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安徽 » 正文

2006年安徽审定棉花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398
 

DPH37B

DPH37B(岱杂1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19,系美国岱字棉国际技术公司和湖南省棉花种子有限公司用DP410B×Y-2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3年和2004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87.0公斤,比对照皖杂40F1增产2.2%。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92.5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6%。纤维品质(ICC) 两年平均:2.5%跨长29.9mm,比强度21.3cN/tex,马克隆值5.0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25.53,黄萎病指30.9。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2004年12月25日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适宜我省无或轻枯萎病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32天,单铃重5.36克,衣分39.67%。株型较紧凑,结铃性较强,抗棉铃虫性能较好,感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100株左右。

杂3137

杂3137(华棉137、双棉1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0,系陕西省宝鸡市科丰经济作物研究所用R-3×01-137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6.18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4.12%。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102.1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2.2%。纤维品质(HVICC)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28.85mm,比强度30.10cN/tex,马克隆值4.9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4.05,黄萎病指34.4。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59克,衣分41.51%。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适应性较强,丰产稳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000株左右。

中棉所53号

中棉所53号(中杂003),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1,系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安徽中棉种业长江有限责任公司用中053×ZGK9708配制的杂交棉组合。 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5.58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3.47%。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96.18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5.7%。纤维品质(HVICC)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0.25mm,比强度29.75cN/tex,马克隆值4.8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1.4,黄萎病指29.3。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38克,衣分41.54%。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适应性较好,丰产稳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1800株左右。

皖棉30号

皖棉30号(银丰-88),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2,系亳州市丰创种业有限公司用EF-40-58×EF-10-88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8.13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3.49%。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99.09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8.9%。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0.9mm,比强度31.25cN/tex,马克隆值5.4。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8.95,黄萎病指24.25。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单铃重5.59克,衣分40.91%。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适应性较好,丰产稳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000株左右。

皖棉31号

皖棉31号(全杂1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3,系安徽省银禾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系2315×自育系896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8.23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3.59%。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87.29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69%。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29.5mm,比强度29.9cN/tex,马克隆值5.2。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5.1,黄萎病指31.2。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单铃重5.52克,衣分40.91%。长势较好,结铃性较强,丰产稳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1900株左右。

宁字棉R2

宁字棉R2(MR2),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4,系江苏省农科院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和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用泗棉3号选系×自育系9688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4.92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0.12%。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90.94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5.94%。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0.1mm,比强度30.7cN/tex,马克隆值4.9。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24.7,黄萎病指32.8。适宜我省无或轻枯萎病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21克,衣分41.37%。长势较好,结铃性较强,丰产稳产性较好,感枯萎病,耐黄萎病,品质较好。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000株左右。

冀杂6268

冀杂6268,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5,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与河北冀丰棉花科技有限公司用642×冀668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94.65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6.88%。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79.31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2.74%。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1.3mm,整齐度84.9%,比强度31.95cN/tex,马克隆值4.8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9.35,黄萎病指19.6。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7天,单铃重6.14克,衣分39.15%。株型较紧凑,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好,铃较大,丰产稳产性较好,品质较好,抗枯萎病,抗黄萎病。

一般4月中旬前后播种,每亩1900株左右。

皖棉32号

皖棉32号(九杂6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6,系安徽省九成农丰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用94-4×0109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1.66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9.25%。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90.12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4.99%。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1.45mm,比强度29.55cN/tex,马克隆值4.8。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4.75,黄萎病指30.7。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单铃重5.37克,衣分40.52%。植株较高大,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好,丰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1800株左右。

苏杂118

苏杂118(SM211),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7,系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J21-2×苏9701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1.68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9.28%。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96.73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6.30%。纤维品质(HVICC)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29.9mm,比强度30.15cN/tex,马克隆值5.2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9.45,黄萎病指28.95。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9天左右,单铃重5.47克,衣分41.37%。植株较高大松散,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好,丰产性较好,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1800株左右。

皖棉33号

皖棉33号(爱杂9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8,系安徽省爱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D88-2×R089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2.90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0.59%。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85.56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0.89%。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28.85mm,比强度30.95cN/tex,马克隆值4.9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0.55,黄萎病指27.6。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8天,单铃重5.86克,衣分41.0%。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铃较大,适应性较好,丰产稳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1800株左右。

皖棉34号

皖棉34号(HH6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29,系安徽省淮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泗棉3号中选择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棉品种。2003年、2004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97.95公斤,比对照增产5.77%。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87.22公斤,比对照泗棉4号增产14.62%。纤维品质(ICC) 两年平均:2.5%跨长29.5mm,比强度21.8cN/tex,马克隆值5.2。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3.91,黄萎病指37.19。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30天,单铃重5.34克,衣分41.56%。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性较好, 耐枯萎病,感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500株左右。

皖棉35号

皖棉35号(农研1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30,系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M035×F059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0.67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5.66%。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78.88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2.23%。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0.5mm,比强度30.7cN/tex,马克隆值5.0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8.05,黄萎病指27.3。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54克,衣分40.04%。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性较好, 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000株左右。

皖棉36号

皖棉36号(郑杂1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31,系含山县含丰种子有限公司用HF106×HF023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2.17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7.23%。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79.83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3.46%。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1.7mm,比强度32.05cN/tex,马克隆值5.1。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6.55,黄萎病指33.4。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67克,衣分40.41%。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000株左右。

国欣棉1号

国欣棉1号(欣杂1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32,系河北省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用X-12×951-100配制的杂交棉组合。2003年、2004年参加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89.51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5.2%。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86.3公斤,比对照皖杂40 F1增产11.82%。纤维品质(ICC)两年平均:2.5%跨长29.5mm,比强度22.1cN/tex,马克隆值5.2。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7.64,黄萎病指18.38。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26天,单铃重5.44克,衣分40.68%。植株较松散,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好,丰产性较好, 抗枯萎病,抗黄萎病。

一般4月中旬前后播种,每亩1900株左右。

皖棉37号

皖棉37号(绿亿棉7号、隆安棉2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33,系淮南绿亿农业科技研究所用W2与泗棉3号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常规棉品种。2004年、2005年省棉花区试,平均皮棉亩产107.2公斤,比对照泗棉4号增产9.2%。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93.95公斤,比对照泗棉4号增产23.46%。纤维品质(HVICC) 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29.9mm,比强度30.4cN/tex,马克隆值5.1。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3.3,黄萎病指33.7。适宜我省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32天,单铃重5.42克,衣分41.31%。植株中等,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好,适应性较好,丰产稳产性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4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300株左右。

皖棉38号

皖棉38号(淮杂棕),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34,系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用淮北13系×棕色淮无8系配制的棕色早熟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彩色短季棉品种区试(淮北市),平均皮棉亩产77.94公斤,比对照中30增产15.19%。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70.45公斤,比对照中30增产13.16%。纤维品质(HVICC)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0.4mm,比强度30.7CN/tex,马克隆值4.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3.8,黄萎病指34.6。适宜淮北市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18天左右,单铃重5.7克,衣分38.89%。为低酚彩色棕棉,叶片为鸡脚叶。丰产稳产性较好,品质较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500-3000株。

皖棉39号

皖棉39号(淮杂绿),审定编号:皖品审06100535,系淮北市黄淮海低酚棉开发研究中心用绿色淮北13系×绿色淮无8系配制的绿色早熟杂交棉组合。2004年、2005年省彩色短季棉品种区试(淮北市),平均皮棉亩产64.17公斤,比对照中30减产5.16%。2005年生产试验,皮棉亩产59.40公斤,比对照中30减产4.59%。纤维品质(HVICC)两年平均:上半部平均长度31.2mm,比强度26.3CN/tex,马克隆值2.5,抗病性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2.7,黄萎病指51.5。适宜淮北市无或轻黄萎病棉区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生育期119天左右,单铃重5.51克,衣分33.34%。为低酚彩色绿棉, 叶色红色,叶片为鸡脚叶,丰产稳产性一般。耐枯萎病,感黄萎病。

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每亩2500-3000株。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