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四川 » 正文

2004年四川审定玉米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876
 

1、正成1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239为母本,与从辽宁海城市农科所引进的外引系3687为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0天,苗期长势强,成株整齐度好,株型半紧凑,株高275厘米,穗位高104厘米;果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3.7粒,千粒重322.9克,出籽率84.2%,粒型半马齿,籽粒黄色。籽粒粗蛋白10.29%,粗脂肪3.81%,粗淀粉73.6%,赖氨酸0.29%,容重688克/升。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感丝黑穗病,抗纹枯病、中抗茎腐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9.5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9.6%,两年共计21个点次,增产19点,减产2点。

    2003年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7.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4.6%。

    (4)栽培要点(1)播期:春播为主,也可夏播。(2)密度:亩植3000-3200株。(3)施肥和管理: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适施拔节肥,猛攻穗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查苗补缺,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丘及低山区种植。

2、成单30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2142作母本、自选系自205-22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9天。苗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276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4-7个,分枝较长,花粉量大。雌穗花丝白色。果穗长柱型,穗长19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5.3粒,穗轴淡红色,籽粒黄色中间型,出籽率87.0%,千粒重282.1克,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9.7%,粗脂肪3.8%,粗淀粉67.3%,赖氨酸0.31%。经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纹枯病、茎腐病,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6.3%。2003年生产试验,6点平均亩产557.7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7.8%。

    (4)栽培要点宜春播,也可夏播。春播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密度3400-3600株/亩。重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丘及低山区种植。

3、科发6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夹江县种子公司许光明用自育系9532为母本,四川农业大学玉米所选育的S37为父本于2001年组配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平均124天,幼苗长势较强,成株整齐;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株型半紧凑;雄花分枝数较多、花期较长、花粉量大,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白轴,穗长20厘米,秃尖2.0厘米,穗行数15.8行,穗粒数36.0粒,千粒重266.7克,出籽率85.6%;籽粒黄色、半马齿;品质化验测定,籽粒粗蛋白11.9%,粗淀粉66.6%,粗脂肪6.5%,赖氨酸0.36%,容重775克/升;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纹枯病、矮花叶病,感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山区Ⅱ组区域试验,18增1减,平均亩产473.9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8.85%;2003年全省5个山区试点生产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450.5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12.76%。

    (4)栽培要点春播,亩植密度3000~3200株;重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使用;早施苗肥和拔节肥,猛攻穗肥,高产栽培时注意磷、钾肥的施用。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山区和深丘区种植。

4、田丰8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达州市农科所和重庆市三峡农科所于2000年共同育成。母本为941,重庆市三峡农科所选育;父本为31-8,达州市农科所选育。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平均128天。幼苗整齐,长势强。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高97厘米左右。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大。雌穗花丝白色或淡红色。果穗长筒形,穗长20厘米,穗行14-16行,行粒数33粒,千粒重335克左右,出籽率85.7%,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品质测定结果:籽粒粗蛋白10.0%,粗脂肪4.0%,粗淀粉75.1%,赖氨酸0.30%。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大、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感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平丘D组),两年20点次17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469.3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8.1%。2002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28.9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1.2%,5点均增产。

    (4)栽培要点春播为主,播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宜。适宜种植密度3500株/亩左右。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适施攻苞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低山区种植。

5、东单60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辽宁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农科院于1999年以自选自交系A801为母本,引进丹东农科院自交系101为父本组配育成。

    (2)特征特性春播平均生育期123天,与对照川单13相当。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紫色,长势强。叶片宽大而上冲。株高260.3厘米,穗位高104厘米,全株叶片数20~21片。雄穗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红色。果穗锥形、穗长18.2厘米、穗行数19行,行粒数35.2粒,千粒重287.4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5.9%,籽粒粗蛋白10.41%,粗脂肪3.55%,粗淀粉73.5%,赖氨酸0.38%。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感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12.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66%,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2.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4%,两年平均亩产498.4公斤,比对照川单13亩产459.2公斤增产8.5%。2003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97.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9.0%。

    (4)栽培要点春播,3月上旬~4月初为宜。播种密度2800~3000株/亩。施足底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低山区种植。

6、川单28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自育系SAM2001作母本、与从中国农大引进的自交系2199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育成。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平均115天。苗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高23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果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34粒,出籽率85.2%。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12克,容重717克升。籽粒粗蛋白10.4%,粗脂肪4.2%,粗淀粉75.3%,赖氨酸0.34%。经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抗纹枯病,感大斑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两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丘B组),平均亩产472.8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8.6%。在两年22个点次中,增产点次20个,减产点次2个。在2003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473.8公斤,比对照成单14(平均亩产422.1公斤)增产12.1%。

    (4)栽培要点春、夏播均可,净作密度以3600株/亩为宜。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5)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丘及低山区种植。

7、川单29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自育系SAM3001作母本,与自选系SAM1001作父本组配于2001年育成的一个玉米单交种。

    (2)特征特性在四川山区春播全生育期130天。幼苗长势及整齐度好,成株整齐。株高238厘米,穗位高104厘米。穗长19.8厘米,穗行数15.5行,行粒数36粒;出籽率84%,千粒重298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容重794克/升,赖氨酸0.34%,粗蛋白12.0%,粗脂肪4.9%,粗淀粉72.2%。接种鉴定,抗纹枯病、矮花叶病,中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两年参加省山区组区试,20点次14点增产,平均亩产480.0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4.7%。该品种品质优良,达到省攻关组定的优质玉米标准。2003年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亩产551.0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13.7%。

    (4)栽培要点(1)适宜春播;(2)净作每亩种植2800-3000株为宜;(3)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4)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山区及深丘区种植。

8、成单25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成自205-1-1作母本,与自选系698-3作父本杂交于2000年组配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2天,幼苗叶深绿,长势强,株高256厘米,穗位高98厘米,株型半紧凑,成株整齐一致,雄穗分枝3-5个,长度中等,与主轴夹角小、花药浅紫色,颖片绿色,大小适中,粉量较大,散粉时间较长,雌穗吐丝多,花丝淡白色,雌雄协调,结实性好。果穗长锥形,穗长18.5厘米、秃尖1.4厘米,穗行15.2行,行粒数36.5粒,穗轴淡红色,籽粒黄色中间型。出籽率85%、千粒重311克,品质分析结果,籽粒粗蛋白质10.8%,粗脂肪4.1%,粗淀粉68.8%,赖氨酸0.36%,容重770克/升,2002、2003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纹枯病。

    (3)产量表现2001~2002两年省区试22个点次,平均亩产51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5.9%,22点次中16增6减。2002年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4%,5点均增产。

    (4)栽培要点1、春播肥团育苗移栽为主;2、密度3200~3600株/亩;3、重施底肥,适施拔节肥,猛攻穗肥;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9、盛玉9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盛裕种业有限公司用外引系18-599作母本,与外引系7327作父本杂交于2001年组配育成。母本18-599为四川农大玉米所选育,父本7327为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平均131天。幼苗整齐,长势强。成株整齐,长势旺。株高266厘米左右,穗位高116厘米左右。雄穗较发达,粉量大。雌穗花丝紫红色,吐丝齐,结实性好。果穗长筒形,穗轴白色,穗长21.4厘米,穗行平均15.6行,行粒数41粒左右。千粒重281克,出籽率84.4%,籽粒黄色中间型。品质分析结果:籽粒粗蛋白10.7%,粗脂肪4.5%,粗淀粉71.2%,赖氨酸0.30%,籽粒容重774克/升。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抗纹枯病,中抗矮花叶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山区I组),两年20点次17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488.5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6.5%。2003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6点平均亩产502.7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11.7%。

    (4)栽培要点春播,适宜密度3200株/亩。足施底肥,适施追肥,重施攻穗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山区、深丘区种植。

10、正红115

    (1)品种来源该品种以自育自交系K169作母本,与外引四川农大玉米所自交系48-2组配选育而成,育成时间为2001年。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30天,比对照短1天;幼苗长势强,出苗整齐,株高255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株型较紧凑,雄穗分枝12.5,花药黄色,散粉性好,花粉量足,花丝紫色。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20.5厘米,穗行16行,行粒数38.5,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0克,出籽率85%,籽粒粗蛋白含量9.9%,粗脂肪4.8%,粗淀粉75.7%,赖氨酸0.31%,籽粒容重774克/升。中抗大、小斑病、抗丝黑穗病、纹枯病。抗倒、耐旱。

    (3)产量表现2002年、2003年参加省区试(山区组),两年平均亩产486.9公斤,比对照川单15号增产6.2%,两年共计20个试点,16增4减。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6公斤,比对照川单15号增产13.6%。

    (4)栽培要点宜春播,每亩适宜种植密度3200株。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N、P、K配合,轻施苗肥与拔节肥,重施穗肥。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山区及深丘区种植。

11、长玉13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山西省农科院谷子所于1998年引进山西省农科院作物所自交系H92-1为母本,自选自交系1572为父本组配育成。由武胜县农科所和四川省种子站引进。

    (2)特征特性春播平均生育期120天,与对照相当。功苗叶片绿色,长势强。株型较平展,穗上部叶上冲。株高250厘米,穗位90厘米,总叶片数20叶,雄穗花药黄色,护颖绿色,花粉量大,雌穗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4行,行粒数35.4粒,千粒重321.4克,出籽率86.5%。品质测定结果:籽粒粗蛋白9.5%,粗脂肪3.59%,粗淀粉71.81%,赖氨酸0.32%。抗矮花叶病、小斑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感纹枯病。

    (3)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39.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82%;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08.4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78%,两年平均亩产523.8公斤,比对照增产9.3%。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5点次平均亩产591.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5.2%。

    (4)栽培要点春播,在3月上旬~4月初为播种适期,密度2800~3000株/亩,施足底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低山区域种植。

12、中正三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和四川省中正科技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用自交系TS011作父本与外引系48-2作母本组配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9天,夏播106天,苗期长势较强,株高260厘米,成株平展,穗位高96厘米,穗长19.3厘米,穗行数16.3行,行粒数32.6粒,千粒重320.2克,出籽率84.2%,籽粒黄色,半马齿,籽粒粗蛋白9.7%,粗脂肪5.5%,粗淀粉77.6%,赖氨酸0.34%,容重765克/升,经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大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感丝黑穗病,抗倒伏力强。

    (3)产量表现2002-2003年两年参加省区试,共22点次,有19个点增产,3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493.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2003年进行生产试验,在5个试验点产量均居第一,亩平615.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6.4%。

    (4)栽培要点春播种植密度3200-3500株/亩,施肥要求重底早追,以有机肥为主,早施提苗肥,稳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低山区域种植。

13、隆安玉8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南充玉米研究所用自选系435作母本,与山东莱州农科所选育的自交系515-1作父本组配,于2001年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7天,苗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植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9厘米,株型半紧凑,成株整齐,果穗筒形,穗长17.7厘米,穗行13.9行,行粒数33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2.5%,千粒重306.5克,品质分析结果:籽粒粗蛋白质10.3%,粗淀粉76.0%,赖氨酸0.34%,容重777克/升,2003年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抗纹枯病,中抗矮花叶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年两年省区试22个点次,平均亩产472.1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8.4%,22点次中17增5减,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2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8.74%,5点均增产。

    (4)栽培要点(1)春播;(2)密度3000~3500株/亩;(3)重施底肥和攻苞肥。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种植。

14、中农2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成都西部农业工程研究所用自育系435为母本,C-1为父本于2000年组配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1天,幼苗长势较强,成株整齐;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雄穗中等,花粉量大,散粉时间较长,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型,白轴;穗长平均约20厘米,穗行数15行,行粒数38粒,千粒重290克,出籽率85%;籽粒黄色,马齿型,籽粒粗蛋白含量10.0%,粗淀粉72.4%,赖氨酸0.32%,容重772克/升;接种鉴定结果:中抗小斑病、纹枯病,抗矮花叶病,感大斑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1-2003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平丘A组区试,共计33点次,27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498.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4%;2003年生产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521.7公斤,平均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8%。

    (4)栽培要点春播,亩植密度3000-3500株,重施底肥和攻苞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平丘及低山区种植。

15、农华7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两个自选系南5983与南09530杂交于1998年组配选育而成。南5983为母本,系选自789-2×7883的二环系;南09530为父本,系选自095-2-1×自330的二环系。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8天。苗期长势强,成株整齐度好,株型半紧凑,株高251.9厘米,穗位高99.8厘米,果穗长17.4厘米,穗行数15.8行,行粒数34.4粒,千粒重283.1克,出籽率83.8%,籽粒黄色,粒型中间型,穗轴紫色;籽粒粗蛋白9.9%,粗脂肪5.1%,粗淀粉73.4%,容重752克/升,赖氨酸0.27%。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抗纹枯病、茎腐病、矮花叶病。

    (3)产量表现2002-2003年两年参加省区试(平丘B组),平均亩产498.65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4.52%。两年共计22个点次,21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84公斤,比对照成单14增产19.27%。

    (4)栽培要点适宜春播及晚春播;亩植3200-3800株;重施底肥,且以有机肥为主,苗肥宜早,稳施拔节肥,猛施攻穗肥。

    (5)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丘及低山区种植。

16、绵单10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绵阳市农科所用自选系绵2417与四川农大选育的外引系18599组配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31天。幼苗健壮、出苗整齐,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株型平展,雄穗分枝多,花药黄色,粉量大,花丝绿色。果穗圆锥形,红轴,穗长20.8厘米,穗行数16.8,行粒数39.9,籽粒黄色,硬粒型,千粒重260克,出籽率85.5%,粗蛋白含量9.92%,粗脂肪4.31%,粗淀粉72.83%,赖氨酸0.29%,容重800克/升。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高抗纹枯病,抗茎腐病,抗倒性好。

    (3)产量表现2002年、2003年两年参加省区试(山区组),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5.91%,两年共计20个试点,16增4减,2003年生产试验比对照川单15增产11.12%。

    (4)栽培要点春播,净作3000-3200株/亩,小麦套作预留行密度2400-2800株/亩。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提苗肥宜早,强调稳施拔节肥,重施穗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山区及深丘区种植。

17、泸玉糯3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自育糯质自交系“改01-1”作母本,“糯01-2”作父本组配,于2000年育成。

    (2)特征特性在四川春播种植,全生育期114.4天,比对照“川玉糯一号”长1天,采收嫩果穗95.2天。幼苗生长势强,株高224.2厘米,穗位高87.7厘米,株型半紧凑。果穗长17.5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数14.0行,行粒数35.5粒,果穗长锥型,穗轴白色;千粒重269克,籽粒白色。粗蛋白含量10.6%,粗脂肪含量3.9%,粗淀粉含量68%,支链淀粉为100%,可溶性糖3.74%。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纹枯病,高抗茎腐病,感小斑病,高感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1年、2002年两年参加四川省糯玉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74.8公斤,较对照“川玉糯一号”增产8.1%。2002-2003年在不同生态区5点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869.8公斤,较对照“川玉糯一号”增产14.9%.

    (4)栽培要点种植区与普通玉米隔离应在200米以上,或两者播种相差25天以上,以防串粉而影响品质。适宜播期:春播3月上旬,秋播7月中旬。适时采收,以乳熟未期和腊熟初期为宜(吐丝后22-25天)。重施底肥,施好苗肥、壮秆肥和攻苞肥,多施农家肥及磷钾肥,提高籽粒香甜风味。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螟虫、蚜虫。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18、泸玉糯4号

    (1)品种来源该杂交种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农业研究所用自育糯质自交系“01-11”作母本,“H00-1”作父本组配,于2000年育成。

    (2)特征特性在四川春播种植全生育期115天,比对照“川玉糯一号”长2天,采收嫩果穗94.4天。幼苗生长势强。株高208.2厘米,穗位高88.2厘米,株型半紧凑型。果穗长15.8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6.3行,行籽数31.0粒,早穗长锥型,穗轴白色;千粒重243克,籽粒白色。粗蛋白含量9.5%,粗脂肪4.6%,粗淀粉67.1%,支链淀粉为100%,可溶性糖3.84%。经接种鉴定,抗纹枯病、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2001年、2002年两年参加四川省糯玉米区试,十点次中九点增产,一点减产,平均亩产鲜果穗864.9公斤,较对照“川玉糯一号”增产7.7%。2002-2003年在不同生态区5试点进行生产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鲜果穗876.0公斤,较对照“川玉糯一号”增产15.1%。

    (4)栽培要点种植区与普通玉米隔离应在200米以上,或者两者播种期相差25天以上,以防串粉而影响品质。适宜播期春播3月上旬,秋播7月中旬。适时采收,以乳熟末期和腊熟初期为宜(吐丝后22-25天)。重施底肥,施好苗肥、秆肥和攻苞肥,多施农家肥及磷钾肥,提高籽粒香甜风味,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螟虫、蚜虫。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19、川单糯1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的母本SWX01和自选的父本SWX02组配选育而成。

    (2)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99天,采收期86天,株高227厘米,穗位高94.2厘米,保绿度中等;穗长18.1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数14.3行,行粒数32粒,千粒重339.7克,出籽率65.6%,果穗锥型,籽粒白色。总淀粉含量65.3%,支链淀粉含量100%,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

    (3)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2003年两年参加国家鲜食玉米西南组区试,平均亩鲜穗产量757.4公斤,2003年在生产试验中,春播平均亩产鲜果穗579.2公斤,夏播平均亩产鲜果穗548.4公斤。

    (4)栽培要点种植密度3200株/亩,与其它玉米杂交种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串粉影响品质。施肥、管理同一般单交种。重底早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选用安全的生物农药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螟虫等病虫害。适时采收。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