。由于蓝标不育系属于遗传型,转育容易且不育性稳定。这样,通过常规育种加分子生物育种技术,可将不同类型的品种或材料在一两年短时间内,转育成若干个类型不同、性状各异的蓝标不育系。譬如综合抗病类型、早熟矮秆类型、面筋品质优良类型,以及黑小麦类型等等。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不育系“群”,以备对应各种不同“目标”之用。

      2)配制“目标”杂种组合。有了上述类型丰富的蓝标不育系“群”后,配制“目标”小麦杂交的就变得容易和简单,特别是“目标“性强的杂交种。譬如,有一个高杆较晚熟高产品种,其产量和其它综合性状都没问题,就是茎秆高、偏晚熟、不好推广……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群”中的矮秆较早熟品种与其配制小麦杂交种。由于早熟显性,解决了品种的晚熟问题;偏显性的矮秆性状,解决了茎秆高的问题……如此,即使是使杂交种的产量没有太大提高,杂交种的适推性增加了,它也将是一个不错的杂交新品种;再譬如,有一个强筋小麦品种,其它表现都不错,就是不抗赤霉病,或还有面筋含量低一些……我们就可以从“群”中选用一个较抗赤霉病、面筋含量较高的蓝标不育系与其组合,其目的就是解决了那个常规种的“两个”问题。因为,多数抗病性为显性、小麦面筋含量是偏显性。等等,如此的方法,利用在黑小麦上也是同样容易——让谁“黑”,谁就得“黑”……

      3)提高抗逆性。我们知道,杂交小麦的抗逆性强,当环境和生产条件对小麦的胁迫越来越加强时,靠着常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由杂交小麦来解决。就如同蔡旭先生年代将提型杂交小麦种植到盐碱干旱严重的河北沧州、海兴县等地一样,使小麦产量有了近100%的增加。

      4)将那些小麦杂种一代优势很强,但后代分离疯狂、选择不出品种组合的亲本择“优”转育成蓝标不育系,然后继续与那个原配亲本及其它同类亲本组配强优势组合,争取在单产上有较大突破。另外,杂交种要有杂交种的模样,感官上,能够区别于常规种的模样更好,一定要在某些特定上“唬人”才行!这一点,以前人们注意的不够,或资源不具备。

      5)张爱民老师曾经说过“作物杂种化是必然趋势”。小麦杂种化,虽然较难、过程较长,但有成功的可能性,或“可能性”很大。而小麦杂种化,除了提高杂交种的产量、品质和适应性外,它会更利于种子企业经营,挣钱,和运作。这对有较长期设计的种子企业是个不小的诱惑。

      现在看,不育系的类型和稳定、可靠是杂交小麦成功的关键。现在的难点,已不是以前我们认为“杂交优势不强”之问题。

      另外,较早前的杂交小麦的优势组合都是先单行点播,看着好或单行产量高再去进行较大量制种种植密植小区进行产量比较试验或生产试验……我们分析着看,这种程序有问题、不科学。这种做法会将表现出了个体优势强、群体优势弱或没优势的组合升级,最终导致杂交种优势不强或表现不佳。假若改变做法,将杂交种直接种植小区密植试验,这样是否会去除或削弱个体优势,让群体优势或缺陷直接表现出来呢?我觉得,值得一试。只是需要增加一些制种种子数量而已。

640.webp

      这就是我设计小麦杂交种的模式——株高75厘米,穗子长25厘米

      (来源:麦S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