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河南 » 正文

2004年河南审定油菜、花生品种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023
 

1、品种名称:杂双1号
审定编号:豫审油2004001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
品种来源:22A×P205-2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杂交种。全生育期230 天,中早熟;叶片深绿色,茎杆粗壮,抗倒性强。株高171.3cm,分枝高度57.2cm,一次分枝8.31个,角果数294,角果长度6.3cm,每角粒数21.4粒,千粒重3.13g。
品质分析:经2002年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品质分析:籽粒芥酸含量0.15%,硫甙含量18.55μmol/g饼,含油量40.46%。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调查鉴定:菌核病病指平均为8.9,优于对照种(对照秦油2号为11.3),属抗(耐)病类型;病毒病病指平均为5.2,优于对照种(对照为6.9),属抗病类型。没有发现感染霜霉病、白锈病。在试验中冻害指数为8.9,对照种为14.7,表现出较好的抗寒性。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4kg,比对照一豫油2号增产23.7%,比对照二秦油2号增产15.4%,居10个参试品种第3位, 10个试点8点比CK1增产2点减产,全部比CK2增产;2002-2003年度继续试验,平均亩产179.5kg,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8.33%,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8个试点7增1减。
2002-2003年度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1kg,比对照华杂4号增产0.71%,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5个试点3增2减。
适宜地区:适宜在河南省豫南油菜区和中北部油菜区种植,一般亩产160-180kg。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早播:直播田适宜播期为9月15日-30日;育苗田为9月10日-20日,以保证壮苗安全越冬。
2、合理密植:高肥力田块每亩1万株, 中肥田块1.2-1.5万株, 旱薄地或晚播田1.5-2万株。
3、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间苗, 五叶期定苗。及时中耕,剔除杂草,防止板结。12月浇越冬水,防旱防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浇返青水,以利早发。要求底肥足 ,苗肥轻,蕾薹肥早,三者比例为5:2:3.每亩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实。
4、病虫防治:播前用毒饵诱杀地下害虫。苗期防止菜青虫、 蟋蟀、蝗虫,春季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发生。苗期用菌核净喷施,防止菌核病发生。
2、品种名称:华油2000
审定编号:豫审油2004002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
品种来源:22A×P098-87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双低半冬性油菜杂交种。全生育期230天,中早熟;株高170.2cm,属中高杆品种;叶片深绿色,茎杆粗壮,抗寒、抗倒伏性强。分枝高度57.4 cm,一次分枝8.3个,角果数316,角果长度6.4cm,每角粒数22.5粒,千粒重3.2g。
品质分析:经2002年农业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品质分析:籽粒芥酸含量0.12%,硫甙含量18.30μmol/g饼,含油量42.09%。
抗性鉴定:经2003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调查鉴定:华油2000菌核病病指平均为9.8,优于对照种(对照秦油2号为11.3),属抗(耐)病类型;病毒病病指平均为6.3,优于对照种(对照为6.88),属抗病类型;没有发现感染霜霉病、白锈病;华油2000在试验中冻害指数为8.8,对照种为14.7,表现出较好的抗寒性。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河南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5.9kg,比对照种一豫油2号增产32.3%,比对照二秦油2号增产23.4%,居10个参试品种第2位,10个试点全部增产;2002-2003年度继续试验,平均亩产182.1kg,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8.3%,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8个试点全部增产。
2002-2003 年参加河南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6.9kg,比对照华杂4号减产2.9 %,5个试点2增3减,居6个参试品种第6位。
适宜地区:适宜在河南省豫南油菜区种植,一般亩产180 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早播:直播田适宜播期为9月15日-30日;育苗田为9月10日-20日,以保证壮苗安全越冬。
2、合理密植:高肥力田块每亩1万株, 中肥田块1.2-1.5万株, 旱薄地或晚播田1.5-2万株。
3、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间苗, 五叶期定苗。及时中耕,剔除杂草,防止板结。12月浇越冬水,防旱防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浇返青水,以利早发。施肥要底肥足 ,苗肥轻,蕾薹肥早,三者比例为5:2:3,每亩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实。提倡多施有机肥。
4、病虫防治:播前用毒饵诱杀地下害虫。苗期防止菜青虫、 蟋蟀、蝗虫,春季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发生。苗期用菌核净喷施,防止菌核病发生。单收单藏、验质收购:保证质量,优质优价。
3、品种名称:华油杂6号
审定编号:豫审油2004003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8086A×7-5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杂交种,全生育期230天,中早熟。株高153.53cm,叶片深绿色,株型扇形,分枝高度46.72cm,一次分枝8-9个,角果数320.6,角果长度5.68cm,每角粒数21.62粒,千粒重3.14g。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品质测定: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27.87μ mol/g饼,含油量40.04%。
抗性鉴定:经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抗性鉴定:属抗病类型,抗病毒病,较耐菌核病,抗寒性强。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河南省油菜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5.8kg,比对照一 豫油2号增产20.8%,比对照二秦油2号增产7.1%,居 9个参试品种第2位,11个试点6增5减;2001-2002年度继续试验,平均亩产162.9kg,比对照一豫油2号增产15.9%,比对照二秦油2号增产8.1%,居10个参试品种第6位,10点试验全部增产。 
2002-2003年度河南省油菜杂交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1.1kg,比对照华杂4号增产0.01 %,居6个参试品种第4位,5点试验全部增产。
适宜地区:适宜在河南省豫南油菜区和中北部油菜区种植,一般亩产180kg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直播田适宜播期为9月20-25日;育苗田为9月5-10日,以保证壮苗安全越冬。
2、栽培密度:高肥力田块每亩1万株, 中肥田块1.2-1.5万株, 旱薄地或晚播田1.5-2万株。
3、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及时间苗, 五叶期定苗。及时中耕,剔除杂草,防止板结。12月浇越冬水,防旱防冻。2月下旬至3月上旬浇返青水,以利早发。要底肥足、苗肥轻、蕾薹肥早,三者比例为5:2:3.每亩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实。提倡多施有机肥。
4、播前用毒饵诱杀地下害虫。苗期防止菜青虫、 蟋蟀、蝗虫,春季防治蚜虫,控制病毒病发生。苗期用菌核净喷施,防止菌核病发生。
4、品种名称:改良华杂4号
审定编号:豫审油2004004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RGCMS-1141A×恢5900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杂交种。全生育期235.6天,株高149.06cm,株型扇型,叶片深绿色。分枝高度46.50cm,一次有效分枝6.92个,全株有效角果数305,角果长度6.06cm,每角粒数17.69粒,千粒重3.05 g。
品质分析: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武汉)品质测定:改良型华杂4号芥酸含量0.36%,硫甙含量35.69μ mol/g饼,含油量45.24%;华杂4号芥酸含量0.22%,硫甙含量27.98μ mol/g,含油量41.58%。两者对比改良型含油量提高,但芥酸、硫甙指标高于华杂4号。
抗性鉴定: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抗性鉴定:菌核病病指为5.4,病毒病病指为3.1,均优于对照华杂4号,属抗病毒病类型,耐菌核病类型;霜霉病、白锈病田间未见发生。是抗菌核病、病毒病有所提高的华杂4号改良类型。
产量表现:2002-2003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1.5kg,比对照华杂4号增产0.3%,5点试验全部增产,居6个参试品种第3位。
适宜地区:作为华杂4号抗性、含油量提高的改良品种,适宜在河南省华杂4号推广区域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直播田适宜播期为9月5-15日;10月下旬-11月上旬移栽,每亩密度8000-10000株,直播每亩密度控制在1.6-1.7万株。
2、要求底肥足、苗肥轻、蕾薹肥早,每亩施1kg硼砂作底肥,防止花而不实,追肥宜早。加强田间管理:苗床三叶期喷120-150ppm多效唑,以防高脚苗注意清沟排渍,花期防治菌核病。
花生品种
1、品种名称:豫花9331
审定编号:豫审花2004001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油所
品种来源:郑8236-6×鲁资101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类型,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幼茎微红色、茎绿色,叶片椭圆形、中大、浓绿色;株型直立疏枝,主茎高30-45cm,侧枝长32-50 cm,总分枝6-10条,结果枝5-8条,连续开花,结果数每株15-25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钝,网纹粗浅,果皮硬;百果重230g,籽仁椭圆形、粉红色,种皮表面光滑,百仁重86g,出仁率68.5%。
品质分析:2002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籽仁蛋白质含量25.31%,粗脂肪含量52.81%,油酸含量43.8%,亚油酸含量34.1%。
抗病鉴定:2003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抗性调查:抗叶斑病、网斑病和病毒病,高抗锈病。抗旱性强,抗倒性好。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荚果308.3kg, 亩产籽仁211.9 kg,分别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12.1%和7.8%,均达极显著水平,荚果居9个参试品种第1位,籽仁居9个品种第3位,八个试点全部增产;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荚果293.8kg, 亩产籽仁201.3 kg,分别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11.5%和3.5%,均达极显著水平,荚果居9个参试品种第1位,籽仁居9个品种第2位,九点全部增产。两年17个试点平均亩产荚果300.6kg,亩产籽仁206.3 kg,分别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11.8%和5.5%。
2003年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荚果153.3kg, 亩产籽仁103.3 kg,分别比对照豫花8号增产14.8%和10.7%,荚果居4个参试品种第1位,籽仁居4个品种第2位。
适宜地区:适宜在河南省各地麦套或春直播种植,一般亩产荚果300kg。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麦垄套种在5月20日左右;春播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
    2、密度:每亩10000穴左右,每穴两粒,高肥水地每亩可种植9000穴左右,旱薄地每亩可增加到11000穴左右。
3、看苗管理,促控结合:麦垄套种,麦收后要及时中耕灭茬,早追肥(每亩尿素15kg),促苗早发;中期,高产田块要抓好化控措施,在盛花后期或株高达35厘米以上时喷施100ppm的多效唑,防旺长倒伏;后期应注意旱浇涝排,适时进行根外追肥,补充营养,促进果实发育充实。
2、品种名称:濮科花2号
审定编号:豫审花2004002
选育单位:濮阳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濮8719-0-2-4×8721-0-0-1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类型,全生育期120天左右。茎绿色,叶椭圆形,淡绿色,叶片小;株型直立疏枝,主茎高35.9cm,侧枝长40.7 cm,总分枝11条左右,结果枝6条左右,连续开花,结果数每株13个左右;荚果为普通型大果,果嘴锐,网纹粗深,百果重224.2g,籽仁椭园、粉红色,种皮表面光滑,百仁重92.5g,出仁率73.5%。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