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南繁植物检疫有了“手机助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8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王瑜  浏览次数:238
 

    在南繁基地的检疫现场,输入“江苏保丰”4个字,海南省南繁植物检疫站检疫员冯健敏的手机屏幕上立即跳转出江苏保丰公司的产地检疫申报信息。

    从调运证号到公司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品种名称、是否转基因种子数量、播种面积,与江苏保丰公司工作人员提供的申报单一一核对完成后,冯健敏输入了现场调查的疫情发生情况后,在手机屏幕上点击“定位”,这一地块的位置随即在地图上显示出来。

    每年10月至次年5月,都是南繁植物检疫站最忙碌的一段时间。随着成千上万南繁大军的到来,如何避免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农作物种子出入海南岛,成为这个只有十几人的植物检疫站最紧要的任务。

    “南繁育制种人员多、单位多、材料多,造成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来源广、分布区域广、潜在病虫种类广。”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光联告诉记者,南繁基地植物检疫风险高、难度大,抓不好就是病虫扩散的源头,抓好了就能抓住防控的源头,但目前南繁植物检疫在人员、设备条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

    记者从南繁植物检疫站了解到,每年有七八百家科研单位和种子公司前来海南南繁育制种,有些科研课题组只有一亩几分地。“有的单位甚至没有来工作人员,把种子寄过来直接委托当地农民种植,周围农民也不清楚是不是试验田。”冯健敏告诉记者。

    为了加强南繁检疫管理工作,2013年,在国家南繁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推动下,海南省南繁植物检疫站与全国植物检疫计算机管理系统技术小组共同研发了“南繁植物检疫”手机应用系统,并于当年10月底投入试用。

    “手机应用上有地理定位功能,可以根据申报位置导航,找到相关乡镇、相关村的相关地块,试验误差不超过5米。”软件开发者之一、重庆市植保植检站研究员昌仕健告诉记者,该应用还可以辅助现场执法,“以前执法需要携带纸、笔、相机甚至电脑,现场照片很不方便与检疫法定单证关联起来,如果遇到检查对象不配合,工作就很难继续下去,现在这手机应用支持3G数据传输,现场采集的疫情信息和执法图片、视频等资料可以实时传输到全国植物检疫数据中心,同时可以查询、统计全国范围内与业务相关的信息。”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检疫处副处长冯晓东解释说,如果育种基地的地块清晰、面积清楚、流向清楚,哪块地出现了问题,周围有多大面积受影响都一清二楚,就可对疫情进行有效阻截和防控,也可以实现可追溯。如果把应用系统从海南推广到全国,将有利于植物检疫延伸监管和精准监管,布下“天罗地网”,减少逃漏检等情况发生,提升农业植物检疫的现代化水平。

    眼下,玉米已经收获,水稻开始抽穗扬花,南繁种子即将回到“家乡”。据了解,严格按照植物检疫的要求,只要在一株农作物上发现检疫性有害生物就要铲除一片,然而前来南繁加代的育种材料往往是多年积累所得,全部销毁损失很大,因此对特别珍贵的育种材料,经处理检疫合格后会签发调运合格证;检疫不合格的,需加种一季获得未染疫的种子才能调运。

    “即便检疫合格,调入地也需要继续监管,至少跟踪3年。”不少参加南繁水稻联合检疫检查的检疫人员表示,希望尽快将这一手机应用向相关省份的植物检疫部门开放,实现植检信息各省共享,为建立健全南繁植物检疫联动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希望引进更多像“南繁植物检疫”手机应用这样的现代化工具,改变植物检疫依靠“眼看手摸”的现状,加速提升植物检疫的监管和服务能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