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福建 » 正文

2009年福建审定甘薯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587
 

1、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1

品种名称广薯87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引进单位:福建省种子总站

品种来源广薯69为母本集团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7-11条,成叶深复缺刻形,成叶、顶叶、叶柄、茎均为绿色,叶脉浅紫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4-7个,薯块下纺缍形,薯皮红色,薯肉橙黄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28.84%,比对照金山57高2.91个百分点;出粉率18.31%,比对照高3.17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3.4分,比对照高3.4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耐贮藏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559.27公斤,比对照金山57减产7.59%,达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32.39公斤,比对照增产0.56%,差异不显著;平均淀粉亩产455.55公斤,比对照增产14.23%。2007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2560.92公斤,比对照减产1.90%,未达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38.95公斤,比对照增产11.12%,达极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亩产479.97公斤,比对照增产16.3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2560.10公斤,比对照减产4.83%;薯干亩产735.67公斤,比对照增产5.61%;淀粉亩产467.76公斤,比对照增产15.31%。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2525.1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7.32%。

栽培技术要点选用薯皮光滑、无病虫害的中等薯块作种薯育苗;选择水肥条件好、土层深厚、土壤疏松的地块种植;早薯一般5月上旬栽插,晚薯8月上旬前栽插。亩栽插4000株左右。宜采用重施基肥、适时施用点头肥、夹边肥,看苗补施裂缝肥的原则,促进茎叶早生快发。亩施纯氮11公斤,氮、磷、钾比例1:0.5:1.5;注意防治病虫害;生育期120-140天。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广薯87属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比对照金山57低,薯干产量较高,淀粉产量高;晒干率和出粉率均较高,食味品质较优;抗蔓割病,感薯瘟病。适宜福建省非薯瘟病区种植,栽培上宜种植脱毒种苗,重施基肥,使茎叶尽快封垄,注意防治薯瘟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2、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2

品种名称龙薯15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岩薯5号/金山57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6-9条,成叶心形,成叶、叶柄、茎均为绿色,顶叶紫色、叶脉浅紫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3-5个,薯块长纺缍形,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21.59%,比对照金山57低4.34个百分点;出粉率11.69%,比对照低3.45个百分点;食味评分79.5分,比对照低0.5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耐贮藏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亩产3135.52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13.22%,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664.86公斤,比对照减产8.71%,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2735.03公斤,比对照增产4.77%,未达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587.98公斤,比对照减产11.5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2935.28公斤,比对照增产9.12%;薯干亩产626.42公斤,比对照减产10.08%。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为2819.0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22.32%。

栽培技术要点早薯于5月份、晚薯于8月上旬前栽插。亩栽插3500株。插后5-7天施点头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插后25-30天重施夹边肥,一般亩施尿素8公斤和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30公斤。干旱时及时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全生育期掌握在130?150天。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龙薯15号属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较高,薯干产量比对照金山57低;晒干率和出粉率低,食味品质与对照相当;抗蔓割病,感薯瘟病。适宜福建省非薯瘟病区种植,栽培上宜种植脱毒种苗,合理密植,适时收获,保证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注意防治薯瘟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3、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3

品种名称:莆薯14(原名莆薯14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山57/台引2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12-17条,成叶心带齿形,成叶、顶叶、叶柄、茎均为绿色,叶脉紫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2-5个,薯块纺缍形,薯皮粉红色,薯肉黄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25.97%,比对照金山57高0.04个百分点;出粉率15.65%,比对照高0.51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5分,比对照高0.5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耐贮藏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亩产3114.35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12.46%,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816.63公斤,比对照增产12.13%,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2960.42公斤,比对照增产13.4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52.58公斤,比对照增产13.1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3037.39公斤,比对照增产12.92%;薯干亩产784.61公斤,比对照增产12.63%。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2819.8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 18.6%。

栽培技术要点:早薯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栽插,晚薯于8月中旬前栽插。早薯亩栽插3000-3500株,晚薯亩栽插3500-4500株。栽插后7-10天施点头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早薯栽插后25-30天施夹边肥,结合中耕除草,一般亩施尿素7.5-10公斤,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20-30公斤。晚薯于栽插后20-25天施用夹边肥,施肥方法与用量与早薯相似。干旱应及时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全生育期掌握在140-160天。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莆薯14属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鲜薯、薯干产量高;晒干率和出粉率与对照金山57相当,食味品质与对照相当;中抗蔓割病,感薯瘟病。适宜福建省非薯瘟病区种植,栽培上宜种植脱毒种苗,合理密植,保证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注意防治薯瘟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4、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4

品种名称:莆薯90

选育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台引2号/湘薯75-55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6-10条,成叶心形,成叶、茎均绿色,顶叶绿带紫色,叶脉紫色,蔓较粗;单株结薯2-4个,薯块下纺缍形,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23.98%,比对照金山57低1.95个百分点;出粉率13.93%,比对照低1.21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1分,比对照高0.1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耐贮藏性一般。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954.92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6.7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18.89公斤,比对照减产1.29%,未达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2767.32公斤,比对照增产6.00%,达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652.52公斤,比对照减产1.87%,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2861.12公斤,比对照增产6.36%;薯干亩产685.71公斤,比对照减产1.5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 2389.4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0.27%。

栽培技术要点:早薯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栽插,晚薯于8月上旬前栽插,早薯亩栽插3000-3500株,晚薯亩栽插3500-4500株。栽插后7-10天施点头肥,一般亩施用尿素5公斤。早薯栽插后25-30天施夹边肥,结合中耕除草,一般亩施尿素7.5-10公斤,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20-30公斤。晚薯于栽插后20-25天施用夹边肥,施肥方法与用量与早薯相似。干旱应及时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全生长期宜掌握在140-160天。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莆薯90属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较高,薯干产量与对照金山57相当;晒干率和出粉率均比对照低,食味品质与对照相当;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适宜福建省非薯瘟病区种植,栽培上宜种植脱毒种苗,保证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注意防治薯瘟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5、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5

品种名称榕薯756

选育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金山57/榕薯201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9-12条,成叶心带齿形,成叶、顶叶、叶柄、茎均为绿色,叶脉紫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4-5个,薯块纺缍形,薯皮浅红色,薯肉浅黄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25.58%,比对照金山57低0.35个百分点;出粉率14.29%,比对照低0.85个百分点;食味评分79.3分,比对照低0.7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藏性一般。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亩产3044.53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9.93%,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80.70公斤,比对照增产7.20%,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2815.20公斤,比对照增产7.84%,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21.08公斤,比对照增产8.4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2929.87公斤,比对照增产8.92%;薯干亩产750.89公斤,比对照增产7.79%。2008年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亩产2689.5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11.2%。

栽培技术要点早薯于5月中旬-6月下旬栽插,晚薯于7月底前栽插。早薯亩栽插3000-3300株,晚薯亩栽插3300-3500株。早薯栽插后5-7天施点头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插后25-30天结合中耕除草施夹边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25-35公斤;晚薯栽插后20-25天施夹边肥,方法及用量与早薯相似。生长中后期应注意提蔓,及时防治病虫害。全生长期掌握在140-150天。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榕薯756属食饲兼用型甘薯新品种。鲜薯、薯干产量较高;晒干率和出粉率均与对照金山57相当,食味品质与对照相当;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适宜福建省甘薯产区种植,栽培上宜种植脱毒种苗,生长中后期应注意提蔓。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6、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6

品种名称:泉薯9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数5-10条,成叶心形,成叶、顶叶、叶柄、茎均为绿色,叶脉紫色,蔓较粗;单株结薯3-5个,薯块纺缍形,薯皮红色,薯肉黄色。省区试两年平均:晒干率31.61%,比对照金山57高5.6个百分点;出粉率21.13%,比对照高4.40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2.4分,比对照高2.4分。省区试抗病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耐贮藏性一般。

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省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607.22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8.72%,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819.43公斤,比对照增产32.74%,达极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亩产547.00公斤,比对照增产42.26%,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2489.94 公斤,比对照减产10.19%,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亩产788.32公斤,比对照增产4.41%,未达显著水平;平均淀粉亩产527.40公斤,比对照增产9.7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鲜薯亩产2548.58公斤,比对照减产1.42%;薯干亩产803.87公斤,比对照增产17.15%;淀粉亩产537.20公斤,比对照增产24.19%。2008年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亩产2624.6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16.93%。

栽培技术要点:早薯于5月底前、晚薯于8月上旬前栽插。早薯亩栽插3500株左右,晚薯亩栽插4000株左右。插后5-7天施点头肥,一般亩施尿素5公斤;插后15-20天重施夹边肥,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和三元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各15%)20-30公斤。干旱及时灌水。及时防治病虫害。不宜过早收获,全生长期宜掌握在140-160天。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泉薯9号属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与对照金山57相当,薯干、淀粉产量高;晒干率、出粉率高;鲜薯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均比对照金山57优;中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适宜福建省非薯瘟病区种植,栽培上宜种植脱毒种苗,合理密植,保证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注意防治薯瘟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规定,通过审定。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