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浙江 » 正文

2009年浙江审定水稻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5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567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第39次会议

审定品种表现及审定意见

 

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1

品种名称:秀水103(原名:丙04103)

作物类别:连作常规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苏9522/丙9610//丙0001///RHK13

产量表现:秀水103经2006年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3.0%,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连作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475.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9%,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80.4公斤,比对照增产5.8%。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0.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3.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剑叶挺举,叶片较窄,叶色中绿,分蘖力中等,穗形较大、直立,着粒较密,谷粒短圆,护颖、稃尖均无色,无芒,落粒性中等。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5.5天,比对照短0.4天;平均亩有效穗22.6万,成穗率78.5%,株高90.4厘米,穗长14.6厘米,每穗总粒数104.9粒,实粒数94.2粒,结实率89.8%,千粒重25.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4.4级,穗瘟损失率9.2%,白叶枯病3.4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4.8%,长宽比1.8,垩白粒率27.0%,垩白度6.0%,透明度2级,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16.5%,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1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期播种,插足落田苗,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晚粳稻。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2

品种名称:秀水08(原名:丙04-08)

作物类别:单季常规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甬单6号//秀水110/秀水994

产量表现:秀水08经2006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1.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6%,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17.8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2.6%,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4.7公斤,比对照增产3.5%。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7.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3%。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较紧凑,株高适中,剑叶小挺略卷,叶色浓绿,茎秆较粗壮,叶鞘包节;分蘖、成穗率中等,穗直立,穗形较大,着粒较密;谷壳略带褐斑,无芒,稃尖无色,谷粒短圆。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2.6天,比对照长2.4天;平均亩有效穗17.8万,成穗率73.0%,株高97.8厘米,穗长16.8厘米,每穗总粒数155.7粒,实粒数137.1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4.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0.6级,穗瘟损失率0.6%,白叶枯病3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2.0%,长宽比2.0,垩白粒率43.3%,垩白度9.2%,透明度3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6.4%,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6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时早播,并控制后期氮肥用量,灌浆期遇强冷空气应及时灌水防青枯,注意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常规晚粳稻。茎秆较粗壮,抗倒性较强,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后期转色较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3

品种名称:浙粳41(原名:R4101)

作物类别:单季常规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

品种来源:R9936/R9941

产量表现:浙粳41经2006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3%,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29.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8%,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9.5公斤,比对照增产4.4%。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3.2%。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茎秆较粗壮,偶有露节;叶色淡绿,剑叶较宽、短而挺,穗直立,着粒较密;谷壳黄色,偶有褐斑,稃尖无色,无芒,谷粒短圆。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2.9天,比对照长2.7天;平均亩有效穗17.5万,成穗率75.6%,株高108.2厘米,穗长16.5厘米,每穗总粒数154.3粒,实粒数141.3粒,结实率91.5%,千粒重25.2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5.0级,穗瘟损失率6.0%,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8%,长宽比1.8,垩白粒率14.0%,垩白度2.8%,透明度2级,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15.7%,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2等和3等。

栽培注意要点:后期控制氮肥用量,并注意白叶枯病等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晚粳稻。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丰产性较好,后期转色好,米质优,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中抗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4

品种名称:浙粳29(原名:ZH0509)

作物类别:单季常规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湖州科奥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012/R2045

产量表现:浙粳29经2006年湖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7.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3.8%,达显著水平;2007年湖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79.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7%,达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3.8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3%。2008年湖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7.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3.7%。

特征特性:浙粳29株型紧凑,稃尖无色,无芒,叶色深绿,剑叶较挺,穗大粒多,着粒较密,成穗率较高。湖州市两年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6天,比对照秀水63短2.5天;株高108.2厘米,平均亩有效穗18.4万,每穗总粒数159.8粒,实粒数129.6粒,结实率81.1%,千粒重27.1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级,穗瘟4.5级,白叶枯病4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2%,长宽比1.6,垩白粒率43.5%,垩白度6.2%,透明度2级,胶稠度63.5mm,直链淀粉含量15.0%,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粳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浙粳29属中熟偏早晚粳稻。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综合性状好。适宜在湖州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5

品种名称:秀水114(原名:丙05-114)

作物类别:单季常规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

品种来源:秀水09/丙03-123

产量表现:秀水114经2006、2007两年嘉兴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13.8、571.3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6%和14.7%,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92.6公斤,比对照增产12.6%。经2007、2008两年湖州市单季晚稻区试,平均亩产579.6、555.7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09增产1.1%和减产0.5%,均未达显著水平。2008年嘉兴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5.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8 %。

特征特性:该品种叶色中绿,株型较紧凑,叶挺,茎秆粗壮,叶鞘包节,分蘖力较强;穗直立,着粒较密,护颖、颖尖秆黄色,谷粒短圆,无芒,落粒性中等。两年嘉兴市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9.0天,比对照短1.0天;平均亩有效穗20.4万,成穗率72.5%,株高99.1厘米,穗长16.3厘米,每穗总粒数135.1粒,实粒数120.3粒,结实率89.1%,千粒重26.2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2.0%;白叶枯病4.0级;褐稻虱8.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3%,长宽比1.75,垩白粒率12.5%,垩白度2.5%,透明度1.5级,胶稠度61.5mm,直链淀粉含量16.1%,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2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期播种,注意苗期穗部灰稻虱及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密穗型中熟偏早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挺,耐肥抗倒,穗型较大,后期熟色较好,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抗条纹叶枯病。适宜在嘉兴、湖州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8007

品种名称:宁81(原名:宁04-81)

作物类别:单季常规晚粳稻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甬单6号/秀水110

产量表现:宁81经2005年宁波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32.3 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7%,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宁波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8.6公斤,比对照秀水63 增产8.2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60.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6.5%。2008年宁波市单季晚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3.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6.2%。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剑叶挺直;半弯穗,着粒较密, 灌浆速度快,穗基部充实度好,结实率高;谷粒椭圆形、无芒。两年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4.5天,比对照秀水63长2.1天;平均亩有效穗21.0万,成穗率72.2 %,株高95.2厘米,穗长16.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9粒,实粒数114.1粒,结实率88.5%,千粒重26.2克。经2005-2006年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叶瘟平均0.0级,穗瘟平均3.0 级,穗瘟损失率4.8%;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5、2008年米质检测,两年平均精米率72.7%,整精米率69.2%,长宽比1.65,垩白粒率42.0%,垩白度4.8%,透明度2级,胶稠度67.5mm,直链淀粉含量16.8%,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做好白叶枯病及褐稻虱的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晚粳稻。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抗倒性较强,青秆黄熟,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抗褐稻虱。该品种已于2008年以连作晚粳稻品种通过省品审会审定,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在宁波地区还可作单季晚稻种植。

 

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6

品种名称:钱优0506

作物类别:连作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钱江1号A×浙恢0506

产量表现:钱优0506经2006年省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79.1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3.5%,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70.5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8.6%,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74.8公斤,比对照增产6.0%。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0.4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1%。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松散,茎秆粗壮,剑叶宽、略披,叶色淡绿;谷粒长粒型,稃尖紫色,分蘖力强。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2.5天,比对照短0.2天;平均亩有效穗18.7万,成穗率72.2%,株高106.9厘米,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59.6粒,实粒数120.4粒,结实率75.5%,千粒重25.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4.8级,穗瘟损失率13.3%,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3%,长宽比2.9,垩白粒率22.3%,垩白度3.2%,透明度1级,胶稠度67mm,直链淀粉含量15.2%,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控制中后期氮肥的施用,重视白叶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丰产性好,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 中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7

品种名称:钱优M15

作物类别:连作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钱江1号A×浙恢M15

产量表现:钱优M15经2006年省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68.2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2%,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32.5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减产0.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50.4公斤,比对照增产0.5%。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9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9.9%。

特征特性:该组合植株较高,叶片青绿,剑叶较挺;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长粒型,谷壳淡黄色,稃尖紫色;稻米外观品质好。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4.1天,比对照长1.5天;平均亩有效穗17.4万,成穗率69.7%,株高112.6厘米,穗长23.4厘米,每穗总粒数164.9粒,实粒数121.9粒,结实率74.0%,千粒重25.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2级,穗瘟4.3级,穗瘟损失率6.6%,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0.7%,长宽比2.9,垩白粒率19.3%,垩白度3.2%,透明度1级,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17.2%,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2等和3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后期氮肥施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长势较旺,后期转色好;全生育期略长于对照汕优10号,产量与对照相仿;米质显著优于对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8

品种名称:D优17

作物类别:连作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D35A×蜀恢527

产量表现:D优17经2006年省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68.1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2%,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连作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65.8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7.5%,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67.0公斤,比对照增产4.2%。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8.7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0.5%。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浓绿,叶片较宽,略披,叶鞘稃尖紫色,谷粒长粒型,偶有短芒。长势较旺,抽穗较整齐,穗型较大,千粒重高。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3.5天,比对照长0.9天;平均亩有效穗17.8万,成穗率64.1%,株高114.4厘米,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31.5粒,实粒数106.1粒,结实率80.7%,千粒重30.1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3级,穗瘟5.5级,穗瘟损失率6.4%,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5.9%,长宽比3.2,垩白粒率31.3%,垩白度4.8%,透明度1级,胶稠度69mm,直链淀粉含量22.2%,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较好,产量较高,米质明显优于对照汕优10号,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1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9

品种名称:钱优0618

作物类别:连作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钱江1号A×浙恢0618

产量表现:钱优0618经2006年温州市连作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81.4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0.9%,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亩产378.8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减产1.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430.1公斤,与对照汕优10号相仿。2008年温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481.8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6%。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适中,生长整齐,分蘖力中等。剑叶较短、较挺,叶色浅绿,穗大粒多,谷粒长粒型,颖尖呈紫红色。落粒性中等,后期转色较好。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6.3天,比对照汕优10号长1.2天。平均亩有效穗15.2万,成穗率69.7%,株高101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167.9粒,实粒数127.7粒,结实率76.1%,千粒重25.2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年、2008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1.1级,穗瘟5.3级,穗瘟损失率8.3%,白叶枯病8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65.3%,长宽比3,垩白粒率12.0%,垩白度2.7%,透明度1级,胶稠度61mm,直链淀粉含量20.4%,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1等和3等。

栽培注意要点:秧龄不宜超过30天,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产量一般。米质优,比对照汕优10号高两个等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11水稻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0

品种名称:协优629

作物类别:连作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公司

品种来源:协青早A/中种恢629

产量表现:协优629经2006年金华市连作杂交晚稻区试,平均亩产495.5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1%,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476.0公斤,比对照增产9.2%,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85.8公斤,比对照增产7.2%。2008年金华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1公斤,比对照增产8.0%。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细韧,剑叶挺直,叶色中绿,谷粒长粒型,稃尖紫色,分蘖力较强。全生育期123.8天,比对照汕优10号短0.8天。平均亩有效穗17.1万,成穗率70.0%,株高106.3厘米,穗长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55.5粒,实粒数122.9粒,结实率79.0%,千粒重25.1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0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14.4%;白叶枯病6.5级;褐稻虱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0%,长宽比2.8,垩白粒率27.0%,垩白度5.5%,透明度1级,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含量21%,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2等和3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稀播和控制秧龄。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抗褐稻虱。适宜在金华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1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1

品种名称:中优904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9A/R904

产量表现:中优904经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0%,未达显著水平;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3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09.4公斤,比对照增产3.5%。200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适中,剑叶挺长,剑叶角度小,植株高大,谷粒长粒型,叶色深绿。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2.4天,比对照长9天;平均亩有效穗15.0万,成穗率61.0%,株高134.0厘米,穗长26.1厘米,每穗总粒数183.5粒,实粒数144.1粒,结实率79.0%,千粒重26.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4.8级,穗瘟5.5级,穗瘟损失率26.0%,白叶枯病7.3级,褐稻虱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5-2006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2.1%,长宽比3.0,垩白粒率33.8%,垩白度4.8%,透明度2级,胶稠度60.0mm,直链淀粉含量21.4%,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期播种,控制后期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株型适中,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生育期偏长,穗大粒多,米质优,制种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平原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1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2

品种名称:浙辐两优12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ZF01S×ZF-2

产量表现:浙辐两优12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21.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6%,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6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0.9公斤,比对照增产2.4%。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适中,剑叶挺,偶有顶芒,谷粒长粒型。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7.3天,比对照长4.3天;平均亩有效穗15.1万,成穗率61.4%,株高126.4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68.2粒,实粒数136.1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8.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8级,穗瘟6.0级,穗瘟损失率14.0%,白叶枯病6.5级,褐稻虱7.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7.6%,长宽比3.1,垩白粒率34.0%,垩白度6.1%,透明度2级,胶稠度58mm,直链淀粉含量16.1%,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控制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两系杂交稻。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旺,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千粒重高,抗倒性好。米质优,制种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中低肥力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1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3

品种名称:钱优0508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钱江1号A×浙恢0508

产量表现:钱优0508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2.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7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0%,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56.3公斤,比对照增产5.3%。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叶色淡绿,剑叶挺直,谷粒长粒型,偶有短芒。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1.3天,比对照短1.7天;平均亩有效穗17.0万,成穗率69.3%,株高114.9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58.6粒,实粒数135.7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6.2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3.8级,穗瘟损失率4.1%,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6.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8.5%,长宽比3.0,垩白粒率32.3%,垩白度6.2%,透明度2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4.4%,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控制后期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后期青秆黄熟,米质较好,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1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4

品种名称:华优18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贵州油研种业有限公司、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协青早A×龙恢11

产量表现:华优18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5.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5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51.9公斤,比对照增产9.0%。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

特征特性:该组合苗期长势旺,叶鞘青绿色,叶色淡绿,株型松散适中,叶片较宽,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穗大粒多,长粒型,千粒重高,谷粒淡黄色,稃尖紫色,有短芒。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3.2天,比对照长0.8天;平均亩有效穗16.1万,成穗率65.6%,株高118.7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39.7粒,实粒数120.3粒,结实率86.1%,千粒重30.8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4.3级,穗瘟损失率8.2%,白叶枯病6.5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9.7%,长宽比3.3,垩白粒率79.0%,垩白度17.1%,透明度3级,胶稠度71mm,直链淀粉含量21.6%,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控制后期氮肥施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和株型适中,抽穗整齐,成穗率高,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1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5

品种名称:C两优87(原名:农华优678)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C815S×87

产量表现:C两优87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9.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3%,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52.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50.5公斤,比对照增产8.7%。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6.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6%。

特征特性:该组合植株较矮,株型松散适中,剑叶略窄、微卷挺直,叶色淡绿,转色好,谷粒较长,有较长顶芒,稃尖紫色。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3.1天,比对照长0.8天;平均亩有效穗17.1万,成穗率64.4%,株高111.0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56.9粒,实粒数128.2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7.4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4.1%,白叶枯病6.5级,褐稻虱5.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8.7%,长宽比3.2,垩白粒率68.3%,垩白度12.7%,透明度3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4.4%,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控制后期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两系杂交稻。株型松散适中,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结实率较高,丰产性好,植株较矮,耐肥性中等;整精米率高,米质优于对照汕优63;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抗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1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6

品种名称:D优781(原名:D62A/蜀恢781)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D62A×蜀恢781

产量表现:D优781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7.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9%,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3.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5.6公斤,比对照增产7.7%。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3.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0%。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适中,剑叶挺直,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谷粒长粒型,稃尖紫红色,穗顶部偶有短芒。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6.8天,比对照长4.5天;平均亩有效穗15.3万,成穗率62.7%,株高120.5厘米,穗长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65.8粒,实粒数137.7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7.5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6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2.8%,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2.3%,长宽比3.1,垩白粒率78.0,垩白度18.0%,透明度3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21.4%,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

栽培注意要点:中后期控制氮肥施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穗大粒多,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1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7

品种名称:华优2号(原名:华IA/龙恢11)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华IA×龙恢11

产量表现:华优2号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30.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3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1%,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3.7公斤,比对照增产7.2%。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8%。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适中,叶鞘青绿色,成穗率高,穗型较大,结实率高,长粒型,谷壳淡黄色,稃尖紫色,偶有短芒。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1.4天,比对照短1.1天;平均亩有效穗15.7万,成穗率63.0%,株高116.7厘米,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145.5粒,实粒数122.7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9.5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3.3级,穗瘟损失率4.0%,白叶枯病8.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2.7%,长宽比3.1,垩白粒率75.5%,垩白度15.2%,透明度3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21.1%,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控制后期氮肥施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和株高适中,后期青秆黄熟,穗大粒多,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1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8

品种名称:G优803(原名:冈优803)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G2480A×蜀恢2032

产量表现:G优803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26.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7.9公斤,比对照增产6.2%。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

特征特性:该组合植株高大,株型适中,叶片绿色,茎秆较粗壮,剑叶挺直,穗弯形,谷粒长粒型,无芒。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8.4天,比对照长6.1天;平均亩有效穗15.3万,成穗率64.9%,株高127.0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68.8粒,实粒数137.4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8.5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4.0级,穗瘟损失率2.6%,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9%,长宽比2.8,垩白粒率68.8,垩白度12.7%,透明度3级,胶稠度57mm,直链淀粉含量21.0%,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丰产性较好,分蘖力中等,生育期偏长,耐肥性中等,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2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19

品种名称:Ⅱ优54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中恢05-54

产量表现:Ⅱ优54经2006年金华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61.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5%,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59.9公斤,比对照增产8.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2008年金华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7%。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挺直,叶色深绿,谷粒粗长,稃尖紫色,分蘖力强。两年金华市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9.4天,比对照汕优63长1.5天;平均亩有效穗15.4万,成穗率66.5%,株高126.4厘米,穗长24.8厘米, 每穗总粒数169.6粒,实粒数134.7粒,结实率79.4%,千粒重28.0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4.2%;白叶枯病7.6级,褐稻虱8.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5.0%,长宽比2.6,垩白粒率57.0%,垩白度12.4%,透明度2级,胶稠度79mm,直链, 淀粉含量, 20.9%,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中后期控制氮肥施用。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金华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21、水稻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0

品种名称:昌丰优1286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昌丰A/中恢1286

产量表现:昌丰优1286经2006年金华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31.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49.2公斤,比对照增产6.2%,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0.2公斤,比对照增产4.9%。2008年金华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0公斤,比对照增产8.0%。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分蘖力强,茎秆粗壮,剑叶宽而挺直,叶色深绿,谷粒细长,稃尖紫色。两年金华市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6.6天,比对照汕优63长1.3天;平均亩有效穗14.5万,成穗率66.2%,株高121.4厘米,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170.8粒,实粒数140.8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6.6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5级,穗瘟4级,穗瘟损失率7.0%;白叶枯病8.5级,褐稻虱6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5.6%,长宽比2.8,垩白粒率41.5%,垩白度6.8%,透明度2级,胶稠度79.5mm,直链淀粉含量21.2%,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适期搁田控苗和防治二化螟。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感褐稻虱。适宜在金华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2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1

品种名称:351优1号(原名:351优221)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温州市联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351A×温恢221

产量表现:351优1号经2006年衢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7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7%,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衢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50.6公斤,比对照增产5.2%,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1.9公斤,比对照增产11.5%。2008年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8%。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长而挺,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谷粒长粒形,有顶芒,青杆黄熟。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7.5天,比对照汕优63长8.9天;平均亩有效穗14.5万,成穗率63.7%,株高125.1厘米,穗长25.9厘米,每穗总粒数198.2粒,实粒数159.4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6.0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9级,穗瘟5.0级,穗瘟损失率11.4%;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8.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两年平均整精米率63.5%,长宽比2.8,垩白粒率24.5%,垩白度3.2%,透明度2级,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23.1%,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增加落田苗。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弱感光,丰产性好,生育期较长,抗倒性好,米质优,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衢州地区(海拔350米以下)作单季晚稻种植。

 

2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2

品种名称:农丰优2008(原名:农丰1号)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农丰A/04-1

产量表现:农丰优2008经2006年衢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衢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8.0公斤,比对照增产4.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市区试平均亩产529.0公斤,比对照增产4.7%。2008年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2.1公斤,比对照增产8.1%。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集散适中,叶色浅绿,苗期芽鞘紫色、叶鞘带紫色线条,分蘖力较强,繁茂性较好,穗大粒重,谷粒圆粒偏长型,有芒,稃尖紫色,后期转色好。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9.6天,比对照汕优63长1.2天;平均亩有效穗14. 5万,成穗率60.5%,株高127.4厘米,穗长26.3厘米,每穗总粒数182.6粒,实粒数142.0粒,结实率78.0%,千粒重28.3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级,穗瘟3.5级,穗瘟损失率4.2%;白叶枯病7.5级;褐稻虱8.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两年平均整精米率55.2%,长宽比2.7,垩白粒率65.0%,垩白度12.9%,透明度2级,胶稠度71mm,直链淀粉含量20.7%,其两年米质指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3等。

栽培注意要点:后期控制氮肥用量,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强。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衢州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2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3

品种名称:Ⅱ优598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浙恢205

产量表现:Ⅱ优598经2006年衢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4.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5%,达显著水平;2007年衢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3.1公斤,比对照增产3.8%,达显著水平;两年市区试平均亩产523.6公斤,比对照增产3.7%。2008年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5.2公斤,比对照增产6.7%。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剑叶挺直,叶色浅绿,繁茂性好,谷粒圆粒偏长型,稃尖紫色,结实率较高,后期转色好。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9.2天,比对照汕优63长0.7天;平均亩有效穗15.0万,成穗率60.9%,株高124.4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73.1粒,实粒数141.4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7.0 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8级,穗瘟4.5级,穗瘟损失率10.7%;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8.5%,长宽比2.5,垩白粒率67.5%,垩白度14.3%,透明度3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22.8%,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3等。

栽培注意要点:后期适当控制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晚稻。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衢州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2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4

品种名称:钱优0612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钱江1号A×浙恢0612

产量表现:钱优0612经2006年杭州市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65.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5%,达显著水平;2007年杭州市单季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7.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6.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2%。2008年杭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6.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4.1%。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集散适中,剑叶较挺,叶色绿,穗大粒多,中长粒型,稃尖紫色,偶有顶芒,着粒较密,结实率较好,落粒性中等。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7.6天,比对照短2.1天;平均亩有效穗17.7万,成穗率61.5%,株高112.2厘米,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65.7粒,实粒数138.2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6.5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7级,穗瘟5.5级,穗瘟损失率11.4%,白叶枯病6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57.0%、长宽比2.5、垩白粒率65.0%、垩白度11.2%、透明度2级、胶稠度66.5mm、直链淀粉含量23.1%,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白叶枯病的防治,控制后期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三系杂交籼稻。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好,穗型较大,丰产性好,耐肥抗倒性中等,后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杭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2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5

品种名称:Ⅱ优023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

品种来源:Ⅱ-32A×杭恢023

产量表现:Ⅱ优023经2006年杭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2.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杭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6.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2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6%。2008年杭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集散适中,剑叶较挺,叶色绿,穗大粒多,中长粒型,着粒较密,稃尖无色,无芒,落粒性中等。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34.7天,比对照长5.1天;平均亩有效穗16.7万,成穗率59.1%,株高118.6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74.8粒,实粒数143.1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5.5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级,穗瘟5级,穗瘟损失率9.9%,白叶枯病7.9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63.8%、长宽比2.4、垩白粒率58.5%、垩白度9.8%、透明度1.5级、胶稠度69.5mm、直链淀粉含量21.7%,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白叶枯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迟熟三系杂交籼稻。植株较高,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丰产性较好,较耐肥抗倒,后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杭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2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6

, 品种名称:丰优9339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丰A/中恢9339

产量表现:丰优9339经2005年温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亩产519.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2006年温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9%。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直立,分蘖力中等,长势繁茂,叶片细窄,叶色浓绿,谷粒长粒型,落粒性中等。抗倒性较强,后期青杆黄熟。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4.9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9.6天。两年平均亩有效穗14.2万,成穗率61.6%,株高117.2厘米,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175.4粒,实粒数146.6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5.8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2.0级,穗瘟3.5级,穗瘟损失率5.6%;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6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5-2006年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为53.8%,长宽比2.8,垩白粒率42.5%,垩白度5.3%,透明度2级,胶稠度71.5mm,直链淀粉含量16.2%。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期播种,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晚籼稻。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丰产性好,生育期长,抗倒性较强,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中感褐稻虱。适宜在温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28、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7

品种名称:协优950(协优T950)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协青早A/中恢T950

产量表现:协优T950经2006年温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4.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亩产518.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0%,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1%。2008年温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1.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0%。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剑叶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中等,结实率高,落粒性中等,谷粒长粒型。茎杆粗壮,抗倒性较强,后期青秆黄熟。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4.4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0.3天。平均亩有效穗14.6万,成穗率57.9%,株高116.4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50.3粒,实粒数131.7粒,结实率87.7%,千粒重28.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3级,穗瘟4.9级,穗瘟损失率12.2%,白叶枯病6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61.9%,长宽比2.85,垩白粒率32.5%,垩白度6.7%,透明度1.5级,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含量22.7%。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期播种,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三系杂交晚籼稻。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丰产性好,生育期长,抗倒性较强,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温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29、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8

品种名称:川优299(川香29A/科恢299)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四川科瑞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川香29A/科恢299

产量表现:川优299经2006年温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29.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3%,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亩产498.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3.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5%。2008年温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4%。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适中,生长整齐,分蘖力中等。叶色浅绿,叶片挺,宽窄适中,叶鞘、柱头、颖尖均呈紫红色。后期转色好。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8.4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4.3天。平均亩有效穗13.7万,成穗率54.7%,株高113.9厘米,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162.9粒,实粒数135.1粒,结实率83%,千粒重29.3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3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2.1%,白叶枯病8级,褐稻虱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54.6%,长宽比2.9,垩白粒率40.5%,垩白度8.5%,透明度2级,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21.5%。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三系杂交晚籼稻。生育期适中,丰产性较好,结实率较高,米质优于对照汕优63,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温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30、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28

品种名称:Ⅱ优0514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浙恢0514

产量表现:Ⅱ优0514经2006年温州市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9.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温州市区试,平均亩产495.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2.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2%。2008年温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

特征特性: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型较紧凑,剑叶较挺,叶色浅绿,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结实率较高,谷粒椭圆型。后期转色较好。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7.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2天。两年平均亩有效穗13.2万,成穗率56.2%,株高113.9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72.7粒,实粒数143.5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7.8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1.3级,穗瘟4.5级,穗瘟损失率7.3%,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62.3%,长宽比2.5,垩白粒率42.0%,垩白度8.8%,透明度2级,胶稠度71.5mm,直链淀粉含量22.0%。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型三系杂交稻。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丰产性较好,生育期适中,米质优于对照汕优63,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温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31、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0

品种名称:甬优5006(原名:05-E44、甬优14号)

作物类别:单季籼粳杂交稻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3A×F5006

产量表现:甬优5006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9.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7.1%,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01.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1%,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0.2公斤,比对照增产12.1%。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9%。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适中,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叶片挺,叶角较小,叶色绿,叶鞘叶缘呈绿色,穗短,着粒密,团粒,粒小,偶有顶芒,稃尖无色,谷色黄亮。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6.8天,比对照长9.6天;平均亩有效穗15.5万,成穗率65.9%,株高124.1厘米,穗长19.4厘米,每穗总粒数257.8粒,实粒数189.8粒,结实率73.6%,千粒重22.6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0级,穗瘟4.5级,穗瘟损失率2.7%,白叶枯病4级,褐稻虱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6%,长宽比2.0,垩白粒率16.7%,垩白度3.5%,透明度2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5.0%,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提高结实率,重视稻曲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粳杂交稻。丰产性好,穗大粒多,分蘖力中等,后期熟相较好,生育期较长,感光性强,抗倒性强;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条纹叶枯病,中感褐稻虱,易感稻曲病。适宜在我省作单季稻种植。

 

32、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1

品种名称:嘉优3号(原名嘉优22-5)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诸暨市越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德清县清溪种业有限公司、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嘉335A/嘉恢32

产量表现:嘉优3号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1.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5.6%,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19.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2.1%,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5.7公斤,比对照增产13.9%。200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2.8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4%。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较紧凑,叶色淡绿,剑叶开角小而挺举;株高适中,茎秆粗壮,穗直立而略弯,着粒较密,护颖和稃尖无色,谷粒圆,谷色黄亮,成熟一致。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6.9天,比对照短0.3天;平均亩有效穗15.5万,成穗率75.8%,株高111.9厘米,穗长18.4厘米,每穗总粒数159.0粒,实粒数139.9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6.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7级,穗瘟3.2级,穗瘟损失率2.1%,白叶枯病4.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9%,长宽比1.9,垩白粒率28.5%,垩白度4.9%,透明度2级,胶稠度70.0mm,直链淀粉含量15.4%,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5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防治褐稻虱。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晚粳稻。生育期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成穗率和结实率高,丰产性好,耐肥抗倒,成熟期转色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33、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032

品种名称:春优172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粳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2A×C172

产量表现:春优172经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28.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7%,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06.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3%,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7.5公斤,比对照增产10.0%。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剑叶挺直,叶色淡绿,株高适中,抗倒性好。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圆粒型,稃尖秆黄色。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8.4天,比对照长1.2天;平均亩有效穗15.5万,成穗率67.9%,株高106.6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167.8粒,实粒数148.1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5.8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3级,穗瘟2.9级,穗瘟损失率2.4%,白叶枯病4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1%,长宽比1.8,垩白粒率41.5%,垩白度7.5%,透明度2级,胶稠度71mm,直链淀粉含量15.9%,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增加落田苗,提高穗数。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粳型三系杂交稻。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34、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3

品种名称:春优658

作物类别:单季籼粳杂交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6A×CH58

产量表现:春优658经2007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25.4公斤,比对照秀水09增产25.5%,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09.2公斤,比对照秀水09增产28.4%,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17.3公斤,比对照增产26.9%。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7.3公斤,比对照秀水09增产25.2%。

特征特性:该组合叶色较绿,叶片挺,剑叶略内卷,分蘖力较强,长势繁茂,植株较高,穗弯钩型,着粒较密,谷粒偶有短芒,稃尖谷壳秆黄色,落粒性中等。全生育期148.5天,比对照长1.7天。该组合亩有效穗15.6万,成穗率68.1%,株高121.2厘米,穗长20.0厘米,每穗总粒数208.4粒,实粒数172.7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3.8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7-2008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8级,穗瘟4.7级,穗瘟损失率17.2%;白叶枯病3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7-2008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0.7%,长宽比2.2,垩白粒率32.9%,垩白度6.9%,透明度3级,胶稠度74.0mm,直链淀粉含量14.6%,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减少后期氮肥用量,注意稻曲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三系籼粳杂交稻。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较耐肥抗倒,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熟色好,中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35、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4

品种名称:八优315(原名浙优2315)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8204A×浙恢H315

产量表现:八优315经2004年宁波市单季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2.5%,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47.8公斤,比对照增产11.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81.6公斤,比对照增产11.9%。2006年宁波市单季杂交晚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8公斤,比对照增产14.7%。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剑叶挺直。着粒较密,谷粒椭圆形、无芒。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3.2天,比对照长1.9天;平均亩有效穗20.3万,每穗总粒数139.4粒,实粒数121.7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5.5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8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7.8%,白叶枯病6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结果,两年平均整精米率63.1%,垩白粒率45%,垩白度6.5%,透明度2.5级,胶稠度62.5mm,直链淀粉含量15.8%。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为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等外。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适时防治褐飞虱和纵卷叶螟,加强中后期肥水管理。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晚粳。株高适中,穗型较大,分蘖力较强,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宁波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36、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5

品种名称:浙粳优2号(原名:ZH0501)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

品种来源:浙粳3A×浙粳恢04-02

产量表现:浙粳优2号经2005年杭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09.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7.8%,未达显著水平;经2007年杭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2.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2%,达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5.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0%。2008年杭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3%。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较紧凑,剑叶较挺,叶色较深,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短圆,二次灌浆明显,稃尖无色,无芒。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6.3天,比对照长2.3天;平均亩有效穗19.9万,成穗率71.7%,株高101.5厘米,穗长17.3厘米,每穗总粒数154.2粒,实粒数116.4粒,结实率75.6%,千粒重25.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1.4级,穗瘟3级,穗瘟损失率5.0%,白叶枯病4.5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结果,两年平均整精米率64.9%,长宽比1.9,垩白粒率69.0%,垩白度8.3%,透明度2.5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4.9%,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为部颁等外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病虫防治,控制后期氮肥用量。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三系杂交晚粳稻。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丰产性较好,较耐肥抗倒,后期转色较好,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杭州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37、水稻品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6

品种名称:嘉优608(原名:嘉优06-82)

作物类别:单季杂交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德清县清溪种业有限公司、诸暨市越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嘉60A×嘉恢82

产量表现:嘉优608经2006年杭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4.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6.1%,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杭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97.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0%,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90.8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6%。2008年杭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7.1%。

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集散适中,剑叶挺直,叶色淡绿,茎秆较粗壮,叶鞘包节,穗型较大,着粒较密,谷粒短圆,稃尖无色,无芒,谷色黄亮。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4天,比对照短0.1天;平均亩有效穗17.0万,成穗率66.2%,株高103.8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168.0粒,实粒数133.9粒,结实率79.8%,千粒重27.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6-2007年两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8级,穗瘟4.5级,穗瘟损失率6.2%,白叶枯病4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6-2007年两年米质检测结果,平均整精米率60.8%,长宽比1.9,垩白粒率16%,垩白度2.2%,透明度1.5级,胶稠度78.5mm,直链淀粉含量16.1%,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为部颁等外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控制后期氮肥施用,注意病虫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三系杂交晚粳稻。植株高度和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丰产性好,较耐肥抗倒,后期熟相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杭州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38、糯玉米

审定编号:浙审糯2009001

品种名称:浙凤糯8号(原名糯2005-2)

作物类别:糯玉米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WX98-211×ZCN-2

品种表现:2006年省糯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724.0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5%,达显著水平;2007年省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08.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2.6%,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816.3公斤,比对照增产17.4%。200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783.4公斤,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4.5%。

特征特性:根据省区试结果,该组合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鲜穗)86.6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短0.6天。株高203.4厘米,穗位高87.6厘米,双穗率22.6%,空秆率1.0%。果穗锥形,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穗长18.0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0.8厘米,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2.0粒,鲜籽千粒重298.8克,出籽率67.6%,净穗率76.0%,单穗鲜重203.1克。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直链淀粉含量3.0%。省区试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7.7分,比对照苏玉糯1号高4.2分。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高感茎腐病,感玉米螟。

栽培注意要点:重视基肥促早发,确保全苗壮苗,注意防治茎腐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丰产性较好,品质较好。适宜在我省作鲜食玉米种植。

 

39、蚕

审定编号:浙审蚕2009001

品种名称:限7×平48

作物类别: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品种来源:(夏7×薪杭) ×(S-14×夏6)

品种表现:据2005年和2006年6个实验室共同鉴定,该品种主要审定指标的平均成绩:雄蚕率99.36%,比对照种(秋华×平30)低0.18个百分点,四龄起蚕虫蛹率94.57%,比对照种低0.83个百分点;万头产茧层量4.134公斤,比对照种高0.108公斤;解舒丝长930米,比对照种长4米;净度95.38分,比对照种低0.62分。辅助审定指标的平均成绩:实用孵化率51.66%,比对照种低3.76个百分点;万头产茧量 16.72 公斤,比对照种高0.46公斤;五龄一日万头蚕产茧层量 0.643公斤,比对照种高0.016公斤;鲜毛茧出丝率18.23%,比对照种高1.04个百分点;纤度 2.530旦,比对照种粗0.200旦。

据2007年和2008年4个农村生产试验点调查,平均盒种产茧量45.01公斤,比对照种高3.5公斤;解舒丝长720.5米,比对照种长77.4米;净度94.95分,比对照种高0.05分。

饲育注意要点:(1)按二化性蚕品种催青标准催青,后期温度可偏高0.5℃。(2)补催青摊卵面积应比常规品种大1.5倍以上。(3)小蚕期饲养温度比常规品种可偏高0.5-1℃,用叶适熟;大蚕期用叶新鲜成熟。(4)老熟涌,营茧快,应提前做好上蔟准备。

审定意见:该品种发育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形大而匀整,茧层厚,茧丝质优。适宜在我省蚕区饲养。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