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江西 » 正文

2003年江西审定水稻、油菜品种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5-05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142
 

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五届六次会议审定品种简介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19

品种名称:中早23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合作938/稻丰占杂交F6经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技术选育的常规早稻品种。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9天,比浙733迟熟1.9天。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结实率高,但穗粒数少。株高81.40厘米。亩有效穗25.85万,每穗总粒数85.50粒,实粒数68.95粒,结实率80.64%,千粒重26.85克。出糙率80.2%,整精米率53.3%,垩白粒率97.0%,垩白度27.2%,直链淀粉含量23.38%,胶稠度37 mm,粒长5.7mm,长宽比2.1。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0级,叶瘟2级,穗颈瘟5级。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2年平均亩产449.23公斤,比对照浙733减产0.24%;2003年平均亩产442.26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0.62%。

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3月底-4月初播种,亩秧田播种量30-35公斤,大田用种量5~8公斤;秧龄28-33天,叶龄5叶1心~6叶1心,密度:5×5寸,每穴插植4~5本,基本苗:10~12万。每亩尿素65公斤,K2O15公斤,磷肥30公斤, N:P:K比例:1:0.2:0.5。分蘖盛期及时晒田控蘖;幼穗分化期灌水防低温,后期采用湿润灌溉,防止断水过早。根据情况适当防止稻瘟病和纹枯病。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0

品种名称:先农13号

选育单位:宜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不育系金23A×恢复系9059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7.5天,比浙733早熟2.3天。该品种前期长势旺,叶片挺直,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千粒重大,熟期早,但后期易早衰,结实率偏低。株高85.84厘米,亩有效穗22.53万,每穗总粒数98.84粒,实粒数76.96粒,结实率77.86%,千粒重26.24克。糙米率81.1%,整精米率35.4%,垩白粒率60%,垩白度16.5%,直链淀粉含量25.1%,胶稠度50mm,粒长7.1mm,长宽比3.1。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0级,叶瘟2级,穗颈瘟0级。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2年平均亩产415.90公斤,比对照优I402减产10.95%,极显著;2003年平均亩产415.17公斤,比对照浙733减产5.54%。

适宜地区:赣中北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中、下旬播种适宜,秧田播种量一般40公斤/亩左右,大田用种量1.5?2公斤/亩。秧龄28?30天,叶龄5.5叶?6叶,密度:5×6寸、4×7寸;每穴插植株数4?5根,基本苗:10?12万/亩。亩施1000公斤的腐熟猪牛粪作底肥(约占70%),每亩施用纯氮量12?14kg,N、P、K比例3:1:2。浅水插秧、浅水活蔸、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寸水孕穗、深水抽穗开花;后期干干湿湿壮籽,不宜断水过早。及时防治好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1

品种名称:先农21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不育系中9A×恢复系R71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0.1天,比浙733迟熟1.1天。该品种生长旺盛,分蘖力较强,后期转色好,外观米质较好,但千粒重小,结实率偏低。株高86.47厘米,亩有效穗22.89万,每穗总粒数102.61粒,实粒数75.63粒,结实率73.71%,千粒重23.83克。田间抗性一般。

产量表现:1999和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1999年平均亩产363.71公斤,比对照泸红早1号减产7.27%,达显著;2003年平均亩产444.62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16%。

适宜地区:赣中北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播种,亩大田用种量2公斤,亩秧田播种量15-20公斤,播种前畦面施足底肥(按1公斤种子1公斤三元复合肥施入),并用多效唑培育壮秧。秧龄25-30天,每亩大田插2.5万穴,每穴2粒谷,10万基本苗。大田重施底肥,占60%,早追肥,并一次性入库,中后期控制氮肥,适当施磷钾肥。N:P:K比1:0.5:1,亩施纯氮10kg。水份管理采用深水活蔸,浅水分蘖,有水壮苞抽穗,其它时期干湿交替,忌后期脱水过早而早衰。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及时防治好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2

品种名称:金优463

选育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不育系金23A×恢复系R463(T0974/R402)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3.9天,比金优402迟熟1.3天。该品种生长整齐,长势旺盛,分蘖力强,有效穗多,后期落色好。株高91.7厘米,亩有效穗24.4万,每穗总粒数106.5粒,实粒数78.8粒,结实率74.1%,千粒重26.5克。糙米率78.4%,整精米率31.2%,垩白粒率60.0%,垩白度12.0%,直链淀粉含量19.37%,胶稠度50mm,粒长7.1mm,长宽比3.1。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0级,叶瘟0级,穗颈瘟0级。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2年平均亩产479.36公斤,比对照优I402增产2.64%;2003年平均亩产496.14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83%。

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旱秧或软盘抛秧,3月20日左右播种,秧田亩播种量40公斤,本田亩用种2公斤;水秧,3月25日左右播种,薄膜覆盖,秧田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2.5公斤。旱秧及软盘抛秧秧龄15-20天,叶龄2.5-3.5叶;水秧秧龄20-25天,叶龄35-4.5叶移栽,亩插2-2.5万蔸,每蔸2粒谷。亩施猪牛粪草1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亩施碳铵20公斤作面肥,移栽后5天左右亩施氯化钾10公斤,尿素10公斤。每亩施用纯氮总量为12公斤,氮磷钾比为10∶6∶9。浅水分蘖,足苗轻晒,孕穗至齐穗浅水,齐穗后干干湿湿。及时防治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3

品种名称:T优706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种业分公司

品种来源:不育系98A×恢复系R706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9.1天,比浙733迟熟0.1天。该品种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强,有效穗多,但千粒重较小,结实率偏低。株高87.42厘米,亩有效穗24.85万,每穗总粒数109.55粒,实粒数77.76粒,结实率70.98%,千粒重23.12克。糙米率80.5%,整精米率37.2%,垩白粒率54%,垩白度18.4%,直链淀粉含量18.64%,胶稠度50mm,粒长6.5mm,长宽比3.0。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0级,叶瘟0级,穗颈瘟0级。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2年平均亩产426.90公斤,比对照优I402减产8.60%,极显著;2003年平均亩产444.91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1.22%。

适宜地区:赣中北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播种,每亩播种25-30公斤,大田用种量1.5-2.0公斤。秧龄20-25天,叶龄4.5-5.0叶,适时移栽,栽插规格5寸×6寸,每穴2粒谷,基本苗6-7万。亩施纯N:10.6kg,P:6.4kg,K:8.3kg;N:P:K为1:0.60:0.78。氮肥在移栽后15天内全部施完。浅水浅插,浅水常露,湿润交替,够苗晒田,孕穗抽穗保持浅水,后期防断水过早,湿润养根。除草剂除草、防虫、防纹枯病三次。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4

品种名称:田两优66

选育单位: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不育系田丰s-2×恢复系R66杂交选配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4.9天,比对照优I 402早熟1.7天。株高91.42厘米。株型适中,茎杆较粗壮,分蘖力中上,抽穗整齐。亩有效穗25.99万,每穗总粒数86.69粒,实粒数62.81粒,结实率72.45%,千粒重25.85克。出糙率80.7%,整精米率33.2%,米粒长7.1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82%,垩白度28.7%,直链淀粉含量23.56%,胶稠度60mm。稻瘟病抗性:苗瘟2级,叶瘟3级,穗颈瘟3级。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1年平均亩产453.24公斤,比对照优I402增产2.69%;2002年平均亩产426.34公斤,比对照优I402减产8.72%,达极显著水平。

适宜地区:赣中南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3月20日前后播种,保温育秧,秧龄30天以内。抛秧在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抛栽。栽插密度13.3×19.8cm或13.3×16.6cm,亩插2.5万穴,每穴2-3粒谷。施足基肥,占肥料总量的80%,插秧后5-7天施追肥,与除草剂同时施用。每亩氮肥施用量15-20公斤,N.P.K比为1∶0.5∶1。注意中后期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5

品种名称:陆两优28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温敏核不育系陆18S×华28杂交选配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2.1天,比金优402早熟1.0天。株高92.41厘米,亩有效穗22.67万,每穗总粒数100.67粒,实粒数84.64粒,结实率84.08%,千粒重25.44克。糙米率80.1%,整精米率41.7%,垩白粒率60%,垩白度24.0%,直链淀粉含量18.6%,胶稠度50mm,粒长7.0mm,长宽比3.3。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苗瘟2级,叶瘟0级,穗颈瘟0级。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2年平均亩产471.68公斤,比对照优I402增产0.99%;2003年平均亩产478.69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1.15%。

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强氯精浸种,播种软盘旱育秧于3月18-20、水育秧于3月底,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2-2.5公斤,播种时每公斤种子拌2克多效唑;抛秧叶龄3.1-3.5叶、移栽叶龄旱育秧3.5-4.0叶、水育秧4.5叶左右,栽插规格16.5cm×20cm,每穴2粒谷;亩施总量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氯化钾6.5公斤,耙田时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50公斤,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施尿素7-10公斤,孕穗期亩施氯化钾6-7公斤;亩总苗数达30万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忌落水过早。及时防治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6

品种名称:赣晚籼34号

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HK3045(农垦58/赣软香)/50010杂交选育的常规晚稻品种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3.7天,比对照赣晚籼19号早熟3.6天。株高100.10cm,株型适中,茎杆粗壮,叶片前期稍披软,抽穗后挺直,分蘖力中上。亩有效穗19.20万,每穗总粒数98.24粒,实粒数69.50粒,结实率70.75%,千粒重26.67克。出糙率86.2%,整精米率64.0%,米粒长7.4 mm,长宽比3.7,垩白粒率14.0%,垩白度1.5%,直链淀粉含量16.26%,胶稠度88mm,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稻瘟病抗性:苗瘟3级,叶瘟6级,穗颈瘟5级。

    产量表现:2000和2002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0年平均亩产346.28公斤,比对照赣晚籼19号减产13.33%,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平均亩产335.12公斤,比对照赣晚籼19号减产2.90%。

    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6月20-25日播种,亩秧田播种量15-20公斤,亩大田用种量2.5公斤。秧龄30天以内,叶龄三叶一心,每穴栽插7根(含分蘖苗),亩插足基本苗12万。施肥方式采用前重、中控、后补,每亩总用肥量(纯N.P.K)35公斤,纯氮12.5公斤,N.P.K比为1∶0.6∶1.2。深水返青,薄露灌溉,成熟时保持田间湿润以免影响稻米品质。注意防治病虫害。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7

品种名称:东野一号

品种来源:东乡野生稻/粳稻0298(02428/029)杂交、回交选育的耐冷常规粳稻品种。

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稻类型,具有较强的耐冷性。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32天,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在南昌地区自然条件下越冬,次年4月初出苗,8月上旬抽穗,九月上旬成熟,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高110-125cm。株型松散适中,茎杆粗壮、坚韧有弹性,叶色深绿,叶角小,分蘖力中等,后期落色好。亩有效穗20万,每穗总粒数133粒,实粒数107粒,结实率80.4%,千粒重25.9克。糙米率82.0%,整精米率73.8%,谷粒长5.0mm,长宽比1.7,直链淀粉含量15.5%,胶稠度74mm。田间表现对稻瘟病有一定抗性。

产量表现:一般亩产450公斤左右。

适宜地区:全省均可种植;作再生越冬稻宜在劳力少的地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中稻在5月中下旬播种,秧田播种量40公斤,二晚在6月上旬播种,秧田播种量30公斤,秧龄35天以内,栽插密度16.5×20cm或16.5×16.5cm,每穴4-5粒谷。施足基肥,每亩施用纯氮量12公斤,N.P.K比为1∶0.5∶0.5。管水要求,寸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干湿壮籽。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留茬越冬管理:收获前防治好螟虫为害和倒伏;越冬期间避免家畜为害和长期水淹,田间以干湿交替为宜。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稻2003028

品种名称:田丰S-2

    品种来源:系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田丰S变异单株用定向单株选择法选育而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特征特性:属早籼早中熟类型,播始历期赣州平均57.67±10.33天。株高78cm,主茎叶片数10.0±1.0叶。每穗颖花92.0朵,千粒重25.7克左右;米质较优,糙米率8l.4%,精米率74.5%,整精米率65.7%,粒长6.6mm,长宽比3.1,垩白率11%,,垩白度1.3%,透明度2级,碱消值6.4级,胶稠度40mm,直链淀粉含量25.0%,蛋白质含量11.1%。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柱头外露率72.04%,其中双边外露率35.12%,上午九时始花,下午三时终花,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同田丰S。所配组合产量和米质均较好。茎杆较细,肥料或“920”施用不当易倒伏。

    产量表现:赣州早春繁3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抽穗,一般亩产100-150公斤;海南冬季繁殖12月上旬播种,次年2月底抽穗,一般亩产200公斤,赣州制种一般亩产150公斤。

    适应范围:宜在赣南地区早春繁殖和赣中以南地区夏季制种。

    栽培技术要点:赣州地区繁殖3月上旬播种,5月下旬抽穗。掌握好育性转换稳定期及抽穗安全期,注意防杂保纯及病虫害防治。

 

品种审定编号:赣审油2003002

品种名称:油研九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黄籽双低核不育系2716A(117A/737)×黄籽双低恢复系5862(6003/408)杂交选配的两系杂交油菜组合

特征特性:属甘蓝型半冬性。全生育期186.2天。株高164.1厘米。分枝高度73.7cm,一次分枝6.6个,全株有效角果数262.1个,每角粒数18.5粒,千粒重3.65克。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2.5µmol/g,含油量41.5%。菌核病病株率16.8%,病指6.97。

产量表现:2001-2003年参加江西省油菜区试,2001-2002年平均亩产99.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71%;2002-2003年平均亩产111.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431%。

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均可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移栽于9月下旬播种、直播于10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用种量移栽0.1公斤、直播0.2-0.3公斤,移栽密度33×16cm,亩植0.8-1万株;直播亩植1-2万株。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苔肥,氮、磷、钾合理施用,增施硼肥。做好清沟排渍和病虫防治。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