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李登海:一个农民科学家的“变身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07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10
 

  依然是那黝黑的皮肤,和因常年投身于田地研究而早已变得粗糙不平的双手,这次见到李登海不是在田间地头,而是在他的“玉米之家”。

  在离登海种业不远的一个地方,门前用红色写着大大的四个字??“玉米之家”,这就是登海种业掌门人李登海的家,院子内晾晒着的玉米粒儿在太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对面的一片玉米地,是他个人及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苦心钻研玉米育种技术的试验田,从他脑海里迸发出的每一个玉米新品种,都是在这里经过最初的实验才走入其他试验田。

  今年八月,在得到国家审定之后,创下1402.86公斤/亩高产纪录的超级玉米,将从这里走向全国,李登海也从此翻开了中国玉米育种的新篇章。

  就在李登海带领登海种业步入玉米种子繁育新时代的同时,既是技术掌门又身兼董事长的他,在公司上市四个年头后再一次萌发了“改革”的想法,贯穿研发、生产、营销,以及整个管理体制。这次他动真格了,而且十分坚决。

  创新突破是竞争力源泉

  三十八年前,李登海手攥着两万元人民币和二十粒玉米种子,借用母亲的几亩粮田,自己动手搭建科研设施,就这样,他第一次踏上了繁育玉米种子的高产研究之路。

  从一开始,李登海就知道玉米高产研究这条路并不好走。“一个玉米新品种,从培育到成功的概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然而,李登海却在十二万分之一的几率中获得了成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玉米高产奇迹。

  从1972年开始至今,30多年的时间里,李登海培育出了100多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实现了玉米单产从100多公斤到1400多公斤的突破,7次创造和刷新了夏玉米高产纪录,开创了我国高产玉米育种栽培紧凑型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李登海就是中国紧凑型玉米杂交玉米的“鼻祖”。

  李登海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玉米的主要竞争力在于提高每亩产量即提高单产。”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这正是优质玉米种子的三要素之一??高产。开拓玉米高产道路,早已成为李登海人生中重要的课题。

  时间为证。由最初的平展型玉米高产攻关向紧凑型玉米跨越,并第一次突破700公斤的高产限额,李登海用了八年的时间,1979年掖单2号玉米种子亩产达到了776.9公斤。其后,李登海又花费了八年的时间,再次突破了1000公斤的高产指标,那年是1988年。当登海种业的超试1号突破亩产1400公斤的时候,已是2005年,这最新的一段突破李登海足足用了17年的时间。

  回忆近40年的研究征程,李登海感慨道:“我从一个农业技术员到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从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到十四大、十七大党代表,从一个农村的农科队长到农业部专家顾问组成员,经历了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奋斗历程。”这一路走下来,李登海始终保持着对玉米的那份执着。

  他认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一方面在于拥有自主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在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李登海坚持自主创新,创造了多个高产奇迹。

  “自主创新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李登海说。

  三年之惑诞生经营转折点

  脱下往日沾满黄泥的黄胶鞋,从田地里走出来的世界级科学家李登海,跟记者回忆起登海种业2006-2008年那艰苦的三年时光,透着苦涩,更充满艰辛后的喜悦。

  李登海骨子里透着科学家执着的本性。过去,“固执”二字,不仅体现在李登海对玉米育种技术的执着钻研上,更体现在他对企业管理的“一己之见”。他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繁育玉米种子的研究,没有花太多心思在种子的销售上,更别提为了迎合市场而实行合理生产。

  然而,在科研方面不断结出硕果的李登海,万万没有想到盲目生产会带来的严重后果。2006年,登海种业的销售出现快速下滑;2007年,郑单958的畅销对登海种业造成剧烈冲击;2008年,大量种子囤积、滞销。这无疑给专注于科研、一帆风顺的李登海敲响了警钟。

  种子的研发优势为何没有带来公司发展的经营胜势?在郑单958投入市场,对登海种业的业绩造成严重冲击的那一刻,李登海才认识到:“原来仅有好的科研成果、好的玉米种子是不够的。”李登海整夜难眠,满脑子里都是问号。

  三年里,李登海不断反思。他开始意识到完善生产机制,加大营销网络建设,以及加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李登海看到,美国先锋公司作为世界上玉米产量最大的公司,不仅拥有资金实力,更拥有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管理理念。于是他决定:“仿效先锋公司的基本做法。”2002年10月,登海先锋控股子公司创立,为今后动摇李登海的“固执”埋下了伏笔。

  回忆三年的坎坷路,李登海说:“有三股力量,支撑着登海种业艰难走过。一是登海先锋,其间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这个子公司;二是登海种业承担了国家超级玉米品种的研究项目,国家给了一部分资金支持;三是我对公司顺利度过难关的决心和信心,以及我们科研团队自主创新的原动力。”

  学习榜样攻破软肋

  相对于登海种业出色的科研成果,长期以来,管理和营销被看作是登海种业的软肋,也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先锋公司的合作,让登海种业找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差距,找到了学习的榜样。

  2007年开始,登海种业提出“向先锋学习”,多次派人员到子公司学习。通过两年的对照比较,已逐步找到了自身在管理、营销和技术上的问题所在。这个从田地里走出来的科学家,在与美国先锋公司多年的接触中,终于找到了开启企业管理这扇门的钥匙。

  李登海总结道:“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两大要素,除了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即依靠自主创新,研发出抗病和抗倒力强的品种之外,还要拥有为农民用户服务的技术服务体系,从而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推广开来。”

  当前种子市场供过于求的整体局面,考验着登海种业营销网络的铺设及营销水平的提高。今年,3个超级玉米新品种顺利通过省级审定,其中一个通过国审,将于11月在相应的审定区域内展开销售。对此,李登海布局整个销售网络:“将营销中心逐步向北京转移,建立先进的营销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营销人员的薪酬分配方案”。经历过盲目生产带来的严重后果,如今的李登海加大了对市场信息的调查,他意识到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变化,从而有效展开重点突破。

  科学家有了企业家精神

  2009年是登海种业迅速实施整改的第一年。

  在登海种业的发展历程中,人才的匮乏和流失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对此,李登海感受颇深,如果体制不改变,那么今后的发展势必会受到牵制。于是,李登海提出“改革首先从吸引和留住人才开始。”

  由李登海亲自带领的200多人的科研团队,每年将研发100个参试品种,其中6-8个品种可以通过省审和国审。2001年-2006年,先后设立分布于全国的28个实验站,在今年也已开始探索进行改制的方案,变身产权公司,从而实现对各地实验站科研人员的更好激励。

  登海种业还先后在北京和莱州市区租用或购置了两处房产,目的也是为了吸引人才。目前,登海种业大部分管理人员已陆续搬至莱州市区办公。

  多年投身玉米研究的李登海意识到:“目前,中国的育种科研明显缺乏市场经济的意识。”因为在我国,种子只有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才能进行销售,但这远远不够,还应当充分考虑下端市场即农民种植对种子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企业在育种科研方面应始终围绕着市场需求而培育。作为农民出身的科学家,这时候他“开窍”了,更学会了用经济头脑去考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即考虑如何迎合市场,进行生产和销售。这对于专注科研的李登海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于是,他对登海种业今后的科研方向有了新的把握:“以后科研的方向会多考虑农民消费者在生产过程中的所需,同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高价对高产的需求之下,降低企业成本,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任何一个熟悉李登海的人,都不难发现在他农民科学家形象的外壳下,又多了一种企业家的精神。(证券时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