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超级水稻明年亩产将按吨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4  来源:北京晚报  浏览次数:138
 

  农田里有个

  “八字宪法”

  70岁的黄大昉,不仅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也是现代中国农业进程的见证者。

  黄大昉告诉记者,在毛泽东时代,农业有“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八字宪法”,它针对土壤提出深耕细作、改良土壤、土壤普查和土地规划等一整套方案。“这些非常重要,用综合性的技术来推进农业的增产。”

  此后,农业有了比较大进步的是化肥和农药的应用。国际上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使用,而国内是在解放后陆陆续续地开始使用。在推广初期,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当年黄大昉还要下乡指导农民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当时在农村,农民基本上都还使用土肥,有的地方因为化肥使用不当,还烧坏了庄稼,因此很多地方都拒绝使用化肥。”

  农业增产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农业机械化。黄大昉说,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里面根本看不见农业机械,大部分是用牛、骡子、马等工具。“我们很年轻的时候,每年夏天都去割麦子,北京的国家单位和市里的机关单位都要去割麦子,比如今年去沙河,明年去其他地方。那个时候全靠人。”他还告诉记者,当年在五七干校,他们采棉花都是手采,还比赛看谁采得多。“现在虽然棉花有时还需要人采,但是在新疆都是机械化了。”

  黄大昉说,农业最大的进步,则是优良品种的培养。

  “在农业增产里,优良品种差不多能起到40%的作用。”

  杂交水稻

  让产量增两成

  有了好的品种,增产就有了保证。黄大昉告诉记者,优良品种的选育以及与优良品种相关的耕作技术是农业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他说,国内的育种技术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

  首先是矮秆品种的推广应用。当年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所,引进了国外优良的矮秆品种和当地品种杂交,选育了很多矮秆水稻。水稻老的品种特征,便是秸秆较高,容易倒伏,难得高产。而矮秆品种就可以密植、耐肥、抗倒伏,生产水平跟上来后,增产潜力非常大。

  其次就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是第一个突破这个技术的中国人,国际水稻所也有人研究杂交技术,但是没有找到最好的亲本的配比,袁隆平发现了野败(一种野生稻谷),实现了三系配套,能够实现增产20%到30%。”

  第三次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孕育的超级水稻。

  1996年,在袁隆平等专家建议下,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用该法育出的水稻具有光合效率高、根系活力强、源库流协调的生理机能,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性状聚合的遗传基础。

  这三个变革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则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何为三系?简单地说,就是三种具有特殊能力的水稻配合所生产出的具有杂种优势的杂交水稻。

  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以袁隆平为首的科研人员做出了大量的努力。1970年11月,科研人员在海南三亚市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发现了1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简称野败),为雄性不育系的选育打开了突破口。经过多年的研究,1973年选配出“汕优2号”、“南优2号”等系列强优势杂交稻组合。从此,以我国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实现配套为标志,宣告杂交水稻选育成功。

  三系配套法令杂交稻产量大幅增加,从1974年至1983年,大陆杂交稻种植面积由100余亩发展到1亿多亩。自1991年以来,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水稻面积的5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20%左右,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粮食自给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过,早期的杂交水稻,还有抗倒伏差和易患稻曲病等问题。1980年冬,福建省农科院的谢华安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次年培育出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这个品种由于抗瘟性强等特点迅速风靡,1986年首登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排行榜首。恢复系“明恢63”改变了中国早期杂交稻单一引用国际水稻所等境外品种做亲本的局面,对杂交稻更新换代起到里程碑作用。“明恢63”配成的各种组合,迄今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亿亩,成为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

  超级稻

  明年亩产达一吨

  由于三系育种的不稳定性,袁隆平在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的方向发展。

  在《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他提出将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北一位农业技术员在水稻品种“农垦58”中发现一株特别的水稻,它在夏季抽穗时表现为雄性不育,在秋季抽穗则表现雄性正常,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终于弄清了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即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并将这种水稻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研究发现,两系法在种子生产程序上减少了一个环节,从而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在选择优良组合方面,两系法也要比三系法优越得多。

  1995年8月,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到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国家“863”计划还将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在全国推广。

  在超级水稻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几天前在武汉大学的一个演讲中,袁隆平说,1996年我国提出“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是亩产700公斤,第二期是亩产800公斤,第三期是亩产900公斤。第一期目标2000年实现了;第二期目标2004年实现,比计划提前一年;第三期目标计划2015年实现,比计划提前三年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力争在明年达到这一目标。”

  小麦与偃麦

  杂交出新品种

  黄大昉告诉记者,除了杂交水稻这一类的种内杂交,还有把野生种与农家品种杂交而成的新品种。最著名的就是李振声院士的小麦种子,“利用野生的偃麦草抗病的特性,与农家的小麦品种杂交,育出的小麦既高产又抗病。”

  李振声本来是研究草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了西北之后,正赶上西北小麦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减产20%到30%。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李振声无意中想到,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小麦,可小麦还是这么体弱多病,但野草没人管,却生长得很好。那么,能不能通过小麦与天然牧草的杂交来培育一种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呢?

  经过不懈努力,到1979年,李振声的研究终于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多年来,这个种子累计推广面积1.5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80亿斤。

  正是这些科研工作者们在田间不断地摸索,最终才实现了粮食作物的大丰收。一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1998年,我国水稻总产增加627亿公斤,小麦总产增加694亿公斤。 本报记者 姜宝君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