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广西农科院经作所率先研制成功弱感光型薯类新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13
 

  “红薯卖出了谷子价格!”10月13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龙家村村民银来富笑得合不拢嘴。今年,这个贫困村从广西农科院经作所引进3个弱感光型红薯新品种试种210亩,层层梯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十一’期间,优质红薯借助龙胜的旅游,红红火火上了餐桌!”该县农业局局长魏志开称,商家走进龙家村的田间地头收购红薯,每百公斤价格达140元。

  “‘夏种秋收’红薯在桂北海拔800多米高寒山区试种获得成功,表明弱感光型红薯品种在广西可以推行‘一年三熟’”。作为专家参加由广西农业厅组织红薯冬种春收、春种夏收现场验收的广西大学农学院院长顾明华博士,以及自治区农业厅高级农艺师方有松等,国庆节前夕在龙胜验收“弱感光型红薯新品种夏种秋收技术示范”项目之后,作出了上述结论。据了解,该项目种植桂引薯8号、9号、11号等三个品种,品质好、产量高,5月23至29日种植,9月28日现场验收,亩产最高的为4313.3公斤。

  “红薯看起来不起眼,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发展得好也可成为农民致富的新路子。”国内知名薯类专家、广西农科院经作所韦本辉研究员告诉记者,广西传统红薯品种对光照长短敏感,一般为秋种冬收,在长日照的春夏季节往往不易结薯或产量较低。目前研究推出的弱感光红薯品种,则对日照长短不敏感,在广西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由韦本辉领导的红薯课题组,从2005年起开展弱感光型红薯品种选育和引进筛选研究,通过杂交选育已获得一批弱感光型新品系,同时筛选出桂引薯系列弱感光红薯新品种。

  “良种与良法配套,广西红薯生产将迎来一场种植革命,也将为农民增粮增钱提供新的增长点!”广西农科院科技处谭宏伟处长说,推广“双苗适当密植”和“机械化起垄种植、机械化鲜薯采收”等栽培技术,广西红薯种植正由“一年一熟”向秋收冬种、冬种春收和春种夏收的“一年三熟”新格局转变。

  “今年已推广应用面积5万亩,平均每亩增产1250公斤,累计新增效益达1亿元。”对于这些成就,韦本辉还不满足,他对红薯产业的效益有更大的预期:打时间差,在甘蔗宿根地行间套种冬红薯,如发展到200万亩,就可以为农民增收40亿元;可以打空间差,推动南方地区红薯生产种植制度的更新,填补北方红薯市场出现的空白。(广西新闻网 陈尤英)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