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独家揭秘!玉米品种观摩:9个字,找到真正好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6  来源: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239
 

      当前,审定的玉米品种有1万多个,而且每年新审定的都有1000个以上。经销商和种植户的选择空间大了,但是“同质化的品种”太多啦,真正变现突出的却很少很少,面积过百万亩的玉米品种,不会超过千分之一,区域化的优良品种比例约1%左右。


      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家怎么才能找到真正的优良品种呢?

      过去由于品种稀少而形成的“一种独大”的状况,将“一去不复返”了(如同过去人们用“粮票”或“布票”的年代,过去了就不会重演)。现在每年审定1000多个品种,咱们“沙里淘金”足够了。

      今后,更多的,将是小范围之内的“区域明星品种”,例如:

      山西临汾洪洞县,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是首选(别的指标可以放宽);

      江苏徐州铜山区,当地对品种的迫切要求是“抗倒伏又耐涝”(别的方面的弱项可以妥协);

      河北邯郸市,抗青枯又抗黄枯的“活秆成熟”的品种非常受农民喜欢;

      山东德州市多个县基本要求“抗旱耐碱耐高温”;

      河北衡水由于大多在田间直接卖玉米果穗对“稀植大棒”品种比较追捧;

      天津和沧州黄骅则更喜欢“抗旱耐涝又耐盐碱”的品种;

      种田大户有的喜欢“早熟密植不早衰不倒伏”的品种,有的喜欢“抗病抗倒又抗旱”的

      品种,也有的喜欢“稀植大棒,抗旱耐涝”的品种。而且,一些“夏播不施肥”的玉米品种,以及“株高2米,不用控旺的品种”等特色化品种,也深受一些规模化包地户的喜爱。

      也就是说,玉米品种将越来越“分类细化”,越来越“小区域化”……

      林林总总,依据作者从事农业技术服务30年的经验来讲,大量的工作笔记“分门别类”汇总,整理出来“抗倒伏玉米”识别特征9个方面,“抗旱玉米”识别特征6个方面;“耐高温热害玉米”识别特征7个方面,“抗病玉米”识别特征5个方面,“抗早衰玉米”识别特征7个方面……

      但是,这样繁杂的科技数据,普通农民和大多数种子经销商是“不容易记得住”的。

      真正实用的科技,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这是作者搞农业多年来逐渐形成的一个习惯。在秋天观摩玉米品种时,也总结出了一个9个字的识别标准:活秆成熟,耐密又耐稀。

      因为之一:“活秆成熟”的玉米品种,如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寿星。玉米晚收获几天,可以“白捡”1/5的产量。

      生育后期能够“青枝绿叶,活秆成熟”的品种,如同一位经历了种种坎坷,依然笑对生活的“鹤发童颜”的老寿星。

      玉米品种也是,如果不抗病,不抗旱,不抗倒,不耐高温,不根系发达,肯定会早早地“早衰啦”,又怎么会让你看到“青枝绿叶,活秆成熟”呢?

      早在1995年和1998年,国外的Bolaos J Otegui M E两位农学博士的研究证明,“延长灌浆持续期可以显著提高产量”以及“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直接影响粒重及产量的高低。”

      2009年,《生态学报》报道,两个不同玉米品种的间作,可使植株中部叶片的“叶龄延长”,提高产量。

      2018年,刘正、张吉旺两位博士研究证明,黄淮海夏玉米“活秆成熟”晚收获6天,增产近1/5!〔平均一天增产3.3%〕——这可是没有任何投入的“白捡”的产量啊(见附图)。


      而且,中国玉米栽培学组副组长董树亭教授明确指出了“1010日是黄淮海夏玉米的临界期”。也就是说,1010日之前收获的玉米都是“以减产为代价的”(据山东玉米产业体系报告,特殊用途的个别早熟品种,是可以依靠“增密维持正常产量的”,不是更高产,而是不减产)。


      因为,黄淮海国审的夏玉米,对照品种就是“郑单958”——绝大多数审定的品种的生育期和“郑单958”相当或“早1天”或“晚0.8天”。


      玉米“早收获”太亏啦,太不值啦,因为坚持几天时间就可以“白捡”1/5左右的粮食啊。而且小麦适当晚播也会更加抗病抗冻抗倒利于增产的啊。

      因为之二:“耐密又耐稀”的品种,如同玉米品种“大丈夫”!

      大丈夫能屈能伸。

      这句话出自《易·系辞下》。

      这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

      这句话流传了几千年,必定有很大的智慧在里面。

      万物同源。触类旁通。

      因为“耐密植”仅仅算一个特点,如果单纯地“耐密植”却“不耐稀植”,那就是缺点了。

      这个道理,如同20年前某些人批评“农大108”一样:“那个品种,不耐密!”

      是的。“农大108”是不耐密。

      但是,“农大108”在2002年至2012年累计种植2.6亿亩,也是传奇。

      但是的但是:“郑单958”取而代之,“独霸玉米江湖盟主地位”20年,靠的仅仅是“耐密”吗?

      NO

      不是的。

      “郑单958”是一个“耐密又耐稀”的好品种(虽然它不能“活秆成熟”)。

      例如:河南鹤壁农科院程相文研究员对“郑单958”的试验,从亩密度3000株到5500株之间6个试验(每隔500株一个密度梯次),实验结果发现:到4000株时最高产(比3000株增产200斤),但此后随着密度的提高反而减产了。


      又例: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马兴林博士,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等3个玉米区多年地科学研究,玉米亩密度5000株并不高产,因为其产量“顶多”≈(约等于)亩密度3500株的产量。但却遭受减产减收的很大风险。

      再例如:青岛农业大学的科研结果佐证一下:单株增产率32%的“耐稀植”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强。


      密度大,倒伏风险大:河北北方学院田再民撰文指出每增加1000株密度,倒伏率相应提高23%左右。而且,还有河南农科院郭书磊博士研究结果证明:玉米高密度,倒伏风险增加88.51%(基本上属于“十密九倒”的概率)。


      所以说,如果“耐密植品种=50分”,那么“耐稀植品种=60分”,“耐密植又耐稀植的品种=至少70分以上”(因为,还需要再加上“青枝绿叶黄金棒”的活秆成熟,那就是80分~90分啦)。

      此外,咱们再拿当现阶段的玉米籽粒机收品种,用多方的观点“来提升我们的认知”:籽粒机收品种的高密度种植必须早熟710天才“靠谱”。

      李少昆博士说“品种生育期应该提早710天,而且综合抗耐能力强”。

      美籍华人玉米育种家张铭堂指出:“美国玉米籽粒机收的水分15%左右”。

      郭庆辰文章指出:“我国玉米籽粒机收,或者需要510时间。”(对此,李少昆博士认为“培育一个适合粒收的品种没有七八年时间很难育成”)

      可是,河南省连续5年,127个籽粒机收品种,平均亩产都不到1400斤,籽粒水分28%以上。

      而且,河北省玉米籽粒机收品种,在推迟了721天收获,籽粒破损率1/10以上,籽粒水分近29%,平均亩产不到1300斤,其中两个品种竟然亩产986斤和1093斤。

      ……

      如此种种,大家想想:籽粒机收品种,如果达不到“李少昆博士要求的早熟710天”的基本标准,咱们是不是再等几年为好呢?

      总结

      言而总之,秋天观摩玉米品种的时候,喜欢理性思考又有智慧头脑的种植户或种子经销商们,不妨用“活秆成熟,耐密又耐稀”这个9个字的标准“牛刀小试”。

      因为,选择一个综合抗耐能力相对强、风险相对低的真正好品种,更符合你的利益,至少比“轻信商家”要更科学一些(因为,任何种业公司也和你的利益点不一致,他们是“卖方”,把种子卖给你的一方)。

      如果真的在观摩田找到了这样的品种,恭喜你,你成功了一半了。

      啊?这才是成功了50%

      是的。

      如果你是种子经销商,你想把经营风险降低一倍以上,基本避免了种植户找麻烦,又能保持你经营效益的稳步提升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或者你是小种植户或包地大户,你想实现“灾害之年基本不减产,平常年份增产两三成”,那你就将两个不同公司的2个不同类型的“活秆成熟,耐密又耐稀”的真正优良的品种,按照“白加红”或者“红加粉”种植在同一地块,如此,可化解了任何单一玉米品种所固有的缺陷(所有的玉米种都有缺点,都有种植风险,单单从审定公告的品种抗病鉴定的“高感病”或“感病”或“中抗”,这些都是减产的隐患),实现优势互补,抗性互补,稳定增产1/5左右(相对其中任何单一品种的单一种植而言)。

      玉米打完“三遍药”,增产抗病有奇效!现在知道还不晚~

      都知道花生高产要打“三遍药”,玉米也有“三遍药”吗?都防治些什么?

      第一遍药:打好玉米田除草剂,玉米苗后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期,是玉米的3-5叶期,杂草的2-4叶期,这是最安全、除草效果最好的时期,超出这个范围后,如果再除大草、小老草,喷药时一定要让草洗个澡,采取定向喷雾,避开玉米心叶,同时要避开中午高温,减少药害发生。除草的同时一定要防治飞虱、蓟马,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还能杀死虫卵。

      第二遍药:治虫、防病、防旱涝。打过除草剂7天后,一定要重点防治好玉米粘虫和钻心虫,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50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2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也可用功夫菊酯+甲维盐、氟铃脲+高效氯氰菊酯等。这些药剂基本上是以触杀和胃毒为主,喷药要喷到粘虫栖息活动的位置。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抑食肼等缓效性杀虫剂,最好不要单独使用。

      现在玉米上的虫子已经产生抗性,一般的高氯、甲维盐等药难以打死这些虫了。必须先择高端的杀虫剂来防治,可以用虫螨腈来防治,虫螨兼治,持效期20天左右。

      防治虫害的同时一定要加上芸苔素内酯,和功能性叶面肥一块使用,这样可以修复因除草剂药害引起的黄苗和弱苗,还可以修复因雨水大引起的弱苗,加速玉米的成长。对抗旱、抗涝、促壮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防治顶腐病的发生,虫子吃过的玉米,经过伤口,很容易感染病菌,配合杀菌剂一块使用。

      第三遍药:控旺、防病、增产。玉米8叶期为控旺最佳时期,控旺防倒很关键,玉米控旺方法:1、可用30%胺鲜·乙烯利水剂。在玉米68叶期,最迟不要超过10片叶子,每亩用量在2030毫升,兑水1520公斤后混合均匀喷雾。2、缩节胺(助壮素、壮棉素、甲呱嗡)。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25%缩节胺(助壮素)203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施。3、矮壮素。每亩用50%矮壮素30克,兑水30公斤喷玉米植株顶部叶片。4、多效唑、烯效唑。用15%多效唑50-60克,兑水60-100斤混匀喷施。

      注意:在施药时注意喷高不喷低,一扫而过,避免重喷。喷后6小时内遇雨,减半药量再喷一次。

      控旺的同时,结合喷施杀虫剂、杀菌剂、芸苔素内酯和功能性叶面肥,防病、杀虫、增产一次性完成,有条件的可以在玉米10叶期喷施授粉精华液,对高温热害引起的授粉不好,和缺粒,籽粒不饱满,有着重要作用。

      想种好地,多打粮,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高产。

      玉米晚收10天,每亩增产上百斤!怎么确定收获时间?

      在玉米即将收获的时候,正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是增加粒重,减少损失,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生产环节!玉米适当晚收,既能够延长籽粒灌浆时间,也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因为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收获偏早,成熟度差,粒重低,产量下降。

      有些地方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苞叶刚变白时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完熟期的90%左右,通常减产10%左右。 玉米适时晚收,可亩增产100斤以上,玉米最佳收获期确定方法如下:

      看玉米生长特征,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

      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若乳熟期就过早收获,这时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籽粒中尚有45%-70%的水份,此时收获的玉米晾晒会费工费时,晒干后千粒重大大降低。

      据试验,乳熟期收获一般可减产20%-30%,而且品质明显下降。完熟期后若不收获,这时玉米茎秆的支撑力降低,植株易倒折,倒伏后果穗接触地面引起霉变,而且也易遭受鸟虫危害,使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在其植株正常成熟情况下,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乳线是玉米粒胚(即通常所说的玉米脐,可用于榨油——玉米胚芽油)与胚乳(即食用玉米的主要部分,富含淀粉)的分界线,黑层(或为黑色层)是玉米粒与穗轴的分界线。当玉米粒黑层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时,说明玉米趋于成熟。玉米晚收还能够增长蛋白质、氨基酸数量,提高商品格量。

      玉米恰当晚收不仅能增长籽粒中淀粉含量,其余营养物质也随之增长。另外,适期收获的玉米子粒丰满充实,子粒比较均匀,小粒、秕粒显然减少,子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

      当前生产上运用的紧凑型玉米品种多有“假熟”景象,即玉米苞叶提早变白而子粒尚未停滞灌浆。这些品种经常被提早收获。生产上,玉米果穗下部子粒乳线消散,籽粒含水量30%左右,果穗苞叶变白而松懈时收获粒重最高,玉米的产量也最高,能够作为适期收获的主要标志。同时,玉米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也是适期收获的重要参考指标。

      推算时间,确定玉米收获期。

      一般情况下,按玉米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为宜。可在正常播种之日起、土壤能够正常出苗计算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如播种时间在61日,可在917日左右进行收获。

      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收获后不要进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获或带皮掰棒后拉运回家,利用人工及时进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广新型玉米扒皮机进行扒皮,可节省大批人工。

      听好天气预报,在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

      (来源:十星科技头条号、化肥农药助手、三农大喇叭)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