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扬州大学:潜心钻研育良种 科技创新结硕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31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虞璐 王一凡 记者 赵倩倩  浏览次数:854
 
 
——扬州大学农学院推动作物遗传育种科研纪实
 
  7月下旬以来,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试验田中绿浪翻卷,长势喜人。
 
  取样、杂交、表型鉴定……该校“90后”水稻育种博士缪军已经带领课题组学生在高温下连续战斗了十多天,只为挖掘出能让水稻高产又好吃的新基因。缪军表示,为了促进育种材料的加代繁殖,挖掘高产优良品种的潜力,团队长期往返于海南和扬州基地。
 
  多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作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作物数量遗传等遗传育种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三五”以来,该学科曾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省级课题以及国际合作项目400多项,研究总经费达2亿多元,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育成水稻新品种4个,大麦新品种9个,玉米新品种3个,不断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四十载“南北迁徙”

  南繁加快育种步伐
 
  7月25日清晨,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余佳雯早早来到了她的试验田,为接下来持续20多天的水稻杂交做好准备。她向记者介绍,她的20多亩水稻是今年4月从海南带回的育种材料,已经进入孕穗期,要尽快开展套袋杂交工作,经过下半年南繁加代,可以尽快选育出产量高、颜值高、营养高的优质品种。
 
  “我们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每年11月飞去海南,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江苏。”余佳雯说,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已经“南来北往”了很多年。像余佳雯一样的师生还有很多,他们共同组成了扬州大学的“南北迁徙”团队。
 
  该院水稻遗传育种团队负责人刘巧泉教授介绍,为加快农作物遗传与育种的研究进程,研究人员经常需要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研究材料进行异地加代繁殖。自1974年以来,该院每年约有30名师生前往海南南繁基地进行试验,大大加快了水稻、玉米遗传与育种的研究步伐。
 
  “原本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通过南繁,我们一年可以种上两季。”于恒秀是该院水稻遗传育种团队的一员,每年3月,她都要奔赴海南开展水稻取样、杂交、选种工作,直至4月底,带着上千份稻根和稻种“飞”回江苏,又马不停蹄地将这些试验材料种到田里。等到秋收后,她再将稻种带到海南进行新一轮水稻繁殖。这便是“南北迁徙”的工作内容。
 
  卞云龙是该院的一名老教师,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已有30多年,他的“迁徙”之旅始于1985年。“八十年代的条件非常艰苦,当时交通不便,路上就要花五、六天。”卞云龙回忆说,当时他住在废弃的棚子里,不通水不通电,全部家当只有两张钢丝床,自己用泥巴砌一个简易灶台,买一口锅,还得上山砍柴,才能吃上饭,“还好从事农业研究的老师都特别能吃苦”。
 
  40多年来,该院在海南陵水县、三亚藤桥镇试验田面积平均每年超过50亩,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材料,也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掘水稻“美味”关键基因

  品种改良助农增收
 
  今年年初,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西兴滩合作社农户谢义金喜出望外,他种的22亩玉米,2021年的收益是2020年的好几倍,“多亏了扬州大学专家团队送来的鲜食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让我们种玉米也能赚大钱”。老谢口中的鲜食玉米新品种,正是由扬州大学印志同教授团队培育的新型甜糯型玉米品种“扬甜糯104”。
 
  “育种就是通过改良现有品种,让新品种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抗性更强。”刘巧泉说,高产和优质是水稻育种两个最重要的目标。
 
  20多年来,他所锚定的科学方向就是上溯到水稻生产的产业链上游,综合运用现代遗传育种学和基因改良技术,不断改良稻米品系,从而实现水稻品质的提升,培育出更加好吃、营养更高的水稻新品种。
 
  近年来,刘巧泉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显著改良了稻米高产品种的粒形、外观和营养品质,阐明了人类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稻米食味品质演变的规律,团队成功创制多个被认为是水稻“美味关键”的新等位基因。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入阐明稻米品质性状遗传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高产水稻的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和技术途径。
 
  不久前,汤述翥教授刚刚通过江苏省审定的水稻新品种“广陵优粳”成功转让给江苏一家种业公司。该品种正是导入了刘巧泉团队发现的基因,使其直链淀粉含量比普通粳稻更低,这不仅让该品种吃起来比一般的粳稻更软糯,而且外观也比一般的软米品种透明度更高、更好看。
 
  攥紧“中国种子”

  新优品种不断涌现
 
  “育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要脚踏实地,肯吃苦、多下田,更要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真正把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农田里的硕果。”刘巧泉说。
 
  多年来,该学院先后培育30多个水稻、玉米、小麦、大麦、油菜等优良品种,均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推广与应用,为江苏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8年,该院左示敏教授课题组培育的糯稻新品种“皖垦糯3号”因携带了在粳稻中少有的抗稻瘟病优异基因组合,而显示出突出的稻瘟病抗性,2019年至2021年期间,累计推广近30万亩。2020年,汤述翥教授课题组育成江苏省第一个长粒型粳稻新品种“扬农粳1030”,比同熟期对照品种增产5%左右,稻瘟病抗性较好,同年培育的杂交粳稻新品种“陵风优6号”,在国家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可增产10%-15%,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2021年,在江苏省首次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竞争中,该院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一举拿下5个项目。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者,把‘种业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刘巧泉说。
 
  如今,只需3小时的飞行就能抵达海南,南繁基地的设施条件也早已大为改善。今年11月底,汤述翥、于恒秀等一批育种科研工作者又将带着收取的试验材料飞往海南,加快水稻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为新一季播种下希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我们会牢记嘱托,以强种兴农为己任,为中国种业振兴贡献青春与汗水、智慧和新知。”余佳雯坚定地说道。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