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主产棉区遭遇低温天气播期推迟 专家建议增加播种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2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47
 

作者:江娜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记者从农业部了解到,今年主产棉区遭遇低温天气,播期普遍推迟,目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已经组织专家研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室主任,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毛树春。专家提出抢时播种、促早保苗、增加密度等措施。

  毛树春认为目前首先要抢时播种。他说,从全国来看,4月下旬仍是棉花的播种适期。自4月17日起,华北南部5厘米地温回升到14℃,可以播种;但华北北部地温尚未达到。当气温回升后要趁墒抢时间抓紧播种,同时抢冷尾暖头播种也是生产中常用的有效措施。

  其次要促早保苗。充分运用促早技术措施,包括育苗移栽,苗床实行双膜覆盖,出苗后及时揭膜。大田播种棉田实行地膜覆盖、宽膜覆盖,以及播种行上双膜覆盖;也可先地膜覆盖,低温回升后在膜上播种。要压实地膜的两边,防大风掀膜;同时要适时放苗,防高温烧苗。

  针对晚播10~20天的现实,毛树春认为增加收获密度10%,可补偿晚播产量的损失,也有利于夺取高产。因此建议,适当增加播种量,长江油后棉要育足苗数,栽足株数,浇足“安家水”,使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并确保密度。

  同时要用“棉增灵”、多菌灵和半量式波尔多液等防治苗病(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和红腐病),效果好;同时防治棉蚜、地老虎和蜗牛等害虫危害。针对晚播,提倡增施底肥;苗期适当补施提苗氮肥。

  另外,毛树春提醒说,针对今春气候异常,棉花苗期既要防低温冻害,防渍涝,防病害危害,又要防高温烧苗等。对受灾棉田要调查摸底,分类指导。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