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甘薯蜡龟甲指名亚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74
 

    学名 Laccoptera quadrimaculata quadrimaculata(Thunberg)鞘翅目,铁甲科。别名甘薯褐龟甲、甘薯大龟甲。分布北起江苏、河南、甘肃,南至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临滨海,西达四川、西藏。

    寄主 甘薯等旋花科植物。

    为害特点 成、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边食边排粪便,虫口多时满田薯叶穿孔累累,影响生长。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9.5mm,肩宽约8.1mm;雄体长9mm,肩宽7.3mm,全体茶褐色。前胸背板上生很多弯曲纵隆脊。鞘翅边缘近肩角处生1黑斑并向盘区中部延伸向敞边处靠近。后侧角、缝角也有1黑斑,肩瘤上一般无黑斑。鞘翅上具很多小刻点 驼顶突起很高,四周生隆起脉纹。雌虫较雄虫粗糙,前胸背板、鞘翅边缘具网状纹。触角黄褐色,9-11节黑色。卵长1.5mm,宽0.5?0.7mm,椭圆形,褐色,两端瘦削。末龄幼虫体长7.5?8mm,黑褐色,腹部两侧各生8对黄褐色枝刺。前胸背板前方具半圆形呈不规则凹陷的眼斑1对,尾叉向背上翻卷,尾部上举。蛹体浅黄褐色。前胸背板扁平,周缘具硬刺。


    生活习性
广东年生6代,福建4?6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杂草、土缝或越冬薯的茎蔓处越冬。广东翌年3月中旬成虫出现,福建5月上中旬成虫始见,9月上
中旬成虫盛发,高温干旱该虫盛发。幼虫活动范围不大,发生多的薯叶洞孔累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该虫在台湾,卵期10天,幼虫期20天,蛹期10天,成虫多把卵产在叶片上。

    防治方法 (1)甘薯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和田边杂草,可消灭部分越冬虫源。(2)成虫盛发时,于黄昏开始喷洒的%晶体敌百虫12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50%倍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9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75L。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