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玉米倒伏怨啥呢?损失谁承担呢? 注意,种业公司无责任,种植户和经销商必须重视“六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4  来源:种业商务网  作者:王智广等  浏览次数:1094
 
 

      因为玉米倒伏,每年玉米减产损失为1/71/4之间。特别是茎秆折断,减产过半甚至绝产。

      而且,玉米抽雄前20天和抽雄后60天,倒伏或茎折随时都会发生,这是让种植户“提心吊胆的80天”。

      但是,种业公司对合法的品种的倒伏和茎秆折断,不会赔偿一分钱的(因为,倒伏与种子质量无关,除非有证据证明种子不合法)。也就是说,玉米倒伏的损失,全部由种植户自己承担。

      如果延伸一下,当地的种子代理商或零售商,也会遭受一定的名誉伤害,甚至听一些“难听的话”,但是也不用承担经济责任。

      所以说,预防玉米倒伏,是种植户为自己负责。

      虽然不同的品种之间有差异,但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品种,为啥别人家不倒伏,偏偏你家倒伏呢?你家在种植技术上犯了几个错误而诱发倒伏呢?

      当然,如果种子代理商和零售商想保持销售业绩的连续几年的倍增,也要注意选择一个抗倒能力强的品种且提供配套的技术指导或服务(请注意:不存在绝对不倒伏的品种,抗倒伏能力再强的品种如果技术失误,也会严重倒伏)。那些只管“卖种子”却不提供技术服务或者根本“不懂技术”的“卖种子的”,都是在当地口碑不好且销量不大的。最好远离这样的农资店。

      第一点:同样的风雨之下,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选择品种很重要;同一地块最低的种植风险,2个不同的品种进行“白加红”或者“红加粉”混播

      两个事实,大家必须明白:

      一是品种之间的抗倒伏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二是“不存在绝对不倒伏”的品种,只要是技术上失误,任何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也会出现倒伏。

      所以说,选择一个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你仅仅是“成功了三分之一”而已,如果技术上失误,“让你提心吊胆的80天”随时都可以让你前功尽弃。

      作者汇总了几十位科研人员的经验,玉米品种抗倒伏能力强的9个特点是:

      1,株高较矮(相对而言,还需要其它性状相互佐证);2,穗位较低(同一品种因为技术失误穗位较高严重,但不同品种之间还需要其它性状相互佐证);3,基部茎秆粗壮;4,基部节间短;5,韧性较好;6,生长稳健(不出现生长过快“猛蹿”的现象);7,雄穗分枝多且雄穗长(张芳魁研究员认为这个特征相对抗茎折);8,根系发达(抗倒较好的同时也相对抗旱耐涝耐瘠薄,而北京市农技站裴志超认为抗旱的玉米品种相对更加抗倒);9,活秆成熟——这最重要的一个特性:因为“青枝绿叶黄金棒,活秆成熟不早衰”的品种相对于抗茎腐病的品种,可以避免因为茎腐病而倒伏,而且“活秆成熟,能晚收获几天”可以增产1/5(山东农业大学资料)。而且能够活秆成熟的品种,也相对抗旱、耐涝、耐高温、耐瘠薄,综合抗逆能力强,单株增产潜力大,利于“适当稀植”而降低种植风险。


       除了以上的特点之外,你在选购玉米种子还需要牢记5个字:耐密又耐稀。因为,大家都知道“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万物同源,触类旁通,所以,一个真正的好品种必须“耐密又耐稀”——单单“耐密植”却不“耐稀植”,仅仅是一个特点,而且综合抗耐能力划分等级是:耐密又耐稀>耐稀植>耐密植。

      另外,你采购种子的时候,一定要对品种审定公告中【抗病鉴定】和【风险提示】特别留心一下:品种的抗茎腐病能力,高抗>抗>中抗>感>高感,而且没有警示“较抗倒伏”或“抗倒能力弱”或“注意预防倒折”等,从源头上避开抗倒伏能力较差的玉米品种。


      上图是河北省农科院杨利华研究员的文章截图,茎腐病分为“青枯型腐霉菌茎腐病”和“黄枯型镰孢菌茎腐病”两种,而美系红轴品种在黄淮海区域相对“抗病较差”和“容易倒伏”。而且品种审定的【抗病鉴定】很难鉴定2种茎腐病的抗性,所以,必须结合田间观摩的“活秆成熟”特性而相互验证抗病能力。

      你明白“一双筷子比一只筷子更不容易折断”道理,就应该同一地块,选择2个相对抗倒能力较强的品种,同时进行“白加红”或者“红加粉”混播(注意矮秆的品种占比应该在200%300%),依靠这2个不同类型品种的“根系不同,根层不同,叶片不同,株型不同,散粉期不同,抗逆能力不同”等多个不同,形成了优势互补,抗性互补,提升包括抗倒能力在内的8个方面的综合抗耐能力,实现稳定增产1/5以上(相对其中任何单一品种的“单一种植”而言)。

 

      提醒:只要审定的合法的玉米品种,如果抗倒性较差,或者抗茎腐病能力差等造成的减产,损失只有种植户承担,但没有任何一家种业公司赔偿(因为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品种,任何一个玉米品种都有减产风险,而且也没有种业公司需要赔偿的法律法规条文)。所以说,种植户选择品种要谨慎,种子代理商和零售商也要谨慎,因为据杨大海先生透露,当前市场上的玉米品种“真正好的”比例仅仅1%左右。

      第二点:“不动脑子”胡乱高密度,诱发倒伏。所以,合理稀植最科学

      几年前作者撰写的《“七论”玉米降密度,稳定高产是正道》一文中,引用了几十个例子,在此补充6个最新的例证:

      1,据《新疆农业科学》刊载的科学试验:随着密度的增加,基部节间长度增加,直径变细,基部节间茎壁变薄,穗位高度升高,倒伏率增加。

      2,据山东农业大学李广群硕士研究结果:玉米株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导致节间拉长。抗倒能力随着株高穗位的增高而降低。

      3,据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佰朝先生科研结果:随种植密度增加,夏玉米的基部第3茎节间和穗位节间变细,茎秆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倒伏风险增加。

      4,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马兴林博士在黄淮海夏玉米区以及东北两个玉米区域多年的科学研究,玉米亩密度5000株并不高产,因为其产量“顶多”≈(约等于)亩密度3500株的产量。但却遭受减产减收的很大风险。


      5,河南省农科院郭书磊博士科研结果证明:玉米高密度种植,倒伏率增加88.51%且减产——基本上是“十密九倒”。

      6,河南农业大学陈伟程教授指出:玉米出现很多问题(倒伏之外的高温热害等减产现象),玉米高密度是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点:缺少微量元素,诱发倒伏。所以,喷施多微好处多

      稍微懂点农业技术的人都知道:微量元素(锌硼锰钼铜铁)虽然用量很小,但是发挥的作用却是“四两拨千斤”。

      缺少微量元素,会阻碍玉米茎秆“木质素”的形成,影响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抑制根系发育,不但诱发倒伏,而且对抗旱和耐高温热害都有不利影响。

      使用微量元素结合其它喷药混合加配即可,可参考第六点。

      提醒:市场很多所谓的“微肥”是硫酸镁或者“尿素水”冒充的,根本起不到微量元素的作用。


      第四点:不要胡乱喷施“芸苔素”和“赤霉素”等激素类产品

      山东省农科院汪黎明研究员研究发现,“芸苔素”和“赤霉素”成分的产品,会刺激玉米株高,或诱发倒伏。这一点,请大家一定注意。

      提醒:如果玉米喷施增产剂,可以喷施第7代调节剂“胺鲜酯”,不但效果好,而且一亩地成本仅仅几分钱。很多控旺剂中都包括这个成份,无需再加喷这个产品,如果控旺剂不含有“胺鲜酯”可以适当加配。

 

      第五点: 少钾肥,不追氮,会诱发倒伏或加重倒伏

      据杨利华研究员科研结果,亩用2550斤氯化钾,可以抗茎腐,又可以降低茎秆折断的风险(因为,每三块倒伏的玉米田,至少有一块田会发生茎秆折断)。另外,玉米种业界大腕韩俊强曾撰文指出:玉米不追肥,诱发茎腐病。而茎腐病不但因病减产,更会诱发或者直接导致倒伏或倒折。

      如果前茬小麦底肥施足了氯化钾,可以“一肥两用”,下茬夏玉米不用考虑钾肥的问题。

      关于玉米用氮肥,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数据,亩用30斤纯氮,可以更加抗旱也更加抗倒伏(特别是对茎秆折断的预防效果显著)。而且,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弗雷德教授,玉米产量形成的27%来自天气的影响,26%来自氮肥的贡献(明显大于品种的19%的占比)。

      提醒:用玉米追尿素一定要在大喇叭口期,效果最佳。退一步讲,如果追肥不方便也可以 “种肥同播”是用树脂包膜尿素或者含有“雨林高分子”的氮肥。一定一定要警惕,当前的玉米缓释肥或三元复合肥很多都是氯化铵——只会造成玉米前期徒长与后期脱肥,诱发倒伏和早衰。见下面几个截图,可见“玉米用肥乱象”之一斑。


      第六点:不喷控旺剂,任由玉米茎节拉长,倒伏风险巨大。“宁可少喷”也不要不喷控旺剂

      对控旺剂敏感的品种,而且株高不太高且穗位不太高的品种,可以在610叶期间喷施一次控旺剂。

       对控旺剂不敏感,或者株高较高,或者增产潜力大、叶片较多的品种(穗位较高),最好在610叶期间进行“二控八防”:第一次只喷施1袋控旺剂加1两尿素,第二次喷施“控旺剂+多元微肥+多种杀菌剂+多种杀虫剂”,以实现“一喷多效,二控八防”——不但抗倒伏效果大大提升,同时也可预防多种病害和多种害虫,而且抗旱,抗病,耐高温,耐涝等多种不良胁迫抵御能力都大幅度提升(因为品种不同,使用时期也不太相同,“二控八防”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第二次“二控八防”配方解密:控旺剂1+多元微肥“精兵强将”1+80%乙蒜素杀菌剂+10%苯醚甲环唑+70%甲基托布津杀菌剂+10%菊脂杀虫剂+50%虫螨腈杀虫杀螨剂+30%噻虫嗪杀虫剂+增产增效剂2种, 10种产品一亩投入约20元左右。

      提醒:如果天气干旱,可以“减半使用”或者“只用1/3”的少量喷施,但也不要不喷施,因为少量的控旺剂也有抗旱作用。

 

      (作者: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   王智广  尹洪雨   吕发和  吕华章  吕志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