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两会•种业 | 种业新品种“井喷”,但仍需突破种业“卡脖子”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09  来源:界面新闻  浏览次数:973
 
      “我国每年在种业领域审定很多新品种,可以用‘井喷’来形容,但突破性的品种较少。所以为了培育突破性品种,建议强化种业原始创新,加强种质资源和技术理论的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小麦遗传育种团队学术带头人刘建军表示。
 
      同时,刘建军还建议,加强科企合作,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出台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
 
      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近年来,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实施,而种业振兴正是粮食生产的关键。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面对种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委员代表围绕着种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重视主粮安全
 
      在粮食增产目标指导下,多位代表委员围绕玉米、小麦、水稻三种主粮作物提出了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节水农业专家指导组成员马忠明重点关注河西走廊玉米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缺乏国家级创新平台,育种技术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滞后。”马忠明分析称,河西走廊制种产业研发机构体制机制不够灵活,导致育种工作的上中下游不能有效衔接,育繁推一体化不够,创新链不完善等。
 
      为此,马忠明建议组建河西走廊国家玉米种业区域创新中心,统筹国内外科研院校和企业的相关资源。同时,马忠明建议成立国家玉米种业创新联盟,强化种子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并稳定支持种业人才及团队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成伟则注意到,2024年科技部启动了农业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但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尚属空白。
 
      李成伟建议,加快在河南建设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可打造成为国家小麦高峰科研平台,依托平台组建国家战略性科技创新团队,围绕制约我国小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集中优势资源培育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高效的小麦新品种,研究集成配套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则建议加大红皮抗穗发芽小麦品种选育与推广,长江中下游麦区必须坚持审定和推广红皮小麦品种;鼓励和引导黄淮麦区等白皮小麦种植区的育种单位,培育适合当地的高产抗病红皮小麦品种,保障红皮品种顺利参加区域试验和审定;此外,还要加大抗穗发芽品种的筛选和推广。
 
      水稻方面,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纪委书记、副院长聂守军注意到,粳稻种植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的黑龙江省现有水稻资源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背景狭窄,尤其是早熟、优质、高产、多抗等优异种质资源匮乏,面临水稻育种和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此,聂守军提出了推动寒地水稻种源创新的相关建议。
 
      借助种业创新满足肉蛋奶消费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大农业观”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表示,食物来源渠道要拓展,除了向土地要粮食,应该还向海洋、向森林要粮食,所以食物的来源要拓展。
 
      当下,食物生产结构更加优化,肉蛋奶的消费占比越来越高。如何借助种业创新,更好地满足肉蛋奶消费需求,也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热议。
 
      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其鑫继续围绕华系地方猪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建言献策。
 
      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侯水生关注到了家禽产业的发展。
 
      侯水生表示,“猪粮安天下”“一猪独大”长期左右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忽视了我国家禽产业和许多传统特色养殖业。相反,家禽养殖业目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已经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在发展和扶持家禽养殖产业过程中,生物育种也是关键之一。
 
      “多年来政府的科技投入主要集中在猪、牛、白羽肉鸡育种方面,建议在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育种专项中,加大对蛋鸡、肉鸭、蛋鸭、肉鹅种业和养殖技术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加强高效育种技术、基因组选择与基因编辑技术、抗病与品质育种技术研究,培育和壮大科技队伍,促进我国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侯水生表示。
 
      在水产环节,全国人大代表、粤海饲料总裁助理兼技术总监程开敏则提出大力推进南方水产种业基地建设。
 
      “对标农业强国,我国水产养殖还存在诸如卡脑子、卡脖子、卡手脚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种质工程的问题较大,甚至一些品种种质资源依赖进口。”程开敏指出。
 
      为此,程开敏建议提升水产养殖产业的技术能力建设,促进水产养殖的高质量发展;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加强水产育种技术创新,培育多品系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新品种;加强水产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
 
      重视育种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良种繁育离不开育种基地建设。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海南省委会主委蒙晓灵建议,相关部委将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农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列为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位于海南省,多年来育种科技工作者们利用其热带优渥的光温条件,通过加代繁殖和选育,加速育种过程。
 
      “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全国最大的、最开放的、最具有影响的农业科技试验区,是国家重要的农作物品种选育、繁殖和推广基地。”蒙晓灵在提案中建议,对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农田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在南繁基地经验的基础上,多位代表委员也注意到了其他地区建设育种基地的潜力。
 
      如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建议,在四川省阿坝马尔康建立包括小麦、油菜还有十字花科蔬菜类的夏粮油作物繁育基地,再建一个夏繁‘硅谷’,与海南崖洲湾相呼应。
 
      “崖洲湾是为全国的水稻和玉米作贡献。马尔康则主要为全国的小麦和油菜作贡献。这两个‘硅谷’建设起来相互作用,就能整体提升我们中国的粮油作物的安全。”杨武云说。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董全民还注意到,可在青海省建立高寒禾本科草种北繁基地,为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及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突破科研与产业发展“两张皮”
 
      从全球种业发展历史看,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产业的每一次跃升,无不是由企业将突破性新技术带到产业,从而引领产业重大变革。但过去在种业领域,科研与产业发展长期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对于种业如何发展,代表委员们也积极热议。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建议,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持续加大育种的研究和投入,推动种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育繁推”一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阳春市中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汝朋也提出了联合育种的建议,加大财政支持专业育种公司、科研院所与地方特色产业育种合作的力度,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入股、成果参股等方式进入种养企业或联合体,支持特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种子企业还面临不少发展难题。
 
      “受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影响,美西方国家对与我国在国际种业领域开展合作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态度,我国种子企业与国外同行间的正常合作受到干扰,企业间的贸易往来和交流受到了较大影响。2023年,向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种子出口量明显下降。”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春秀表示。
 
      为此,王春秀建议,加强对我国种子企业“走出去”的行业指导,与此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制种企业在境外建设种子基地。除此之外,鼓励种企多层次开拓国际种业市场,加大我国种子产品海外销售渠道建设,积极开展我国良种在海外生产繁育的适应性研究,支持和鼓励有能力的种子企业并购国外优势育种研发企业,挖掘利用国际优质种质资源,推动我国种业“走出去”从技术服务和销售向全方位发展迈进。
 
      此外,种业发展还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秦源认为,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假冒伪劣种苗,要加强对种苗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监督管理,检察机关在办理假冒伪劣种苗案件过程中,也要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由“案内”审查向“案外”治理延伸,通过与相关行政部门协力配合,推进诉源治理,全面保障农民利益。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