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亩产517.4公斤 创四川再生稻最高纪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12  来源:泸州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341
 
中科院院士领衔测产验收合江再生稻亩产量
 
      10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省内外科研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合江县大桥镇上房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3块测产田平均亩产489.9公斤,创造了四川再生稻测产平均产量最高纪录。其中产量最高田亩产517.4公斤,这也是四川省再生稻测产田首次突破500公斤。
      
      院士点赞:合江再生稻种得好
      
      当天,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担任组长,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研究员张毅,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章秀福等组成的专家组,来到大桥镇上房村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进行再生稻测产验收。
      
      专家组随机抽取示范片的3块田进行测产验收,该示范片再生稻平均亩产489.9公斤,与去年同比增收80.4公斤。
      
      “该示范片种植的品种为‘甬优4949’,再生稻高产,品种非常重要。”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水稻栽培专家马均说,相比于其他籼稻的再生稻,这个品种穗子大,再生能力非常强。
      
      谢华安认为,合江县再生稻种得好。合江县强化统筹联动、规划先行、资金保障、技术攻关,通过调优种植结构,配优推广力量,用好成熟经验,搞好田间管理,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今年,“再生稻”第一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四川省再生稻第一大市的泸州市,在去年再生稻有收面积111.7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再生稻有收面积,确保四川省再生稻第一大市的地位。
      
      揭秘:全省再生稻单产冠军是这样“炼”成的
      
      上房村中稻再生稻吨粮田示范片总面积1100亩,该示范片获得全省再生稻单产冠军。市农业农村局粮油生产科科长赵耀分析认为,该示范片品种主要为中稻高产且再生能力强的籼粳杂交类型“甬优4949”;邀请16名有丰富经验的省市县农技专家,对示范片从水稻品种选择、中稻收割时间、中稻收割留桩高度、再生稻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现场指导。同时,集中早育秧育壮秧苗,适时早播早栽,播期在2月下旬,移栽日期控制在3月底4月初,为蓄留再生稻留足时间。按照宽窄行的间距合理密植、亩栽1万株的标准移栽。配方施肥,每亩施用有机肥200公斤、复合肥40公斤。对蓄留再生稻,适时施用尿素、钾肥等促芽肥,根据水稻品种特性,合理蓄留稻桩高度在20厘米以下,运用植物诱抗技术促进再生稻生长。重点对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了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示范片采用了“政府+村集体+专合社+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政府牵头,村集体和专合社具体落实,整村推进,做好了示范片生产管理。
      
      合江县今年以示范片为带动,推广中稻+再生稻集成技术,促进再生稻生产,预计全县蓄留再生稻达到43万亩,有收面积达40万亩。当前示范片再生稻已进入收获期,再生稻田间亩有效穗平均达22万穗,高产田块有效穗达30万穗,预计示范片今年较多田块亩产在400公斤以上。
      
      今后的目标:再生稻生产形成一套绿色栽培模式
      
      谢华安研究关注再生稻20多年,他认为,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省种、省工、节水、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稻作制度,有利于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稻田综合复种指数,有效避免了稻瘿蚊等病虫的危害。
      
      再生稻“再生”有讲究,从品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机收设备,要高产优质,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谢华安表示,要早栽,种好第一季稻,第二季稻要用更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从而实现绿色高产优质。
      
      谢华安估算,我国南方稻区1.6亿亩单季稻田中,有5000万亩适宜种再生稻,可以增加400亿斤粮食。这对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中国来说意义重大。“今后的目标,是使整个再生稻生产水平提高,保质保量,降低成本,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从而形成一套绿色栽培模式。”谢华安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