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荃银高科:外延式扩张与内生性增长并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08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66
 

来源:21CN财经综合

  评级机构:天相投资 分析师:仇彦英

  2010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10.16%;实现营业利润2,897万元,同比减少6.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277万元,同比减少3.13%;摊薄每股收益0.62元;分配预案为每10股转增10股派现3元(含税)。

  公司主要从事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与销售,目前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审定品种23个(其中杂交水稻品种共19个,国审杂交水稻品种7个),2010年公司制种面积达5.39万亩,同比增加5.3%。

  自然灾害导致水稻种子量跌价升。由于2009-2010年连续两年间天气异常高温导致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减产,国内两系杂交水稻种子供应偏紧,种子价格普遍上涨,公司2010年实现水稻种子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6.56%。但同时由于制种成本也明显上涨,公司2010年水稻种子毛利率同比降低2.14个百分点至40.50%。

  部分上市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使业绩低于预期。2010年公司完成上市发行,根据最新规定,原计入其余发行费用的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相关的广告费、路演费、上市酒会费等费用517.22万元应从资本公积调整至当期损益,由此引起管理费用率提高2.87个百分点,导致摊薄EPS降低约0.1元。

  外延式拓展带来新品种新市场。公司上市募投项目为高产、优质、广适型杂交水稻的育繁推产业化项目,另外,公司还利用超募资金收购了主营三系杂交水稻的四川竹丰种业以及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控股的安徽华安种业,在杂交水稻业务上实现区域与品种的扩张。同时,公司还利用超募资金收购了以玉米育种研发为主业的杨凌登峰种业,为进军玉米种子业务建立了基础。

  研发投入保证新品推广辈出。目前公司技术和研发员工占比近40%,公司拥有三个生态研发基地,并积极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维持在4%左右的水平(2010年研发投入889.67万元,占营业收入4.94%)。2010年,公司共有6个杂交水稻新品种通过审定(其中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3个),正在参加国家及省级区试的水稻新品种有10多个。研发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1.05元、1.52元和2.24元,以4月1日收盘价48.5元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6X、32X和22X。考虑到公司进入扩张初期,外延式扩张与新品种的推广有望使公司保持良好的成长性,我们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自然灾害影响制种产量;2)新品种推广低于预期的风险。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