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玉米单交种“浚单20”推广六年创造社会效益70多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5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033
 

玉米单交种浚单20推广6年创造效益70多亿[0]
3月22日,玉米育种专家、浚县农科所所长程相文在进行玉米室内分析实验。

玉米单交种浚单20推广6年创造效益70多亿[1]
程相文在给技术人员讲解玉米发芽实验要点。

玉米单交种浚单20推广6年创造效益70多亿[2]
浚县农科所选育的“浚单20”。

    鹤壁日报消息 (记者 席波/文 李国庆/摄)“创造了我国夏玉米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18.6公斤、万亩连片平均亩产858公斤的高产纪录;连续4年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2009年更是达到3675万亩,成为我国种植面积第二大玉米品种,目前已累计推广92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73.7亿元,实现了我国玉米核心种质改良的重大突破,为我国玉米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成果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玉米单交种浚单20的成果鉴定意见书拿在手中,已是满头白发的玉米育种专家、浚县农科所所长程相文双手微微发抖,眼眶涌出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最知道这份鉴定书的分量。

    2010年3月6日,对于程相文和浚县农科所的科技人员来说,是令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由浚县农科所和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这一天,19年的辛苦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为选育好浚单20,他们试验了上千次

    浚单20选育成功,凝聚了程相文和浚县农科所科研人员19年的汗水和心血。选亲本、配组合、试验等几个环节,包含着太多的艰难。

    浚县农科所副所长秦贵文告诉记者:“‘选亲本’最难。育种不是让两个品种的玉米种子‘结婚’,‘生’出新的玉米种这样简单,而是个极其繁复的过程。先是搜集玉米材料,分析其优缺点,然后分别经过3年6代自交,形成各自稳定的自交系。拿浚单20来说,先是通过引入美国种质6JK108,导入富含热带基因的8085泰,实现优良基因重组,然后让其自交6代稳定后,育成自交系浚9085,即浚单20的母本。同样,利用5237和昌7-2杂交后代,通过3年6代自交形成自交系浚92-8,即浚单20的父本。即使在不走弯路的情况下,这个选亲本的过程也要6年时间。”

    秦贵文讲到这里时,记者以为到这个环节育种便成功了,他却接着说:“这还没完,选出的最优玉米品种还需要扩大面积,重复种植3次,以考验其适应性。得到肯定后,把种子拿去参加国家预试、区域试验等,经过多次试验考核,最终胜出了,才能作为新的玉米品种进行推广。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即使很顺利,也要十几年时间,浚单20就是这样经过层层选拔,历经19年才通过了成果鉴定。”

    为了培育浚单20新品种,程相文带领浚县农科所科技人员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搜集玉米材料,几百次在海南省三亚市玉米繁育基地进行试验,几千次地对玉米品种进行配对组合,还要忍受水土不服、蚊叮虫咬、远离亲人等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在漫长的育种过程中,程相文严格把关,要求做到“一粒种子不放过,一道程序不放松,一点差错不出现”。

    有一次,往省里送试验用的种子,工作人员把种子简单簸了簸,挑了挑。种子刚被送到省里,在郑州的程相文就发现了问题。他火了,要求退回去重新一粒粒挑选,瘪种、坏种,哪怕种子只有一丝瑕疵,都要剔除出去,“不然的话,整个试验真白搭了”。浚县农科所副所长张守林回忆说。

    在采访中,程相文告诉记者:“培育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8年至10年的时间,授粉是育种的关键时期,有再大的事情我也要亲自去操作,耽误一周就会失去一年。”于是,每年的玉米授粉期,他都带领科研人员冒着高温每天在田里待10小时以上。

    几多汗水浇灌成就浚单20

    在19年的浚单20育种生涯中,程相文记不清到底遇到了多少次挫折和困难。干旱洪涝、大风暴雨,每一次天气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 
    “有一次晚上风刮得特别大,足有六七级,窗户刮得咣咣响。我一想坏了,就赶紧往玉米地里跑。到地里一看,大片的玉米都倒了。它们就像是自己亲眼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孩子,哪能不心疼啊!”

    回忆起育种时的经历,程相文历历在目,“但是心疼归心疼,一棵一棵扶起来之后,心想:这不正是在考验玉米的抗倒性吗?就又有了努力的目标和动力。”

    就这样,19年来,只要天气一有变化,程相文便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田间,不论白天、黑夜,不论狂风、骤雨。

    30岁的鹿红卫是浚县农科所2002年招聘来的大学生。这个面庞仍带些许稚气的小伙子已跟随程相文8年了,他那黝黑而略显粗糙的皮肤是8年来艰辛育种的见证。提起在海南育种时的不易,鹿红卫深有感触地说:“真的是很艰苦,连我这个从农村来的人开始都受不了。给玉米授粉时,得冒着38℃的高温,而且不能站立,不能蹲着或坐着,只能弯着腰进行。有时连续给玉米授粉七八个小时,腰弯得都直不起来了,皮肤也被玉米叶子划出一道道血口,花粉落到脸上、脖子和身上,汗水一浸,又疼又痒。有一次热得受不了,我就把外衣脱了,谁知一上午工夫身上被晒得脱了皮。”

    玉米单交种浚单20从选育、育成、审定到推广,走过了19年的历程:1991年至1996年,玉米单交种浚单20开始杂交组配,经过1997年至2009年连续13年的多点试验和推广种植,经历了旱、涝、风、雹和病害等不利因素的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产纪录。该品种2003年分别通过国家、我省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认定,2006年通过湖南省审定,2009年通过天津市引种认定;200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2005年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2004年~2009年连续6年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

    浚单20,破全国夏玉米单产高产纪录

    浚单20有着许多玉米品种无法比拟的优点:株型紧凑、株高穗位适中、籽粒产量高、结实性好、后期灌浆快、耐高温干旱及阴雨寡照、综合抗性好。它的育成,实现了黄淮海地区抗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玉米育种瓶颈的重大突破,其品质分别达到国家普通玉米1级和饲用玉米1级标准。

    “衡量玉米种的好坏,产量是硬指标。”程相文说。

    2005年,15亩浚单20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1006.85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称赞其“创造了世界夏玉米同面积高产纪录”;2009年,万亩浚单20连片夏玉米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858.0公斤,在黄淮海夏玉米率先实现万亩大面积单产超过850公斤的突破;百亩浚单20连片夏玉米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1018.6公斤,率先实现亩1000公斤突破,在2008年全国玉米品种高产竞赛内蒙古展示点,浚单20的亩产量达到了1095.52公斤。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评价它:“第一,从创新角度来说,它的种质创新非常好;第二,从内容上讲,它非常全面,既有育种,又有配套栽培技术;第三,它的效果非常好,效益非常高。年推广面积达3000多万亩,很不容易。这对我们国家玉米产业甚至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王学洲在钜桥镇刘寨村万亩核心示范方自家地里种着不少玉米,其中大部分都是浚单20。“我每年都用咱农科所的玉米种,耐受力强、收成好。记得有一年刮大风,周围很多村民的玉米都倒伏了,我种的浚单20玉米却没事。因为有些村民经常买到假种子,耐受力不行,而且一亩地才打几百斤玉米。后来大家看农科所的种子好,都抢着买,现在我们村98%实行了统一供种。”

    对于浚单20,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评价说:“它的推广面积在全国居第二位,而且还在扩大。在合适的条件下,它的增产潜力比郑单958还要高。这对我们河南乃至全国玉米产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事实的确如此。浚单20不仅在我省连创新高,而且在其他省份也表现突出。浚县农科所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与国内4家著名种业公司合作成立了“国审浚单20市场开发联合体”,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实现了成果的快速推广,目前浚单20已广泛种植于山东、河南、河北、内蒙古、陕西、湖南、湖北等玉米产区,其效益可观。

    浚单20于2004年开始推广,2006年开始连续4年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其中2009年更是达到了3675万亩,目前已累计推广9200多万亩,获社会经济效益达73.7亿元。面对如此成绩,被种子界誉为“种子加速度”的程相文并不满足,他说:“浚单20虽然优秀,但还算不上完美,我们会继续潜心努力,向培育新的玉米种进发,以帮助更多的农民增收获益。”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