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大雨不断 小麦出现倒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2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61
 

来源:青年报  作者:马骏

麦子烂在地里,农民心痛不已。

  本版摄影实习生 丁嘉 记者 马骏

  又是一个暴雨如注的日子。阴雨连日不开,农民愁肠百结。

  奉贤庄行镇潘垫村,拖拉机开进未收割的麦地,连同着麦秆和麦粒,一同打进了地里。麦田里,来不及收割的小麦奄奄一息,枯黄的麦秆卷裹着雨水横在地里。记者昨天了解到,难得一天晴天,却没有收割机,没有晒场,潘垫村部分农民损失惨重。

   嘉定工业区雨化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地同样遭受了暴雨。不过,他们相对“幸运”一些,在突然放晴的一天,他们抢收到了部分稻谷,烘干机和厂房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人无力回天,而天灾当头,农民需要一个“挡雨的屋檐”。

  本报记者 严柳晴 实习生 梁峰

  地点:奉贤庄行镇潘垫村

  没有收割机小麦丰收日变成伤心时

  突如其来的“变脸天”

  在潘垫村的农民眼里,今年本是丰收年。

  6月初,潘垫村的一名农民走过麦田,麦子等待收割。6月的天气不错,时而飘过和风细雨,麦地里泛起微微的麦浪,金黄色的麦穗沉甸甸的。“麦穗很饱满,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老农估计,看来今年的收成,一亩地可以收到800-1000斤麦子了。”

  去年,从安徽来沪的赵师傅一家以每亩570元的价格,承包了潘垫村200亩粮田。6月初,小麦渐趋成熟,一家人商议,打算在6月5日左右收割小麦。忙碌了整整半年,播种、施肥……一家人正满心期盼着一个丰收日。“做农民,一年不就等着两季的丰收日吗?”

  6月初,天突然之间“变脸”。

  6月3日,天突降暴雨,赵师傅一家的收割计划只得搁置了下来。一家人等着天气转晴,没想到,阴雨连日不开。偶尔雨势渐小,一家人看到了希望。而滂沱大雨又转继而来,赵师傅一家陷入了愁苦中。

  “小麦一有潮湿,就没法收割。麦穗会和麦秆卷在一起。”赵师傅无奈,“对农民来说,我们只有等待着天晴。”

  突然放晴等不来收割机

  在焦虑中苦苦地等待了3天。6月8日早晨,赵师傅看到天突然放晴。一家人看到了希望,立即忙碌开了。赶忙去找收割机。而却被告知:收割机奇缺,无数农民等着用。赵师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不容易等来的好日子在眼前流逝。

  赵师傅告诉记者,往常梅雨季节一般在6月15日。一般小麦在6月中旬前完成收割。6月初,是小麦收割的最好季节。赵师傅只能祈求着天公能“网开一面”。

  而天不遂人愿,天才放晴了一日,又开始阴雨连绵。半夜,听着雨点敲打在屋檐上,倾盆大雨往麦田里浇灌着,赵师傅一家失眠了。“我整天听下雨声,听得心都碎掉了。”

  颗粒无收损失16万元

  连日大雨,麦秆渐渐枯黄。麦子成片成片地倒伏在地。一片生机勃勃的麦田,在一场场大雨的“肆虐”下,变得一片“死寂”。赵师傅家里,粮仓里还空空荡荡的。附近的一些农家来到田里,摘些枯干的麦粒,捣成饲料喂养牲口。

  劳作了半年,赵师傅颗粒无收。“种地本来就不赚多少钱,即使收成好,也只赚些人工费。”赵师傅告诉记者,近年来,化肥、农药的价格都在疯涨。种地本来就是薄利。按照今年麦子的长势,每亩地能收获800斤左右,200亩地能收获约16万斤小麦,一斤小麦能卖1元多钱。16万元的收入,去掉地租、化肥等支出,略有盈余,够一家三口的开销。而一场大雨,让他们半年的劳作和前期的投入都化为乌有。

  “今年收不回成本了”

  “眼看着就要有个好收成了,没想到会这样……”赵师傅叹了口气。“本来农民家里就没什么积蓄,还等着小麦收割之后,用这些钱来购买水稻种子。”

  这两天,赵师傅只得开始新一轮耕地。下半年的地租也从每亩560元涨到了每亩700元。赵师傅东拼西凑了一点资金,购买了水稻种子,“但是无论今年水稻收得再好,都收不回成本了。”


倒伏的麦子上已经长出了绿芽。

  地点:嘉定工业区雨化村

  承包户:“这半年又白干了”

  成功抢收了三分之二的小麦

  6月18日,犹如“倒下来”那般,整座城市顷刻间置身于暴雨云团的笼罩之下,在嘉定工业区雨化村的一片小麦田里,原本挺直腰杆,等待收割的小麦此时都倒在了田里,几乎贴到地面。放眼望去,尽是一片枯黄色,丰收的喜悦此时成为了凄凉。若是蹲下仔细观察麦穗,甚至能够发现刚刚蹿出的嫩芽。“已经快一周没有见过太阳了。”看见这一幕场景,承包户张明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半年又白干了。一番实地勘察之后,雨越下越大,他快步回到了拖拉机上,往合作社的办公室赶去。

  张明是嘉定区雨化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20家承包户之一,合作社总共拥有2800亩的田地,4年前,张明将其中的230亩地承包了下来,种植起了粮食作物,期望能够靠此发家致富。“每年种一季小麦,一季水稻。”张明说,“不过按今年的这情况,小麦肯定是赚不了钱了,230亩的小麦,虽然已经抢着收割了160亩,但仍有70亩小麦烂在地里。”

  尽管张明已经成功抢收了约三分之二的小麦,不过这仍旧无法挽回其另外70亩小麦的损失。“扣去化肥与其他各种成本,每亩可以赚300元左右,但另外的70亩小麦的颗粒无收,到头来还是亏损的。”张明告诉记者,“只有看接下来的水稻能否挽回一点损失了。”

  合作社有800亩小麦没收回

  整个合作社内,其他承包户的情况与张明大同小异。“总共有800亩的小麦还来不及收割。”合作社主管农业生产的陆新忠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的小麦亩产预计在800斤左右,800亩就相当于损失了64万余元。”

  而对于倒伏在地里的小麦,陆新忠和张明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指了指停放在外面的拖拉机说:“为了不影响水稻的播种,这几天,拖拉机就会过来帮忙把田里的小麦通通铲掉。接下来就看水稻是否能挽回一点损失了。”

  据了解,对于小麦倒伏这类因为天气造成的损失,合作社和承包户都有保险。“目前正在协商中,具体补偿的钱应该并不多。”陆新忠告诉记者。

  一旦出现倒伏就很难收割

  雨化村粮食种植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麦一旦出现倒伏,收割机就无法正常收割。动辄数百亩的作物,单靠人工收割更是成本过高,因此只能任其烂在地里。张明说:“往年同样的时节,即使是下雨,也不过是下下停停,还能够趁天气较好的时候将小麦抢收下来。但是谁能料到今年的雨天接连不断,实在是无能为力。一旦错过收割的时机,等小麦长出嫩芽,那就彻底没有用了,还会影响接下来水稻的播种。”

  据工作人员介绍,多日来的大到暴雨加上时而吹来的大风,气候因素成为了此次小麦大面积倒伏的主要原因。不过他还透露:“其实这次的小麦品种也有一定的因素。今年的小麦品种比起往年,虽然产量高,但是它的茎秆比较软,在产量提高的同时,造成了头重脚轻的状况,一有风吹雨打,便容易发生倒伏,因此这个品种抗倒性不强。”

  》补救措施

  喜:烘干机、厂房成“救命稻草”

  嘉定工业区雨化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外的大院内,降雨已持续了数日,几千平米、原本用作晒干麦子的水泥地上有几处麦粒平摊着,浸泡在雨水之中。“没有多余的仓库存放这些麦粒了,这几天没有条件靠阳光晒干,只能期盼烘干机快点烘干仓库里的麦粒,再将这些存放起来。”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一旁的厂房内,放着两台高耸的低温烘干机。仪表上显示着24℃的字样,不时从机器上方冒出火苗,不断传来轰隆声,而这也成为了合作社抢救麦粒的唯一出路。收割上来的麦子经过烘干后,才能去除其中的水分,防止发芽变质。”

  “所有收割上来的麦子都只能靠这两台烘干机来烘干了。目前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就是为了防止收上来的麦子变质。”陆新忠告诉记者,“而还未烘干的麦子我们也尽量借周边地区的仓库来储藏,避免损失扩大。保住现有的麦子成为了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

  悲:缺设备、缺厂房农民“无力回天”

  雨化村小麦“死里逃生。”而奉贤庄行镇的不少农田颗粒无收。记者在奉贤庄行镇潘垫村采访时了解到,当地的部分承包户正在为收割下来的麦子发愁。

  在6月8日,天气一度转晴。收割机的收费从每亩地50元左右涨到了100元。潘垫村的一位承包户幸运地请到了收割机,在一天内临时抢收了部分小麦。之后又赶上下雨天,没有粮仓也没有任何烘干设备,临时抢收下来的麦子部分霉变。

  “缺粮仓、缺设备,这让我们一直很头疼。”庄行镇谷缘合作社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田地也损失惨重,在天气晴好的两天内,合作社急缺收割设备,“但是即使收割下来,也没有粮仓堆放,一碰到灾害天,我们没有一点办法。”


一农民家中晒着被抢收下的麦子,这些麦粒因受潮只能被当做饲料。

  》相关部门

  腾出厂房做晒场

  入梅以来,上海连续降雨。经过紧急抢收,截至6月13日17时,上海郊区90万亩小麦已收78.91万亩。记者了解到,近几天,农委有关领导天天下基层指导、组织抢收小麦工作。

  据了解,6月7日,市农委曾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县把握多云天气的时机,部署郊区抢收小麦。

  由于6月9日后又是一个过程性雷阵雨天气,对当前“三夏”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农委要求集中机械,人机并举,加快进度,抢收麦子。充分利用现有的烘干设备,抓紧抢收种子,保证质量,安全入库,满足生产用种需要。充分利用空闲厂房和场地,帮助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解决晾晒场所,防止出现麦子发芽霉变。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日前,嘉定工业园区已腾出3300平方米厂房做晒场;金山枫泾工业园区已腾出全部空闲场地、道路做晒场。

  记者 瞿艳花

  》记者手记

  农民希望有“挡雨的屋檐”

  严柳晴

  3个月前,我和奉贤一家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聊天。当时,他正在为自己的合作社争取粮仓和设备。奔走呼吁很久,仍然未能如愿。他提到,合作社收割的谷物根本无处堆放,收割机等设备极度缺乏,如果一下暴雨,会抢收不及。

  他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悲剧就在3个月之后发生了,一场暴风雨来袭,奉贤不少田地颗粒无收,农民血本无归。

  所有的田地都遭到了暴雨袭击。一些农民幸运地逃过了一劫,他们等到了各方支援的粮仓和设备,抢收了麦子,避免了部分损失。

  而还有许多农民却“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暴雨季节里难得的一个晴天,他们却因为没有收割机而错过了这个“好日子”。也有的农民收割到了麦子,却因为没有粮仓堆放,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麦子也难逃厄运。

  农业是“看天吃饭”的,虽然人无力回天,却可以搭建一个挡风遮雨的屋檐。农民们的粮仓能否及时搭建?设备能否保障到位?面对灾害天,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损失,但我们可以避免更多的遗憾……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