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智慧制种”让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更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21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王一凡 记者 祖祎祎  浏览次数:888
 
 江苏常熟市着力建设智慧种业园区

“智慧制种”让水稻种质资源品质更好
 
  办公室内,技术人员娴熟地进行电脑操作,粮仓粮库内的通风除湿装备便开始运作,大屏幕上显示的反映示范田中苗情长势、土壤墒情、温度湿度等情况的数据指标不时闪烁跳跃。这是记者日前在江苏省常熟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见到的场景。
 
  园区管理办副主任王文青推广研究员介绍,原来管理园区种植区和仓储区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忙得过来,现在园区已经安装上了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只需一台电脑、一个人,即可完成对种植区、仓储区等多个场景的监控和管理。
 
  作为江苏省智慧农业建设的“桥头堡”之一,近年来,常熟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目标,按照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以深化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规模化建设。
 
  2019年起,在扬州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孙成明教授团队的指导下,园区依托自身的有利条件,以发展水稻种业作为先导性支撑产业,以“智慧+种业”着力构建“五位一体”智慧种业园区,进一步推动园区种子生产耕、种、管、收、储向智慧化转变。
 
  王文青介绍,智慧制种是园区的核心工作,占地1500多亩农田被划分成智慧繁种区、品种示范区、常规生产区三个功能区。通过两年的“智慧建设”已经实现了智慧繁种、常规生产监测、智慧品种示范和智慧农业管理等功能。
 
  作为园区的技术指导顾问,在园区建设初期,孙成明教授团队便精心编制了一套建设规划与方案,有效推进了园区水稻产业智慧化发展与稻农的增收致富。
 
  “智慧农业的发展就是为了让传统的‘靠天吃饭’转向‘靠科技吃饭’。”孙成明向记者自豪地介绍起了刚刚完成研发投入种植生产应用的“黑科技”,“这是我们团队刚刚研发出的智慧大田机器人,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实现了田间智能行走、苗情数据采集、土壤墒情监测、病虫草害检测等功能,让技术员们足不出户便可精准、实时掌握农作物长势,从而做出灌溉和施肥的科学预判。”
 
  “智慧制种不仅有利于增产增收、省工省力,更重要的是制种的科技含量增加了,有助于我们种植、筛选出品质更好的水稻种质资源。”王文青表示,“依托繁种区的物联网设备,我们为每一片种植区都配上了‘身份证’,只需要点开数据库搜索,便可知晓该区域种植农事操作记录,保障了种质资源的品质安全。”据了解,作为当地最大的种子生产基地,明年园区供种覆盖到周边12个县市40多万亩水稻种植,为保障江苏省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接下来,我们将全面深化校地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培养更多‘田秀才’‘土专家’,为园区可持续发展和地方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力量,播下更多智慧的‘种子’。”王文青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