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四川 » 正文

2005年四川审定食用菌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2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774
 

第一批

1、川杯菇

(1)品种来源: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从日本引进的菌株中,经单株筛选,组织分离,反复提纯后筛选而成。

(2)特征特性:子实体丛生,幼时菌盖为半球形,深灰色,成熟后,菌盖为灰色,杯状,菌盖直径4.5-5.3厘米;菌褶白色,延生,密,不等长;菌柄中生,长7-8厘米,粗0.5-1.1厘米,白色。孢子数量少,担孢子长椭圆形,大小为2.37-3.27μmх8.18-10.91μm。最适生长温度菌丝体生长为25℃-28℃,子实体生长为15℃-18℃。光照: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需光强度为10-300lux;水份:菌丝体生长培育基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生长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需要充足氧气。PH值为5.5-6.5。

(3)产量表现:生物学转化率70%-80%,比姬菇闵31增产13.89%-15.38%。

(4)栽培要点:自然温度条件下,四川地区的出菇季节为9月至次年5月(气温5-25℃);主料为农作物秸秆、棉籽壳以及阔叶树木屑等,辅料为麸皮、玉米粉和米糠等。菌柄长度为5厘米以上时为适宜采收期。

(5)适宜种植地区:能满足该菌株生长发育条件的地区场所都可进行种植。

2、川黄伞1号

(1)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从西藏野生黄伞人工驯化培育而成的新菌株。

(2)特征特性:子实体群生,菌盖金黄色,表面着生褐色鳞片,粘滑,直径3-4厘米;菌柄粗0.5-3厘米,长5-10厘米,圆柱状,中生,稍弯曲,内实纤维质,与菌盖同色,并附有褐色鳞片。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锈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平滑,大小为7.5-9.5χ5.1-6.4μm。菌丝体黄色,菌丝具锁状联合,属四极性异宗结合。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子实最适生长温度15℃-18℃,具变温结实性。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需10-300lux光照。菌丝体生长的适宜培养基含水量为60%-70%;子实体生长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均需要充足氧气,适宜pH值为6.5-7.0。

(3)产量表现:生物学转化率80%左右,比国内同类菌株增产9%左右。

(4)栽培要点:自然温度条件下,四川的出菇季节为10月至次年5月(温度为15~22℃),适宜熟料袋栽,去掉颈圈出菇。适宜栽培原料主料为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等,辅料为麸皮、玉米粉,或米糠等。子实体菌盖为半球形,未破膜时为采收适期。

(1)适宜种植地区:只要能满足该菌株生长发育条件的地区场所均可。

3、川杏鲍菇2号

(1)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以杏鲍菇川选1号(Pe1)与来自福建的Pe2菌株为亲本,采用单核体杂交育成的新菌株。

(2)特征特性:子实体菌盖黄褐色,幼时为帽状,成熟后边缘上翘,中部凹,似碗状,表面有纤维状鳞片,直径3-5厘米。菌褶白色,延生,密,不等长。菌柄似保龄球形,基部稍膨大,顶部稍小,白色,中生。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孢子印白色,担孢子近仿锤形、平滑,无色,大小为10-14×4-5µm。菌丝体白色,绒毛状,菌丝具锁状联合,为四极性异宗结合。菌丝体生长温度为15℃-35℃,25℃-28℃最适;子实体生长温度为8℃-25℃ ,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阶段适宜光照强度为10-1000lux。菌丝体生长的基质最适含水量60%-70%,子实体生长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最适pH为5-6。

(3)产量表现:川杏鲍菇2号每袋产量为0.25-0.3公斤,比亲株和国内生产上使用菌株增产11.16-64.2%。

(4)栽培要点:栽培原料主料为棉籽壳、阔叶树木屑和玉米芯等,辅料为麸皮和玉米粉等。栽培季节为10月至次年5月。适宜熟料袋栽。子实体菌盖直径与菌柄直径一致时采收,完全成熟后,品质下降。

(5)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各地只要能满足该菌株生长发育条件的场所都可种植。

4、川姬松茸1号

(1)品种来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以日本引进的姬松茸菌株为出发菌株,将栽培试验的多个优良单株进行组织分离,经系统选育后获得的优良菌株。

(2)特征特性:孢子印黑褐色,菌丝灰白色,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近半球形,黄褐色至浅棕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柄圆柱状,菌环上位,膜质。菌丝生长温度15-32℃,22-26℃最适。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16-30℃,18-25℃最适。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照,子实体生长需300Lx以上的光照。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60%-70%,覆土含水量20%-25%,子实体生长的相对湿度是85%-90%。菌丝生长最适pH为6.5-7.5,子实体形成的最适pH为6.5-7.5,履土层的PH为7.0-7.5。

3)产量表现:与出发菌株日本姬松茸相比,产量增加幅度为8.51%~12.43%,比全国推广菌株福建姬松茸增产4.68%-6.09%。

(4)栽培要点:适宜用稻草、麦草、棉籽壳、甘蔗渣等为主料,与辅料麸皮、米糠、牛粪等经堆制发酵腐熟后进行床(箱)栽或熟料袋栽。属中温偏高菌类,一年可生产两季。3-4月播种,4-8月出菇,8-9月播种,9-12月出菇。

(5)适宜种植地区:省内自然气温在15℃~30℃范围均可种植。

5、黄菊菇

(1)品种来源:由成都市第一农业科学研究所从阿坝州发现的野生菌子实体分离获得纯培养物,经三年驯化研究,从而实现人工栽培。

(2)特征特性:散生或群生,群生每丛20?40朵,有时达上百朵。菌盖直径2?8 厘米,初期为半球形至钟形,后展开成伞状,橙黄色至金黄色,粘滑,被均匀褐色尖角状翘鳞片,边缘稍内卷,常有部分残存的菌膜;菌肉较厚,白色至淡黄色;菌柄中生,内实,直径0.5?1.2 厘米,长4?15厘米,圆柱形,有细小鳞片,与菌盖同色,菌环上位,有时脱落或不明显;菌褶直生,不等长,每平方厘米30?40片,稠密,淡黄色;孢子印锈黄色,孢子淡锈黄色,光滑,圆形或椭圆形,(6.7?8.0)×(4.3?5.5)μm,菌丝生长前期为白色,后期淡黄至锈黄色,菌丝体为双核菌丝,有锁状联合。菌丝体适宜温度范围为5?30℃,最适温度20?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10?20℃。培养料PH4?9,最适PH6?7.5。自然条件下,全生育期100-120天。

(3)产量表现:以棉子壳、杂木屑为主料,添加15%的麸皮或米糠作为精料,生物转化率可达85-100%。

(4)栽培要点:(1)省内平坝和丘陵地区制袋时间为10?12月,以棉子壳,锯木屑、玉米芯和稻麦草为主料,麦麸、米糠、玉米粉为精料,石灰、石膏、白糖为辅料,含水量60-62%。(2)经严格灭菌冷却接种后,在15?25℃条件下40?45天长满菌丝后移入出菇棚,不开袋。(3)保湿(85?90%)和一般散射光刺激,40?45天后,子实体陆续发生。待子实体菌膜即将裂开时即可采收。

(5)适宜种植地区:全省绝大多数地区,只要能满足该菌株生长发育条件的场所均可。

6、雅菇

(1)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用棕蘑(加拿大引进)与口蘑(河北引进)杂交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子实体棕褐色,菌盖圆整且有鳞片,菌柄粗短,菌肉厚实,口感细嫩。出菇温度5℃-25℃,耐贮藏,品质优。

(3)产量表现:每平方米可产菇23公斤以上,丰产性能好,耐水耐肥,比2796产量高10%,产量50%集中在出菇中期。

(4)栽培要点:类似双孢蘑菇发酵料栽培,铺料厚宜25-35厘米,覆土厚4-5厘米,覆土含水量宜22%左右。

(5)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各地宜种蘑菇地区。

7、川农蘑菇1号

(1)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以浙农1号和Ag56为亲株,利用不育同核体杂交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子实体圆整,光滑,紧实,幼菇直径2-5厘米,菌柄中生,短且粗壮。孢子印咖啡色,担孢子褐色,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担子上多数为2个孢子,罕见3孢和4孢,子实体为洁白色。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5℃-23℃,最适生长温度22℃-26℃;子实体生长温度10℃-23℃,最适生长温度为14℃-20℃。菌丝体生长适宜基质含水量为65%-70%,子实体生长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适宜pH为5.5-8.5左右,最适PH为7.0。

(3)产量表现:川农蘑菇1号区试平均产量为4.85?6.5公斤/平方米,比当前全国推广品种2796菌株增产18%左右,比亲本Ag56增产18.00%,比浙农1号增产36.24%,增产显著。

(4)栽培要点:栽培季节为9月至次年4月,温度为10℃-23℃。栽培原料为稻草、麦秸、家畜粪便以及化学肥料等,经堆制发酵腐熟后进行栽培。可采取一次发酵料田间草帘覆盖和黑色塑料大棚栽培,以及室内二次发酵栽培。栽培时,需覆盖3.5-4厘米厚的沙壤细颗粒土。子实体菌盖直径达到2-5厘米,盖膜尚未破膜时采收。

(5)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各地只要能满足该菌株生长发育条件的场所都可种植。

第二批

1、灵芝G26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

(2)品种来源:以韩芝与红芝作亲本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从再生菌株中筛选而成。

(3)特征特性:菌丝白色,粗壮,在斜面培养基上有时有转色现象,子实体成熟后木质化,菌盖土黄色(孢子粉色泽),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湿度65%,好气性,PH6-7;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8-33℃,菌盖分化最适光照3000-5000lx,空气相对湿度85-90%,通气良好。原基分化时间15天左右,原基分化到子实体成熟约50天。

(4)产量表现:2002-2003年试验,较对照韩芝增产12.7-15.35%,袋料栽培生物转化率85-90%(鲜重)。

(5)栽培要点①椴木栽培应以阔叶杂木为主;②椴木含水量适度,保持断面中部有1-2cm的小裂口即可;③接种过程中,应使接种块与断面良好接触;④菌棒培养过程需遮光;⑤及时排除菌丝生展过程中产生的水珠;⑥出芝场地不能过干过湿。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生产灵芝的地区均可栽培。

2、银耳CA3

(1)选育单位: 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

(2)品种来源: 以野生银耳C和A为亲本,提取银耳C的细胞核与银耳A的原生质体融合,从再生菌株中筛选而成。

(3)特征特性:担孢子无色、近球形,菌丝具锁状联合,子实体米黄色至黄色,菊花状。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0-26℃,光照100-500lx,空气相对湿度65%,要求通风良好,需要与香灰菌C6协同生长。

(4)产量表现:2002-2004年试验结果,在段木栽培条件下,较对照银耳08增产11.1-23.5%;生物转化率(干银耳重/干栽培原料重,)段木栽培1.5%左右,袋栽10%左右,较对照高20-30%。

(5)栽培要点:选用段木或袋料栽培,除采用常规栽培技术外,还需注意使用优质菌种,菌丝生长阶段保持稍干燥环境,菌丝生长好后,要喷水增加湿度,加强通风,促进子实体生长发育,采收后,停止喷水1-2天。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生产栽培银耳的地区均可生产栽培。

3、川耳10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

(2)品种来源:以野生黄背木耳菌株和恒达2号为亲本。

(3)特征特性:菌丝洁白,先端整齐,菌落较浓;子实体紫红褐色,背毛褐色,耳片大而厚。孢子印白色,担孢子光滑、无色、卵圆形;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6-28℃,湿度60-70%;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22-34℃,湿度85-90%;通常100-200lx光照条件生长良好;整个生长阶段均需适当通风换气;中性偏碱的环境有利于菌丝生长。

(4)产量表现:2002-2004年试验结果,比对照恒达2号增产14.18%,生物转化率(鲜重)140%左右。

(5)栽培要点:除常规技术外,注意使用菌龄适中、生活力强、无污染的健壮菌丝;菌丝生长阶段保持干燥的环境,菌丝生长好后,应增加湿度,加强通风,促进子实体生长和发育;采收后应停止喷水,3-4天后再喷水催芽。

(6)适宜种植地区:适应我省种植黄背木耳的地区。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