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油菜是修复改良盐碱地的理想作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2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次数:338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表示——

油菜是修复改良盐碱地的理想作物

观摩会现场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闫瑜涛

  5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及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教授一行16人,前往陕西省蒲城县荆姚镇常家村试验示范点,考察观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盐碱地油菜试验。

  “油菜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但近年来我们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菜籽油。目前油料缺口形势严峻,有必要提高供给量。我国有1.8亿亩可开发利用的盐碱地,培育耐盐碱油菜新品种是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有效途径。200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率先在陕西省开展油菜耐盐碱研究,创制了多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菜材料,培育了多个耐盐碱的油菜品种。”观摩现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黄镇,首先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盐碱地油菜试验情况,今年该试验点有多个品种表现出了较强的耐盐性,如“陕油1513”、“华油杂62”以及“西油7号”等。傅廷栋对该盐碱地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油菜不仅能产籽榨油,还能作为绿肥作物,有效改良土壤,是修复改良盐碱地的理想作物。傅廷栋团队开展了大量盐碱地修复的研究,此次他来陕指导对陕西省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以前是晒盐、晒硝的地方,属于卤阳湖盐碱地的中心。这两三年,我们动员农民洗盐压碱,不少人靠种植油菜赚了钱,惹得周围人纷纷效仿,让这片盐碱地上开满油菜花。油菜这种耐盐碱并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是改良盐碱地很有优势的作物。”蒲城县农技中心主任师海斌介绍了盐碱地治理及开发利用情况。据他介绍,当地的盐碱地面积约15万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荣华种业对蒲城县这处试验示范点的油菜种植分别提供技术指导,目前种植成效显著,将为“盐碱地变耕地资源”提供一个有力支撑,这也标志着蒲城县开发利用盐碱地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王东教授、农学院徐爱遐教授、刘绚霞教授、于澄宇副研究员、李可琪讲师,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董育红研究员、关周博副研究员,渭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普布顿珠、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杨军、副院长张盈科等参加了本次观摩活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