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看"稻圣"再创高产奇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2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63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陈云发 

  盛世出奇迹。2011年9月19日下午,湖南省农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又创下水稻高产奇迹,他在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指导种植的“Y两优2号”共18块107.9杂亩交水稻,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

  民以食为天,人生在世,吃饭问题是第一件大事,在旧中国,由于种植水平低下,粮食产量很低,那时,就是在江南水乡,水稻每亩产量达到“双担米”就算“高产”了,那才亩产多少?还不到250公斤。解放以后,国家为解决吃粮问题,提倡科学种田,水稻、小麦棉花油菜、高粱、大豆花生等亩产都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袁隆平院士,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展开杂交水稻的高产研究,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提高,在解决中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上立下大功,对世界的粮食生产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当代“稻圣”。

  争取水稻丰产,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但是,这需要用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去实践、去奋斗,而不是靠花花架子。解放后,水稻增产曾创下一个新台阶,即推行密植插栽,产量比旧中国时几乎普通提高五成以上,但此后即徘徊不前。1958年“大跃进”那阵,人们也梦想过水稻高产,但怎么干的呢?是浮夸风劲刮,一为吹牛虚报,二在稻田造假。当时我正读高中一年级,曾亲眼在江苏原武进县汤庄公社(乡)北面的一块水稻田里,目睹人们“制造”水稻“假高产”,即挑选一块未收割、而且水稻长得不错的稻田,从别的稻田中把已成熟的水稻连根挖出来,大量“搬栽”到这块田里。这样,这块被移栽后的稻田里,水稻显得密密匝匝(成熟的水稻已开始绵伏,农民便用竹竿架一层一层撑着)。我看着农民们在干部的指挥下干这蠢事,很觉得好玩、可笑,然而,那大放“卫星”的年代,这种事却发生了。这块“搬栽水稻”田,公社在田里插了牌子,宣称亩产是12000斤。当然,在当时这个“卫星”还不算大,广西曾放过亩产水稻13万斤的“卫星”。总之,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搬栽”水稻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现在,大跃进时的水稻“高产纪录”,已成为历史的笑柄;而由袁隆平院士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杂交水稻奇迹,虽然没有“万斤”纪录,但却是切切实实,如今,亩产达到926.6公斤的实绩,说明争取水稻高产虽然是奢望,但靠科学精神是能实现的,“稻圣”袁隆平有资格获得全民族的景仰。

  9月19日晚,我仔细观看了湖南卫播放的农业部验收专家组在田间进行收割验收那百亩杂交水稻的电视新闻,发现那沉甸甸的下垂稻穗,稻粒结得密密麻麻,宛如高梁穗,这是我过去在老家水稻田从未见过的;稻杆也较粗壮,大部分水稻未“绵伏”。因此,我完全信服袁隆平的奇迹。“稻圣”袁隆平对媒体风趣地说,他现在是“80后”(即他年龄超过8旬),杂交水稻实现了亩产超900公斤;等他成为“90后”(即90岁之后),他要让杂交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这是个好消息,这个目标实现后,全国的水稻产量就可再增加200亿公斤,可以解决5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我相信“稻圣”立下的宏愿不是豪言壮语,而是可以实现的科学目标,因为我看到“稻圣”指导的试验田里的成熟水稻,如再进行科学攻关,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品质,解决好稻杆增硬(粗壮)、稻穗增粒、稻粒增肥及倒伏等问题,实现亩产1000公斤指日可待。当然,杂交水稻的增产,不单是在育种方面,还有科学密植问题、水土肥的保证、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更受气候影响(气候凉也影响产量),所以,摆在“稻圣”面前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并非一蹴而就。少年时我在水稻田干活(插秧、耘耥、除草等),曾幻想过“稻穗高粱化”,就是让水稻稻杆长得像高粱般粗(但不要高粱杆那么高)、不再绵伏,稻穗像高粱穗那么大;现在看来,随着科学发展,有像袁隆平院士那样的“稻圣”坚持不懈的奋斗,终有一天,水稻亩产会达到袁隆平先生所说的3000公斤“极限”高度。

  “稻圣”袁隆平在为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上又立下新功,每个中国人对这样的奇迹都会欢欣鼓舞,都会为他的奇迹感动和自豪(我看湖南卫视这条新闻时眼里竟忍不住迸出了泪花),过去说:有粮有钢,心中不慌;有饭吃百姓就安,粮食多则天下安,人民小康指数,社会和谐幸福,粮食安全是前提,所以,袁隆平实在是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第一大功臣,人民真诚地感谢他。我认为,应该像过去宣传雷锋、焦裕禄那样的规模来宣传他、学习他,用他的精神来激励各行各业的人,尤其是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苦干精神;他是中华民族的真正脊梁、真正的英雄。谁说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袁隆平的成功就是很好的证明!当然,现在各行业还很缺少袁隆平这样的人、这样的成就,所以我们就要再深入学习袁隆平,让这位“稻圣”的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