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让育种家倾听市场的声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57
 
 
    朱海洋
 
    供给侧改革的内涵颇为丰富。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供应端做出及时调整,使得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农业科研成果也需要供给侧改革,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改革。
 
    过去,我们谈到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时,经常会说科技与经济“两张皮”。要解决这一问题,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以及推进成果转移转让方式的创新,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前端成果如何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以种业为例,作为农业领域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基础环节,关键是人才,核心是创新,重点在改革。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到2020年,构建起以科研院校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相对分工、相互融合、“双轮驱动”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科学与技术,本身就有区别。前者是创造知识的研究,后者是综合利用这些知识后的物质延伸。我认为,在这场供给侧改革中,并不一定要分孰轻孰重,而是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真正具有转化价值的科研成果比例还不高。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企业永远有着最灵敏的嗅觉。但长期以来,技术研发和生产体系相对独立,如何形成以市场为依归的研发模式,将成为这场改革的重中之重。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浙江省农科院的创新,尽管刚刚起步,却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那就是让科研机构真正直面企业,倾听市场的声音,又通过产权界定、收益分配等机制的完善,充分激发“人”的动力。
 
    当然,这也仅仅是刚起步的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采访中,记者就深有感触。例如农科院的科技成果中,相当一部分仍是实验室成果,实现商业化转化还需要研发资金的进一步投入,但往往课题组自身中试熟化条件有限,企业和投资商的投资意愿也不高,这一关键环节投入的缺位,目前是个大问题。
 
    不过,毕竟这扇大门才刚打开,相比工业来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大环境更不成熟,交易也更难。那就不妨多给点时间,让这场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改革,多跑一会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