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事关13亿人吃饭问题 专家献策中国种业如何做大做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0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7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记者 蒋建科

第七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上,参会者正仔细查看玉米种子.韩云民摄

袁隆平院士

李振声院士

戴景瑞院士

方智远院士

  跨国公司进军我国种子市场,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优质的种子,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们带来了竞争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但令人担忧的是,在跨国公司的竞争面前,我国民族种业缺乏有效应对手段。

  自2000年我国正式开放种业市场以来,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瓜菜、花卉种业市场,目前已开始向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进军,扩张速度明显加快。近日,在科技部、农业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民族种业为何陷入被动、民族种业如何做大做强展开了讨论。

  实力悬殊---

  中国公司难以抗衡 民族种业为何陷入被动?

  据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介绍,我国种业经历了产业萌芽、产业形成和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的发展,科技含量快速提升,实现了农作物品种5-6次大规模更新换代,使良种覆盖率提高到目前的95%,为推动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69公斤到目前的330公斤,支撑肉类、禽蛋和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一旦对比中外种业现状和竞争力,则让人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从种业产业链看,跨国公司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成熟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产业链条。而我国种业产业化起步晚,市场化改革才10年时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种业“产学研”分割、种子产业链割裂等问题未能很快解决。

  产业规模上,世界前10大种子公司2007年营业额为147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2/3。其中前3名约占全球市场的47%,这3家控制着全世界65%的玉米和50%大豆市场。而在我国,全国统一供种体系被打破后,种子行业很快进入主体高度多元、分散的时期,呈现出“散弱小”的局面,截至2008年,全国还没有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种业公司。

  研发投入上,跨国公司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0%,有的高达15%-20%。2007年,世界前5强种子公司研发投入14.7亿美元,占同期销售收入的12.8%。目前拥有研发创新能力的中国种子企业则不到总数的1.5%,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2%-3%。

  同时,跨国公司拥有统筹全球资源的能力,而我国种子产业大多以国内为主。以蔬菜为例,所收集保存的3.5万份种质资源主要是国内地方品种资源,国外引进的不到15%。

  当前,由知识产权控制的品牌种子成为商业种子主流。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将全世界种子供给商品化,通过控制植物种源以占据种业市场。世界10大种业巨头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专利份额达到50%?60%。截至2006年,仅美国就在功能基因等方面获取的专利数量约占全世界的60%。而中国种子产业除了棉花等少数作物拥有一定核心专利外,其他作物专利数较少。

  跨国公司具备极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凭借其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到10年时间,已经占到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相对来看,中国种子产业竞争力低下,严重束缚种业做大做强。

  做大做强---

  要“核心”更要齐心 种子,事关13亿人吃饭问题

  有专家估计,我国种子市场价值约为500亿元,世界排名第二,预计未来市场潜力约为900亿元人民币。庞大的市场吸引来了众多跨国巨头。目前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公司有76家,包括26家独资公司、42家合资公司、8家中外合作经营公司。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资进入是一种必然的经济行为,本不必害怕也不必惊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研究员说,跨国公司进军我国种子市场,不仅为农民提供了优质的种子,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们带来了竞争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积极因素。但令人担忧的是,在跨国公司的竞争面前,我国民族种业缺乏有效应对手段。

  实际上,如何与跨国公司“交手”,中国企业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前几年,棉花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共同抗击跨国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在我国棉花界形成了“松散式的”、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合作团队,一方面避免了低效率的简单重复,同时也加快了国产转基因棉花新品种的培育进程和产业化力度,有效避免了被各个击破的风险。到2008年,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从5%增加到93%,成功夺回中国棉花种业市场。

  参与这一“仗”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副所长李付广研究员说,“同跨国公司竞争,必须拿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同时,不管科研单位也好、企业也好,都要团结一心才能赢得主动。”

  院士献策---急起直追,实现“两个转变”

  袁隆平院士:搞一个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计划,即种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出目前四亩地的粮食,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国发展6000万亩,生产8000万亩的粮食,既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节省2000万亩耕地,用来发展其他经济作物,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李振声院士:“两个转变”的新思路,即小麦生产从面向国内市场逐步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在北方两熟地区从追求单季作物高产向争取两季增产增收转变。在小麦育种方面,一要提高光合效率、进一步挖掘单产潜力,二要以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创造优异育种元件和选育突破性新品种,三要拓宽育种途径,如远缘杂交和人工合成种的改良利用等。

  戴景瑞院士:玉米已经超过水稻种植面积,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玉米作为我国粮食增产第一主力的地位难以撼动。应该把增强玉米育种能力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全国一盘棋,统一规划,全面实施。加快育种科技创新主体向大型种子企业转移,把现有各级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和种子库从各类科研院所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院所,专门从事种质资源的引进、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面向全社会提供透明的公益性服务,充分发挥我国种质资源的作用,为建立强大的种子科技服务。

  同时鼓励和支持大型国有非农企业兼并或投资种业,使种子企业迅速强大起来。玉米育种界必须急起直追,迎难而上,争取跨越式发展。

  方智远院士:要加强胡萝卜、洋葱、生菜、菠菜、荠菜、芹菜等市场潜力大、目前育种能力弱的蔬菜育种工作,育种实力强的单位要及早安排针对国外特定地区需求的育种,让我国蔬菜种子更多地进入国际种业市场。

  为此要加紧组织力量,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加强国外蔬菜种质资源的搜集,刻不容缓地丰富我国蔬菜种质资源库。(方智远院士照片为梁杰摄,其余院士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赵叶苹摄)

  一线声音---联合协作,培育核心竞争力

  王汉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种业竞争的实质是基因专利权的竞争,建议将大规模发掘农作物新的功能基因并实行专利权保护作为促进我国种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来抓,设立农作物品种资源保护和功能基因发掘专项,对申请基因专利给予补助,建立推动基因专利权产业化机制,尽快实现我国种业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张伟(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建议国家通过聚焦战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国家级种业“航空母舰”,建立起保障国家供种安全的核心能力,同时放手发展其他各种所有制的种子企业,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高种子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周骅(北京未名凯拓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面对国际竞争压力,不应采取消极抵御的策略,而应该加强国际种业科技合作,与巨人同行,最大限度利用跨国公司的科技资源。密切关注种业最新科技发展变化趋势,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快速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

  李付广(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副所长):跨国公司不会也不可能带给我国种业急需的科研成果等核心竞争力,应该借鉴我国抗虫棉击垮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育种的上中下游拧成一股绳,科学家、企业家和基层种子销售企业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有机结合,形成合力。这样,跨国公司面对的不仅是一家或几家企业或育种单位,而是一个坚不可摧的“长城”,避免被各个击破,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开始组织有效的反击。

  ●链接:我国目前拥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超过8700家,从事零售和其他终端经营者快速增长到18万家,最大的种子企业销售收入不到总体市值的3%。2006年,中国种业前10强销售总额仅相当于世界前10强销售总额的6%。2007年,世界前10强种子公司占世界种子贸易额的35%,而中国前10强种子公司仅占0.8%。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