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退货率40% 龙头种子企业深陷经营困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浏览次数:1732
 

原标题:种子公司遭遇“退种”危机

种子市场经营遭遇困境

  科研懈怠,喜欢抄近路,部分种子公司已现后续乏力

  种子市场出现的“劣种驱逐良种”乱象,正使其发展背离质量与效率兼顾的初衷

  首席记者 李传金 本报记者 李世顶 文 许俊文 摄影

  今年种子经营难,还是出乎王辉(化名)的意料。

  “我想到了会有退货,但是,没想到退货率接近50%。”7月21日,河南某种子公司老板王辉向记者诉苦,“想退出这个市场都难。”

  种子经营难,反映在种子公司的业绩上。7月11日,上市公司万向德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向德农)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净利润减少60%~90%。”

  万向德农的业绩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河南龙头种子公司同样经营业绩不佳。因为在河南,秋乐种业、金博士种业、金娃娃种业与万向德农一样经营着一个主导产品“郑单958”。

  如此广袤的农村市场,种子经营理应是一个淘金市场,但事实是,“全国市场几千家种子公司经营着上万个品种的种子,挣到钱太不容易了。”河南也有“六七百家种子公司经营着上千个品种的种子”。

  政府出台了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有实力的种子公司走“育繁推一体化”模式,走提升市场集中度的路子。然而,在行政监管与市场发育之间,如何平衡才能让市场在良性竞争中发育,而不至于发生“劣种驱逐良种”现象,这值得思考。

  退货率40%左右

  种子公司大面积遭遇退货,

  龙头种子公司经营陷入困顿。

  1

  理性的市场预期,是市场主体获得盈利的前提。然而,市场主体再理性,也会在过度竞争的市场面前失色。

  “去年,种子公司突然遭遇大面积退货,今年,各种子公司都有了预案,可还是出乎大家意料。”王辉掐灭烟头,无力地丢在烟缸里。

  去年,各种子公司有退货,但是,不是像今年这样大面积高比例地退货。“有的公司退货率达50%,有的30%,平均40%左右的退货率还是保守估计。”

  据介绍,退货是种子公司与市、县、乡多层次的经销商在购买经销种子时约定的销售不完的种子按比例或全部退还给种子公司。

  “我们是全额退货,有多少没有销完的种子,经销商拉来,我全额返款。”王辉说,“这还真得履行合同,不然,明年,经销商就跑了。”

  徐晓涛(化名)也是一家种子公司老板。谈及种子退货,他认可王辉的观点。“我也退了,是按比例退的。不过,我的退货比例可没有那么高。”

  退货不仅让王辉、徐晓涛们未能完成年度销售计划,还直接影响到年度利润额。“我还是赚了点钱,但是,比去年赚得更少了。”徐晓涛介绍。

  小种子公司的经营难,大公司也同样如此。

  万向德农是全国杂交玉米销售量突破10%份额的唯一一家公司,其主导种子产品正是来自河南省农科院的郑单958。去年,公司70%以上的经营额来自于玉米种子销售,其经营业绩具有风向标意义。

  然而,2013年上半年,万向德农的经营业绩让人失望。7月11日,万向德农发布业绩报告,净利润下降幅度为60%至90%。这超出了市场预期,万向德农的股价应声大幅下挫。

  万向德农正是河南龙头种子公司的侧影。

  据了解,河南知名龙头公司包括秋乐种业(即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金博士种业以及金娃娃种业(即河南农科院粮作所科技有限公司)等,这3家公司均是以郑单958为主导产品的公司。

  公开财报显示,正在筹划上市的金博士种业,主营品种郑单958占其利润来源的80%以上。

  万向德农向市场解释其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公司目前主营玉米品种郑单958的经营单位由原来的4家变为现在的5 家,对公司的销售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受市场热门品种的冲击,郑单958推广面积扩张速度放缓。”

  2

  种子不给力

  种子公司急功近利,赚快钱,弱化了培育自主品牌种子的能力,

  致使种子公司沦为品牌种子产品的渠道商。

  种子公司经营陷入困顿,与其本身的种子培育能力不给力有关。

  “政府鼓励种子公司走育繁推一体化的路子,让企业成为种子培育、生产与推广的主体,现在看方向是对的,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子还要探索。”河南省农科院一位玉米专家直言。

  现在大多数种子公司严格地说,就是一个大的种子经销商,万向德农也不例外。

  公开资料显示,万向德农经营的玉米品种多达28个,其中国审7个,省审21个,还有预试品种多达60个(这其中,还包括水稻、向日葵等)。这么多品种均为万向德农在市场(包括科研院所、育种自然人等)中购得。

  当然,万向德农也有自己研发的“德单5”、“德单9”等新产品。

  事实上,河南龙头种业公司与万向德农的种子经营结构相似。

  比如金博士种业。记者在其公开资料上看到,“公司目前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品种29个,其中玉米种子品种12个”。玉米品种主要包括“郑单958”、“金博士658”、“秀青74-9”、“蠡玉37”、“齐单1号”、“良玉22”等。“郑单958”是公司现阶段的主导品种。而“公司参加国家及各省区试、预试的玉米品种多达39个”。

  这其中“金博士658”、“蠡玉37”系金博士自主研发。

  “现在的龙头种子公司搞的是育繁推一体化,但是,实质是,大多数公司又耐不住市场经营压力,喜欢抄近路,哪个品种好卖就购买哪个品种的授权。培育自己的品种,种子公司不会下大力气。”徐晓涛认为。

  河南省农科院玉米专家也表示了相似观点:“研发新品种,吃力不一定讨好,而购买授权经营的品种来得快。”

  同质化的经营结构,让种子公司成为种子经营的渠道商。“大家在一个道上讨利润,出现恶性竞争难以避免。”徐晓涛分析。

  记者了解到,多年前,经营郑单958的4家企业就召开过如何避免恶性竞争的会议,寻找双赢竞合的出路,只是成效不彰。

  正向的例子也有,上市公司登海种业就是一个。公司主打自己研发的“登海”系列玉米品种,201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暴涨。其披露信息显示,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达80%~130%。

  种子也“套牌”

  种子品种审定数量无节制,市场渠道建设不规范,让种子市场出现了“劣种驱逐良种”现象。

  3

  种子公司主观不努力,导致在市场中缺失核心竞争力,但这仅是硬币的一面。事实上,客观市场环境不良,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也是种子公司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市场种子品种供应过度。“现在国家和省级审定的有上万个品种,而且现在有的省,每年审定的品种多达上百个。”王辉介绍。

  上述万向德农、金博士种业公司所拥有的种子品种数量也佐证了这一点。

  徐晓涛认为:“问题在于有的品种通过了审定之后,种子公司就束之高阁了,并没有投入市场,更谈不上种植,这样一个空壳,反而成为某些种子公司进行套牌的外衣。”

  何谓套牌?知情人士介绍,比如一家种子公司有一个授权品种,不过,它并不卖这个品种的种子,而是打着这个品种的牌子,卖的却是市场热销的品种。换句话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些套牌种子公司哪里来的“狗肉”呢?

  “至少两个渠道:一是这些种子公司会抢购正牌种子公司种子基地的种子;二是经营这个市场热销品种的正牌公司也会‘放水’,为了多卖这一品牌种子,借助这些套牌公司的渠道,分食其他同质化种子公司的市场份额。”王辉透露。

  种子品种多是种子市场混乱的一个方面,而种子公司过多,同样是抢食龙头种子公司市场份额的关键性因素。

  政府放开种子经营市场,经销渠道众多,农民的选择就多,竞争充分,也压低了种子价格,同样有利于农民,这本身并无异议。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小种子公司,甚至种子个体户就像当年的游击队,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潜入自己熟悉的市场,蚕食了大种子公司的市场份额。”

  如果卖的种子不出事,倒也罢了,怕的是假种子坑农事件的发生。不久前,网曝河南一县农业局副局长非法经营推广假种子一事,正是经营渠道不规范出现的典型案例。

  归位与补板

  行政之手的越位与市场之手的僭越,让种子市场失去了良性发展环境,

  市场净化需要监管者借助行政与市场之手,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4

  近距离观察种子市场的发育与成长,应该肯定政府采取放松市场的办法搅活了种子市场“一池春水”,实现了种子科研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接轨,让市场发现了优异品种的价值。比如,全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达5亿亩,郑单958的播种规模就达到了2亿亩以上。

  然而,行政之手与市场之手的互搏局面需要破解,才是种子市场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

  不久前,农业部一位负责人概括了种子市场秩序混乱的特征:品种多乱杂问题仍未解决;基地抢购套购问题依然严重;套牌侵权行为仍较为普遍。

  在这三个问题中,行政之手控制不力导致品种过多、过乱、过杂的现象,套牌侵权行为屡禁不止等,都需要政府采取管疏结合的办法,拿出整饬手段,实现市场的净化。

  “关键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归位。”王辉分析,“如果行政之手越过了政策界限,就会成为市场混乱的诱因。”

  而作为市场主体,“从长远看,企业发展要有战略目标,要做强特色、补牢短板”。徐晓涛认为。这就要求有作为的种子公司需要摆脱对品牌品种的过度依靠,从培育自己的研发团队入手,着手培育自己的主打产品,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国家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种子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并坚持扶优扶强,重点支持具有育种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这对于河南种子企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毕竟,河南不仅是全国的育种大省,更是种植大省,更有理由建设一个正向激励的市场。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