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吕平安:育新种 显大气(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17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42
 

来源:大河网  作者:朱殿勇

吕平安在观察小麦长势

  □文/图 本报记者 朱殿勇 本报通讯员 许宏伟

  最近,吕平安比往常更忙了。

  每天早晨不到6点他便披衣起床。他正筹办着两件大事:一是组建河南平安种业院士工作站,进一步巩固温县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位;二是举办小麦新品种“平安8号”的现场观摩会。

  一个农民出身的育种员成长为小麦专家,一路走来又经历了怎样的坎坷?身上蕴藏着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不懈攀登小麦育种高峰、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公认的成就?是河南人的大气精神在支撑着他前进。

  育种的路越走越宽

  “俺家老吕对种子的感情,比对妻儿老小更亲。”吕平安的妻子牛景娥看似埋怨的话,却真实地道出了吕平安40年如一日在小麦育种研究、新品种繁育上的执著追求。

  当一名农业科学家的梦想,缘于吕平安少年时代的忍饥挨饿。“怎样让土地多打粮食,让乡亲们吃饱饭,这是我初中毕业回乡后天天琢磨的心事。”吕平安动情地说,“脚一踏入田地,我所有的感觉和心思都牵念在那一株株小麦上了,小麦真的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

  为了育种,1969年只有18岁的吕平安主动找到当时的大队支书张明月,要进大队科研站。早已对这个好学肯钻研的年轻后生关注的张书记表态同意,让他负责棉花、红薯、玉米、小麦等各种农作物对比试验。而此时的吕平安自己也不清楚,从那一刻起他踏上育种这条路,一干就是几十年。这也让他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说到育种的苦,吕平安倒没觉得,他说:“只要一钻进麦田,啥都忘了。”

  吕平安搞育种这么多年,为节约每一分钱,他戒了烟和酒。

  麦播时,二亩承包地先得用空耧耩一遍,再把麦籽一粒一粒均匀地摆放在耧道里。吕平安的老母亲体胖,蹒跚着来了,他的老父亲患高血压病,拖着行走不便的腿,也来了。老人在地里坐着跪着爬着摆麦籽;收获时,二亩承包地不能用机器收,得人工割,还得一个个品种、一个个组合、一个个单株、单穗分开割。脱粒时,几十个品种、几百个组合、上万个单株、单穗要一个个分别脱粒,单独存放。

  吕平安忙,难得在家,他的父母每天用棒槌捶麦穗,用手搓,手掌搓烂了还不停地搓,每年都要折腾近两个月;晾晒时,吕平安的父亲佝偻着腰,艰难地将大袋小袋的麦种装上平车,拉出去摊晒。

  妻子牛景娥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半夜浇地,起早拉粪,像男劳力一样扛麻包,送公粮,交余粮。8亩责任田的麦种收藏,独自担当。拉车送粪,她曾摔折了手臂,吊着绷带,她背着喷雾器下地打药治虫。有一次,她冒着酷暑在齐腰深的玉米地上了一晌化肥,回家来又忙着洗衣裳,突然晕倒了。母亲流着泪在旁边一声声呼唤:“平安不顾家,你要累倒了,咱这一家人可咋过哩!”

  父亲去世时,吕平安不在跟前。弥留之际,老人喃喃呼唤:“平安,平安呢……”老人多么想看儿子最后一眼啊!这时,吕平安还在大尚村北的示范田里。催促他“赶快回家”的人接二连三。等他慌慌张张赶到家,父亲已经停止了呼吸。他扑在父亲尚有余温的身体上,失声痛哭:“爹呀!儿子对不起您啊!”

  提起这些,吕平安泪眼模糊,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

  年复一年,吕平安就这样一路走来:国审豫麦49、国审平安6号、省审豫麦49-198、平安3号、平安7号等小麦优良品种,一个接一个从他的试验田里诞生了,创造了小麦育种的一个又一奇迹。

  加鞭奋蹄

  在吕平安面积不大的办公室中,对面墙上醒目地挂着一幅书法作品《沁园春 雪》。“这首诗词时时提醒着我,育种也要胸怀天下。”

  与吕平安交谈,看出他总是流露出深深的忧虑。眼下耕地萎缩,如果不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出,怎么办啊?吕平安觉得肩头的责任越来越重。

  如何确保小麦育种成果逐步推出,实现育种科技不断创新、推动企业产业快速发展?吕平安茶饭不思,只想着如何育出优异麦种。

  初中毕业的吕平安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尽管后来通过自学拿到了大专文凭,吕平安坦言,因为层次低,2003年之前,他的经营基本上“稳定”了10年,别人说他太保守,只有他自己知道不敢放手发展的缘由。特别是从1997年始,平安种业公司年年承担国家和河南省小麦重大攻关项目,这更加激发了吕平安对人才的渴求。

  自2004年创建了民营科技企业---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吕平安始终坚持科学育种,不断引进人才。如今,经过吕平安的努力,其麾下既有本科生,也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等高层次科研、管理人才。就这样,他每年还要从全国各地选聘4~6名专业技术人才。

  联合国内一流小麦育种科研院所,“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一直是吕平安企业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吕平安先后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大等众多科研院所等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特别是2008年5月,平安种业公司联合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全省首家省级小麦民营企业科研机构――河南省豫安小麦研究所、国麦中心温县科研工作站,由此,平安种业公司正式加盟小麦科研“国家队”。

  在平安种业公司的“荣誉簿”上,一个个标志着公司发展和小麦育种、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重大进展的年度大事件赫然排列。

  2004年7月,河南省召开“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实施工作会议,决定将技术含金量高的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田和万亩核心试验区建设的任务交给平安种业公司。

  2006年6月5日,国家粮丰工程验收专家组组长李振声院士带领专家组来到温县祥云镇,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对15亩豫麦49―198小麦进行实打验收。农业部种植业专家组组长魏义章宣布: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温县设置的15亩豫麦49―198小麦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717.2公斤。这项成果创造了我国黄淮、长江、北方三大冬麦区15亩连片小麦平均单产的历史最高纪录。

  2007年,平安种业承担河南省超级小麦育种项目,1032亩连片平安3号小麦平均亩产655.8公斤,创全国千亩以上规模小麦亩产的最高纪录。承担国家粮丰工程万亩核心区建设项目,平均亩产小麦618公斤。

  2008年,平安种业承担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万亩示范区项目,2.46万亩小麦平均亩产606公斤,创我国相同面积小麦平均亩产新高。郭天财教授欣喜地指出:“两万多亩连片平均亩产突破600公斤,在我国小麦生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吕平安说,平安种业公司目前每年向社会提供优良品种5000万公斤,在河南、安徽等8个省164个市县区建立了新品种开发应用网络,自繁和联繁小麦原种生产面积达25万亩,培育的8号、9号、10号、11号小麦新品种正在参加国家、省小麦预试和区试。

  “供种、播种、管理、去杂、收获”五个统一管理办法,被省科技厅誉为“平安种业模式”在全省推广;“平安系列”小麦品种连续15年在黄淮冬麦区成为主要当家品种,推广面积连续4年在河南省突破1000万亩,连续7年在黄淮冬麦区形成“七分麦田有其一”的格局,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92亿亩,增产小麦76.8亿公斤,社会经济效益118.4亿元。

  小麦穗闯出个大产业。

  想的都是小麦的大事

  “别人都是60岁想退休,我是60岁要大干,就是搭上命也要大干。为了粮食的丰收,我责无旁贷。”吕平安充满了对作出新贡献的期待。

  吕平安先后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这让他对自身的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2008年9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接见吕平安时,紧紧握住他的手勉励他说:“希望你多培育好品种,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殷殷嘱托始终响在吕平安耳畔,“一天完不成总书记的嘱托,我就不会停歇。”吕平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吕平安的蓝图上,清晰地标注着未来发展的目标:进一步扩大规模,拥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顺畅的销售网络,用2~3年的时间,使平安种业公司成功上市,并成为全国有名的科研型企业;组建河南省平安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做大做强小麦、玉米、四大怀药育种及脱毒等传统优势农业科技的同时,开辟在蔬菜、花卉等多个领域作物的研发,进一步扩展公司业务范围,更好地服务农民增收。③25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