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农资价格上升 扬州农户购买支出增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2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63
 

---扬州市2011年农户购买农资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扬州市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

    我局对全市4个县(市、区)36个农户(户均播种面积11.42亩)购买农资情况的调查汇总资料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今年1-4月户均实际购买农资价格增加7.68%,购买数量下降1.82%,实际支出金额增加6.56%,预计今年后期农资价格稳中上升,全年户均农资购买数量比上年减少2.74%,但由于农资价格呈12.08%的上涨,支出金额增加9.01%,亩均(播种面积)农资支出金额增加11.25元。
    一、今年1-4月农户购买农资情况
   (一)购买农资数量下降。我市1-4月户均农资购进数量为295.36公斤,同比下降1.82%。其中:钾肥、复混肥的购进数量同比增加5.16%、2.12%,尿素、碳铵、复混肥的购进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52%、12.17%、1.50%,户均农药购进数量同比增加6.17%,户均农膜购进数量同比下降7.18%,户均种籽购进数量同比下降1.86%,户均农用柴油购进数量同比增加27.86%。
   (二)购买农资金额增加。我市1-4月户均实际购买农资金额为785.44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8.56%。碳铵、复混肥、农膜同比分别下降8.12%、0.52%、3.16%,尿素、钾肥、钾肥、复合肥、农药、种籽、农用柴油分别同比增加12.17%、15.68%、7.62%、6.75%、9.12%、45.12%。今年1-4月虽农资购买数量小幅减少,但购买农资价格的上扬,农资金额还是呈上升趋势。
    二、全年预计购买农资情况
    (一)农资价格大幅上升
    预计今后8个月的农资价格在今年前四个月的基础上会上涨7.48%。今年全年农资价格同比上涨12.08%,除农药价格同比略有下降外,化肥、农膜、种籽、农用柴油价格均有不同程序的涨幅。其中:
    1、化肥价格同比上涨13.37%。今年除复混肥下降5.17%,
尿素、碳铵、钾肥、复合肥价格同比上涨14.81%、13.47%、4.44%、12.04%。以江都嘶马农户李肇坤为例,今年购买的国产46.1%尿素2300元/吨,而去年同期同样的尿素只有1900元/吨,同比上涨21.05%;丁沟镇乔河村调查户吕文斌今年购买的国产45%复合肥单价2600元/吨,而去年同样的复合肥只有2180元/吨,同比上涨19.27%,。化肥价格明显上涨的原因是:一是生产成本上升,推动国内化肥价格上涨。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影响,我国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如硫酸、硫磺价格涨幅较大,原料煤和磷矿石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生产企业不能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就只能靠提价来转移。二是国际市场化肥价格不断上涨,致使我国化肥出口持续大幅增加,造成国内供应偏紧,拉动国内化肥价格上涨。
    2、农药价格同比下降2.54%。今年的农药价格为26.366元/公斤,同比下降2.54%。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准入门槛低,低水平重复扩张,产品同一性较强,生产同一品种的企业较多,市场竞争激烈,农药生产企业以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
    3、农膜价格同比上涨3.73%。目前农膜的原材料乙烯价格持续上扬,去年11月,我国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对北方大部分农地膜破坏严重,导致后市对农地膜需求较多。华北各厂家订单骤然增加,加之近期正是大量储备地膜的时候,所以导致地膜价格持续升高。
    4、种籽价格同比上涨11.36%。种籽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制种成本上升,收购价格上涨,购进和销售费用普遍提高。另外种子减产,结构性失衡,供需矛盾增大也是种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5、农用柴油价格同比上涨14.12%。农用柴油价格持续攀升是受国际原油价格连创新高,去年以来国家多次调整石油成品油价格影响,今年柴油价格继续升高至历史高位,每公斤达8.11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32%。
   (二)农资购买数量下降
    今年户均农资购进数量同比下降2.74%。其中:
    1、户均化肥购进数量同比下降3.17%。今年除钾肥、复混肥的购进数量同比增加10.07%、4.94%外,尿素、碳铵、复混肥的购进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37%、18.35%、2.08%。购买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价格涨幅过大,尤其是尿素、碳铵、复合肥,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农户的购买积极性;二是由于碳铵对水体污染大,随着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进,碳铵的用量正在不断减少。
    2、户均农药购进数量同比增加8.22%。预计购买数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去年冬季遭遇干旱以及今年开春以来的“倒春寒”导致小麦生长较弱,未来气温的快速回升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另据农林部门介绍,今年气候条件、田间菌源、栽作方式、栽作品种等诱发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也较多。同时农药价格的下跌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民的购买。
    3、户均农膜购进数量同比下降8.22%。
农户购买农膜正常情况下一次可以使用两年,去年有农膜库存,今年就减少采购量。
    4、户均种籽购进数量同比下降2.41%。主要是部分农本调查户将租赁的耕地归还其他农户耕种,同时种籽价格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
    5、户均农用柴油购进数量同比增加39.93%。国家对柴油价格上涨给予补贴,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同时,农业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水平正加速发展,也相应增加了    农用柴油的购买。
   (三)农资购买金额增加
    今年虽然户均农资购进数量同比下降2.74%,但是由于农资价格同比增加12.08%,农资购买金额同比增加9.01%。除碳铵、复混肥、农膜同比分别下降7.34%、0.48%、4.80%外,尿素、钾肥、钾肥、复合肥、农药、种籽、农用柴油分别同比增加13.24%、14.96%、9.71%、5.47%、8.68%、59.68%。
    三、应予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1、建立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联动机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支农、惠农政策,但由于农资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这些补贴难以弥补因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田成本的增加。农资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农资价格上涨,势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农民购买力下降又进一步加剧农资市场的不景气,交易量减少,农资经销商利润下降,更加促使其在春耕时节涨价。石油价格直接影响农资产品的成本,农资产品再影响种粮成本,三者是一脉相承,国家可建立三价联运机制。让农资价格上涨引发的粮食种植成本的提高充分反映到粮食价格上来。同时加强对放开的农资价格的管理,政策上仍然可以采用最高限价的这种形式,由生产企业将出厂价格水平报物价部门备案,批发和零售环节实行销差率限价管理。
    2、密切关注化肥价格走势。今年以来,在化肥品种上农民对低价位化肥的关注明显提高,大部分农户都购买低含量复配肥来替代三元素复合肥,但由于尿素、三元素复合肥价格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在此情况下,化肥支出仍然不降反升。建议进一步既要关注化肥价格动态,又要监测主要原材料市场价格,积极运用储备制度,始终采取与农资价格运行趋势相吻合的农资补贴机制,全力保障农民利益不被农资价格上涨所侵占。
    3、规范农药销售市场。目前农药销售市场仍然存在规格较多、品种较乱的现象,去年,省物价局出台了《江苏省农药价格管理办法》,将多项农民基本用药品种列入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农药生产经营企业接受价格管理意识缺乏,部分企业对管理品种价格不备案的情况依然存在,建议以该办法作为服务三农发展的又一抓手,督促相关企业认真执行管理品种的价格审批、备案制度,严格作价,同时加大涉农专项检查处罚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