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江苏 » 正文

2008年江苏审定棉花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05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28
 

1、苏杂棉22B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801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垦棉022B”,由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农业发展部以泗棉3号和H89-27杂交后代99149为母本,太仓121选系01-147为父本,于1999年配组,2002年育成,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子棉亩产240.5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0.3%,皮棉亩产97.7公斤,较对照增产9.1%,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亩产231.2公斤,较对照泗杂3号减产0.3%,皮棉亩产96.6公斤,较对照减产2.2%。

出苗好,长势较强,后期不早衰。株型较紧凑,果枝较长、平展,茎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小,叶色中等,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5天,株高109.9厘米,果枝19.1台,单株成铃27.8个,单铃子棉重5.4克,衣分40.4%,子指9.7克,霜前花率89.8%。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上半部平均长度30.0毫米,马克隆值5.0,断裂比强度31.1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性指数150。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4.4,黄萎病指34.8,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初播种,5月中下旬移栽;地膜直播,4月下旬播种。

2、合理密植。一般田块移栽密度1800-2000株/亩;地膜直播密度2000-2200株/亩。

3、科学施肥。全生育期亩用纯氮 22-25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15-18公斤,适量补充多元微肥(喷施)。氮肥使用比例:基肥约占25-30%,中后期追肥占70-75%,前轻后重;磷肥以基肥施用为主;钾肥以基肥和中期追肥为主。

4、化学调控。全生育期化调3-4次,在苗蕾期亩用缩节胺纯品1.0克左右,初花期2.0克左右,盛花结铃期3.0克左右,打顶后5-7天3.0克左右适度调控。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好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等害虫。

 

2、盐杂3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802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盐农杂1号”,由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以渝棉1号和泗棉3号杂交后代1138为母本,苏棉12号选系2110为父本,于1999年配组,2002年育成,属中熟陆地棉杂交一代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子棉亩产237.8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7.2%,皮棉亩产95.0公斤,较对照增产5.1%,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亩产250.5公斤,较对照泗杂3号增产8.0%,皮棉亩产102.7公斤,较对照增产3.9%。

出苗较好,长势强,后期不早衰。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平展,茎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大,叶色较深,铃大、卵圆形,吐絮较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7天,株高116.1厘米,果枝19.5台,单株成铃22.9个,单铃子棉重5.9克,衣分39.9%,子指10.6克,霜前花率81.5%。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上半部平均长度30.2毫米,马克隆值5.1,断裂比强度31.0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性指数148。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5.8,黄萎病指30.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初播种,每钵1-2粒健籽。

2、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田块移栽密度每亩1800株左右,肥力差的田块适当增加密度。

3、科学施肥。全生育期亩用纯氮 20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10-12公斤。氮肥使用比例:基肥约占25-30%,中后期追肥占70-75%;磷肥以基肥施用为主;钾肥以基肥和早中期追肥为主,比例各占50%。

4、化学调控。全生育期化调3-4次,亩缩节胺纯品用量:苗蕾期1.0克左右,初花期2.0克左右,盛花结铃期3.0克左右,打顶后5-7天3.0克左右适度调控。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好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等害虫。

 

3、明棉1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803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明棉860”,由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苏棉8号/长绒3号//苏棉8号///苏棉8号,于2003年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常规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子棉亩产221.7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4.8%,皮棉亩产88.4公斤,较对照增产11.1%,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亩产217.9公斤,较对照泗抗1号增产5.8%,皮棉亩产87.6公斤,较对照增产2.4%。

出苗较好,长势较弱,后期不早衰。株型较紧凑,果枝较长、平展,茎杆较粗壮,茸毛多,叶片较小,叶色浅,铃卵圆形、较大,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4天,株高110.9厘米,果枝17.2台,单株成铃23.6个,单铃子棉重5.7克,衣分40.0%,子指11.2克,霜前花率91.6%。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上半部平均长度29.3毫米,马克隆值5.2,断裂比强度29.5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性指数134。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9.9,黄萎病指26.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3月底至4月初播种,5月上中旬移栽;地膜直播棉4月20日左右播种。

2、合理密植。大田移栽密度2000-2500株/亩,地膜直播密度2500-2800株/亩。

3、科学施肥。每亩施纯氮20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6-8 公斤,氧化钾6-8公斤。

4、化学调控。亩用缩节胺纯品8.0克左右,分别于盛蕾期1.0-1.5克,初花期2.0-2.5克,打顶后3.0-3.5克进行喷施。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好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等害虫。

 

4、苏棉25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804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5168”,由江苏苏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泗棉3号/豫棉28,于2003年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常规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子棉亩产213.8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0.7%,皮棉亩产85.5公斤,较对照增产7.5%,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亩产221.0公斤,较对照泗抗1号增产7.3%,皮棉亩产90.5公斤,较对照增产5.8%。

出苗较好,长势较强,后期不早衰。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平展,茎杆较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小,叶色较深,铃卵圆形、中等大小,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4天,株高105.0厘米,果枝17.5台,单株成铃24.2个,单铃子棉重5.5克,衣分40.1%,子指9.7克,霜前花率91.2%。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上半部平均长度30.0毫米,马克隆值5.0,断裂比强度30.3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性指数144。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7.1,黄萎病指31.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播种;地膜直播4月20日前后播种。

2、合理密植。高肥力田块1800-2000株/亩,中等肥力田块2000-2500株/亩,肥力差的田块2500株/亩以上。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并做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注重适量增加钾肥及有机肥以防后期早衰。全生育期亩用纯氮 20-25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18-20公斤。

4、化学调控。亩用缩节胺纯品10.0克左右,在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及打顶以后分别喷施1.5克、2.0-2.5克、3.0克、3.5-4.0克。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好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等害虫。

 

5、苏棉26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805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盐农1号”,由盐城市育新种业有限公司以渝棉1号/苏棉12号选系210,于2003年育成,属中熟陆地棉常规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5-2006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子棉亩产221.7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4.8%,皮棉亩产87.9公斤,较对照增产10.4%,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7年生产试验子棉亩产230.3公斤,较对照泗抗1号增产11.8%,皮棉亩产93.6公斤,较对照增产9.4%。

出苗一般,长势较强,后期不早衰。株型较松散,果枝较长、平展,茎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大,叶色较深,铃大、卵圆形,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5天,株高113.0厘米,果枝16.9台,单株成铃23.4个,单铃子棉重6.0克,衣分39.8%,子指11.1克,霜前花率89.8%。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上半部平均长度29.8毫米,马克隆值4.9,断裂比强度30.8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性指数144。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5.7,黄萎病指22.2,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播种,每钵1-2粒健籽,实行双膜育苗。

2、合理密植。中上等肥力条件的田块每亩移栽密度2000株左右,肥力差的田块适当增加密度。

3、科学施肥。全生育期亩用纯氮 20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10-12公斤。氮肥使用比例:基肥约占25-30%,中后期追肥占70-75%;磷肥以基肥施用为主;钾肥以基肥和早中期追肥为主,比例各占50%。

4、化学调控。全生育期化调3-4次,亩缩节胺纯品用量:苗蕾期1.0克左右,初花期2.0克左右,盛花结铃期3.0克左右,打顶后5-7天3.0克左右适度调控。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好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等害虫。

 

6、苏棉27

一、审定编号  苏审棉200806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TK9988”,由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通91-582/GK22,于2000年育成,属转抗虫基因常规棉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枯、黄萎病发病较轻的地区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子棉亩产233.7公斤,较对照泗棉3号增产8.2%,皮棉亩产100.6公斤,较对照增产4.7%,两年增产均极显著;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亩产277.0公斤,较对照苏棉9号增产15.5%,皮棉亩产107.4公斤,较对照增产10.7%。

出苗一般,长势较强。株型较松散,果枝上举,茎杆粗壮,茸毛较少,叶片较大,叶色较深,铃卵圆形、较小,吐絮畅。省区试平均结果:生育期135天,株高94.9厘米,果枝16.9台,单株成铃23.6个,单铃子棉重4.8克,衣分43.1%,子指9.8克,霜前花率85.3%。纤维品质据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上半部平均长度30.2毫米,马克隆值5.2,断裂比强度31.1厘牛/特克斯,纺纱均匀性指数139。病圃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7.1,黄萎病指23.7,耐枯萎病,耐黄萎病。中抗棉铃虫。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营养钵育苗,4月上旬播种。

2、合理密植。大田移栽密度2000株/亩左右。

3、科学施肥。施足基肥;重施花铃肥,分两次追施;酌情补施盖顶肥。全生育期亩施纯氮20-23公斤,五氧化二磷7-10公斤,氧化钾17-23公斤。

4、化学调控。全生育期化调3次,一般在盛蕾初花期亩用缩节胺纯品1.5-2.0克,盛花结铃期2.5-3.0克,打顶后5-7天3.0克进行喷施。

5、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好棉铃虫、盲蝽象、蚜虫、红蜘蛛、烟粉虱和斜纹夜蛾等害虫。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