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颠覆性“水稻变革”:重拾万年前的基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1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浏览次数:1458
 

      多年生,年年生,生生不息

      像割韭菜一样割水稻

      多年生稻是怎么来的?

      它产的大米好吃吗?

      春耕时节农事再忙

      央视节目《开讲啦》邀请

      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

      讲述这一颠覆性“水稻变革”

      01

      “多年生,年年生,生生不息”

      不久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胡凤益团队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成为2022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全球农业领域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

      这是怎样神奇的水稻?

      千百年来,水稻和小麦玉米都为一年生作物。而胡凤益团队培育的多年生稻在适宜地区种下后,第二年起无需再插秧,可在后续三到四年内连续收获,就像割韭菜一茬又一茬地收割,期间只需浇水、施肥、喷药,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即可,产量和质量可观。

      “多年生,年年生,生生不息。”胡凤益用“割韭菜”形容多年生稻的最大特点。

      一年生水稻的生产方式流程繁杂。撒贝宁在现场回忆起亲身体验插秧的经历,腰酸背痛的感觉仍记忆犹新。他感叹多年生稻技术将为世界带来一场颠覆性的“水稻变革”。

      《科学》评价多年生稻为“game changer”(游戏规则改变者)。

      回忆起儿时父辈务农的辛苦,胡凤益表示,给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是学农人的初心。他兴奋地介绍,一种新的游戏规则出现了,多年生稻正是我们需要的技术!

胡凤益教授在央视《开讲啦》介绍多年生稻。

      02

      “春风吹又生”的秘密

      胡凤益现场带来了一束绿油油的神秘植物。“这是水稻还是大葱?”撒贝宁见到多年生稻的野生种直呼大开眼界。

撒贝宁(图左)手中拿着多年生稻的野生种,地下茎发达。

      多年生稻的秘密武器就在于地下茎。

      它隐藏在土里,即使地上部分被收割了,地下茎仍然是活的,冬天休眠,待春回大地,它就会春风吹又生。而如今的一年生水稻是不存在地下茎的。

      胡凤益形容多年生稻“就像我的胡子,刮了又长”,他说,“我们国际上做多年生稻育种的,不管是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的都是络腮胡子。”

      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的育种家曾尝试培育多年生小麦品种。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也在探索利用野生稻培育多年生杂交稻,最终都无法实现生产应用。

      胡凤益团队历经二十多年探索,重拾万年前的野生稻性状,利用云南的长雄野生稻等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把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多年生稻的创制与试验种植。

      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钱前也曾对此发表看法。

      在种康看来,粮食作物多年生化是粮食作物育种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经过长期坚持和探索,把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并进行商业化生产,是全球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的重要突破。

      钱前指出,“该项研究是我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突破之一,为利用野生种质资源提供了借鉴。”

      目前,胡凤益团队培育的多年生稻品种如“多年生稻23”“云大25”“云大107”等,在中国及周边多个国家试验成功并推广。其中,多年生稻23于2018年通过品种审定,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03

      为何要培育多年生稻?

      水稻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主粮之一,我们的祖先用了近万年,将多年生的野生种驯化成一年生的栽培种,现在胡凤益又要找回野生稻的多年生性状。

      中国的杂交稻已经很成熟了,为什么还要做多年生稻?把一万年的性状找回来,难道之前我们的老祖宗是在走弯路吗?

      胡凤益解释:“人类把野生稻驯化成一年生提升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证了人类的繁衍生息,但也带来了水土流失、高劳动力强度等问题。现在既要水稻保持现代水稻品种的特性,又要把多年生这一性状从野生种里找回来,把它加持进现代水稻。这是多年生稻技术的发明思路,也是最大的技术难点。”

      在培育多年生稻品种时,胡凤益团队注重提升稻米品质,培育出直链淀粉含量在5%~10%的软米品种,口感优异。

      据了解,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与大米口感息息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在2%以下的多为糯米,直链淀粉含量在5%~10%的多为软米。东北的粳稻米则多在10%~15%,南方的籼稻米则多在15%以上。

      在粮食安全中,种业是最基础也是无止境的。育种要追求“更好,更强,更优”,育种家要选好的种子进行粮食生产,而农业生产需要的是更轻简化的技术。

      胡凤益现场算起了经济账,如果多年生稻大规模推广种植,在育秧、插秧、犁田耙田上的投入都可以大大减少,农民买种子、农业器具减少使用省下的石油、释放出青壮年劳动力的价值、对土壤修复的生态价值,节省下的钱加起来远远不止几百个亿!

      “吃饭问题是全球问题,未来我们希望能把这项技术做成全球性的公益产品。”胡凤益说。

2017年1月的多年生稻试验田,地上部分一片荒芜。

2017年2月的多年生稻试验田,“春风吹又生”!

2017年7月的多年生稻试验田,再获丰收。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