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瓜菜 » 正文

2006年国审薯类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156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1

品种名称:中薯7号(区试代号:中蔬9309-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薯2号×冀张薯4号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4天。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株高50厘米,叶深绿色,茎紫色,花冠紫红色,块茎圆形,淡黄皮、乳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商品薯率61.7%。接种鉴定:中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32.8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3.2%,干物质含量18.8%,还原糖含量0.20%,粗蛋白含量2.02%。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早熟中原二作组块茎亩产分别为1653公斤和1528公斤,分别比对照东农303减产8.2%和增产26.1%,两年平均亩产1591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5.5%;南方冬作组块茎亩产分别为1702公斤和1437公斤,分别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6.5%和65.2%,两年平均亩产1570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34.6%。2005年早熟中原二作组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902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1.中原二作区春季1月初~3月中下旬播种,5~6月下旬收获,秋季8月上中旬~9月上旬播种,播前用5~8毫克/升赤霉素水溶液浸泡5~10分钟后用湿润沙土覆盖催芽,10月下旬~12月初收获;春季地膜覆盖可适当早播。南方冬作区10~12月份播种。2.适当稀植,平播播种行距60~7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密度4000~4500株。留种田为提高繁殖系数,每亩密度可增至6000~6500株。3.选择土质疏松、灌排方便地块播种,忌连作,禁止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留种田应与商品薯生产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离。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收获前一周停灌,以利收获贮存。4.适合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二作区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品种,中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适宜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中原二作区春、秋两季种植,福建、广东、广西南方冬作区冬季早熟栽培。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2

品种名称:中薯8号(区试代号:中蔬9415-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W953×FL475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63天。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株高52厘米,分枝少,枝叶繁茂,茎与叶均绿色、复叶大,叶缘微波浪状,花冠白色,块茎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7.7%。接种鉴定:高抗轻花叶病毒病,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19.0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2.2%,干物质含量18.3%,还原糖含量0.41%,粗蛋白含量2.02%;蒸食品质优。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早熟中原二作组块茎亩产分别为1945公斤和1610公斤,分别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0.9%和32.9%,两年平均亩产1778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7.9%;南方冬作组块茎亩产分别为1665公斤和1374公斤,分别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3.9%和57.9%,两年平均亩产1520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30.4%。2005年早熟中原二作组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991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2.3%。

栽培技术要点:1.中原二作区春季1月初~3月中下旬播种,5~6月下旬收获,秋季8月上中旬~9月上旬播种,播前用5~8毫克/升赤霉素水溶液浸泡5~10分钟后用湿润沙土覆盖催芽,10月下旬~12月初收获;春季地膜覆盖可适当早播。南方冬作区10~12月份播种,2~4月份收获。2.平播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密度4500~5000株。留种田为提高繁殖系数,每亩可增至6000~6500株。3.选择土质疏松、灌排方便地块播种,忌连作,禁止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留种田应与商品薯生产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离。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除草、中耕和高培土,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但要防止因施肥浇水过多而徒长。收获前一周停灌,以利收获贮存。4.可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二作区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品种,高抗轻花叶病毒病,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适宜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中原二作区春、秋两季种植,福建、广东、广西南方冬作区冬季早熟栽培。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3

品种名称:中薯9号(区试代号:中蔬9521-63)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Shepody×中薯3号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95天。植株直立,生长势强,株高60厘米,分枝少,枝叶繁茂,茎与叶均绿色,复叶较大,叶缘轻微波浪状,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强,块茎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85.1%。接种鉴定:抗轻花叶病毒病,感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14.3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3.1%,干物质含量20.6%,还原糖含量0.46%,粗蛋白含量2.08%;蒸食品质优。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分别为1364公斤和1549公斤,分别比对照紫花白增产8.3%和1.4%,两年平均亩产1457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4.5%。2005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296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13.5%。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种薯催芽、晒种,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时播种。2.无灌溉条件地块宜采用平作点播,出苗后培土,有灌溉条件地块可垄作点播。每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3.选择土质疏松地块播种,忌连作,禁止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留种田应与商品薯生产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离。施足基肥,按当地生产水平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4.生育期间及时中耕培土,及时灌溉,严格防治晚疫病,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抗轻花叶病毒病,感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适宜在河北张家口和承德、山西大同和忻州、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市、陕西榆林中晚熟华北一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4

品种名称:冀张薯8号(区试代号:坝90-2-10)

选育单位: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720087×X4.4(引自CIP杂交实生种子)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99天。株型直立,株高68.7厘米,茎、叶绿色,单株主茎数3.5个,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块茎椭圆形,淡黄皮、乳白肉,芽眼浅,薯皮光滑,单株结薯5.2个,商品薯率75.8%。接种鉴定:高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16.4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4.8%,干物质含量23.2%,还原糖含量0.28%,粗蛋白含量2.25%;蒸食品质优。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分别为1775公斤和2094公斤,分别比对照紫花白增产40.9%和37.0%,两年平均亩产1935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38.8%。2005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388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1.5%。

栽培技术要点:1.河北北部、内蒙古4月底~5月初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播种前18~20天种薯出窖,以10厘米厚度平铺于暖室,18℃催芽12天,芽基催至0.5~0.7厘米时转到室外晒种8天。2.每亩播种密度3500~4000株。3.施足基肥,及时中耕培土。及时喷施农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及时拔除病株,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高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适宜在河北张家口和承德、山西大同和忻州、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市、陕西榆林中晚熟华北一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5

品种名称:中薯10号(区试代号:中蔬9522-33)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加拿大农业部马铃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F79055×ND860-2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熟炸片品种,出苗后生育期85天。株型直立,生长势中等,株高52厘米,分枝少,枝叶繁茂中等,茎与叶均绿色,复叶中等大小,叶缘平展,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强,块茎圆形,淡黄皮、白肉,薯皮粗糙,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单株结薯数3.9个,商品薯率83.5%。接种鉴定: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11.5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3.8%,干物质含量20.8%,还原糖含量0.17%,粗蛋白含量2.07%。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分别为1132公斤和1029公斤,分别比对照大西洋增产9.5%和减产19.1%,两年平均亩产1081公斤,比对照大西洋减产6.2%。2005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307公斤,比对照大西洋增产18.6%。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种薯催芽、晒种,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时播种。2.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垄作点播,每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宽垄栽培为宜。3.选择土质疏松、有灌溉条件地块播种,忌连作,禁止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留种田应与商品薯生产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离。施足基肥,按当地生产水平适当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保证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施用肥料中养分之和在氮素10公斤/亩,磷素4公斤/亩,钾素22公斤/亩以上。4.生育期间及时中耕培土,及时灌溉,严格防治晚疫病,9月中下旬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熟炸片专用型品种,块茎圆形,芽眼浅,还原糖含量低,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适宜在河北张家口和承德、山西大同和忻州、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市、陕西榆林中晚熟华北一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6

品种名称:中薯11号(区试代号:中蔬9408-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加拿大农业部马铃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Aminca×Chaleur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熟炸片品种,出苗后生育期83天。株型直立,生长势中等,株高50厘米,分枝少,枝叶繁茂中等,茎与叶均绿色,复叶中等大小,叶缘平展,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强,块茎圆形,黄皮、白肉,薯皮粗糙,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大而整齐,单株结薯3.8个,商品薯率85.9%。接种鉴定:高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11.8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3.7%,干物质含量20.7%,还原糖含量0.18%,粗蛋白含量2.14%。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华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分别为1175公斤和938公斤,分别比对照大西洋增产13.6%和减产26.3%,两年平均亩产1057公斤,比对照大西洋减产8.3%。2005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173公斤,比对照大西洋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1.播前种薯催芽、晒种,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通过8℃时播种。2.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垄作点播,每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宽垄栽培为宜。3.选择土质疏松、有灌溉条件地块播种,忌连作,禁止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留种田应与商品薯生产田及其它病源作物隔离。施足基肥,按当地生产水平适当增施有机肥,合理追肥,保证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施用肥料中养分之和在氮素10公斤/亩、磷素4公斤/亩、钾素22公斤/亩以上。4.生育期间及时中耕培土,及时灌溉,严格防治晚疫病,9月中下旬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熟炸片专用型品种,块茎圆形,芽眼浅,还原糖含量低,高抗轻花叶病毒病,高抗重花叶病毒病,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适宜在河北张家口和承德、山西大同和忻州、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市、陕西榆林中晚熟华北一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7

品种名称:丽薯1号(区试代号:85克疫红皮)

选育单位:云南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内蒙古乌盟农科所引进克疫天然实生种子系统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105~120天。植株半扩散,株高81厘米,茎粗壮、浅紫色,叶绿色,复叶大,有3~4对侧小叶,叶面微皱,花冠紫红色,块茎扁圆形,红皮、淡黄肉,芽眼深浅中等,商品薯率71%,休眠期长,耐贮性好。接种鉴定:抗重花叶病毒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中抗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25.1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6.8%,干物质含量22.9%,还原糖含量0.27%,粗蛋白含量1.8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分别为1905公斤和1843公斤,分别比对照米拉增产24.4%和18.8%;两年平均亩产1874公斤,比对照米拉增产21.5%。2004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1889公斤,比对照米拉增产25.7%。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方便,未与茄科作物连作的田块种植。2.适期播种,云南播期2月下旬~3月中旬。3.垄作,选用50克左右的优质整薯播种,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4.施足基肥,及时追肥,每亩施农家肥1500~2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尿素5~8公斤作基肥,结合第一次锄草,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中耕锄草培土2~3次。5.及时防治病虫鼠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抗重花叶病毒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中抗晚疫病。适宜在云南、贵州毕节、四川、重庆、湖北恩施和宜昌、陕西安康西南一作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6008

品种名称:秦芋31号(区试代号:康971-12)

选育单位: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云94-51×89-1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期97天,常温条件下块茎休眠期140天。植株半扩散,株高75厘米,茎绿色,基部微紫色,分枝较少,叶绿色,复叶大,叶缘平展,枝叶繁茂性强,花冠白色,天然结实少,结薯集中,块茎扁圆形,大而整齐,淡黄皮、白肉,略麻皮,芽眼中等深,商品薯率84.5%。接种鉴定:中抗轻花叶病毒病,中抗重花叶病毒病,中抗晚疫病。块茎品质:鲜薯维生素C含量20.4毫克/100克,淀粉含量15.7%,干物质含量21.6%,还原糖含量0.2%,粗蛋白含量1.7%;蒸食品质优。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国家马铃薯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分别为1742公斤和1814公斤,分别比对照米拉增产13.8%和16.9%;两年平均亩产1778公斤,比对照米拉增产15.3%。2004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2052公斤,比对照米拉增产36.5%。

栽培技术要点:1.宜早播,培育绿色短壮芽播种。丘陵、川道区宜采用催芽播种或地膜栽培。2.单作播种行距50~60厘米,株距27~30.3厘米,每亩密度4444~5000株、套种3000~3333株。3.保持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3%以上,亩施氮肥15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5公斤、有机肥1000公斤或复合肥15公斤。4.早锄草,出苗95%左右深锄草一次,第二次浅锄草培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中抗轻花叶病毒病,中抗重花叶病毒病,中抗晚疫病。适宜在云南、贵州毕节、四川、重庆、湖北恩施和宜昌、陕西安康西南一作区种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