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2009/2010年度马铃薯秋冬种技术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5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32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2009/2010年秋冬种马铃薯生产中,重点推广“六大主推技术”,突出抓好“两项关键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提高技术到位率。

   一、六大主推技术

   (一)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一是选择优良品种,使用脱毒种薯。选用适销对路的鲜食型早熟或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如费乌瑞它、中薯3号、紫花851、中薯5号、郑薯5号、克新18号等,采用优质脱毒种薯,按照区域化布局,以村、乡镇为单元等集中连片种植。

   二是精细整地,规范开沟起垄。选择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水稻收获后深翻、晒白、耙碎、平整,松土层(耕作层)达20-25厘米以上,按宽110-120厘米、高25-40厘米的规格起垄。畦面宽90厘米,垄间沟宽30厘米,要求土块细碎,垄面、沟底平直。播种前3天灌跑马水,灌至沟高的1/3。

   三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10月下旬-11月中下旬播种。沟播或穴播、双行种植。早熟品种肥田宜密植,中晚熟品种瘦田宜稀植,一般行距23-3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亩4500-5600株,播种深度5-10厘米。

   四是配方施肥,重施基肥。以中等肥力田块每亩生产鲜薯2000公斤计算,大田每亩施肥量折合纯氮11公斤、磷4.4公斤,钾22公斤,其中全部有机肥、氮肥的60%、磷肥的100%、钾肥的50%及微量元素肥料的100%做为基肥,在起垄后播种前或播种后集中沟施。

   五是覆盖稻草,降温保墒。播种覆土5-6厘米后直接用稻草顺着垄方向头尾相连均匀覆盖垄面,两端结合部位压土防止被风吹走,每亩用干稻草300-400公斤;或播种后直接用稻草顺着垄方向覆盖后再在畦面上培土8-10厘米,亩用稻草200-300公斤。

   六是查苗补苗,力保全苗。及时查苗,发现烂种,用已催芽的种薯补种。

   七是合理追肥,适施叶面肥。追肥宜早不宜晚。在出苗后40-50天内,将剩余的40%氮肥和50%钾肥分3-5次追施,前期以氮为主钾为辅,中期氮钾并重,后期钾肥。齐苗后施第一次叶面淋肥,以后每7-10天淋一次,共4-5次;根外追肥分2-3次进行,追肥后若无雨要及时灌水。

   八是清沟培土,合理灌溉。齐苗后5-10天,苗高15-20厘米时第一次培土,封垄前再清沟培土,防止积水和裂缝露光、薯块变绿。前期少雨干旱宜沟灌,灌水高度约为畦高的1/3,最多不超过1/2,保留数小时;中后期保持土壤湿润,遇旱灌半沟水,下雨及时排水。

   九是病虫害防治。整地和幼苗期用除草剂定向喷雾防除杂草,封垄后人工除草;苗期防治地老虎、蚜虫、菜青虫和瓢虫等;中后期拔除焚烧青枯病株,消毒病穴并药剂喷雾,防止蔓延;苗期、结薯期和成熟期在雨、雾天过后,在阴雨天来临前后每7-10天交替喷雾防晚疫病。

   十是及时收获,提高产品合格率。选择晴天或晴间多云天气收获,机械收获、犁翻、人工挖掘,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收获后避免烈日暴晒、雨淋,晾干表皮、使皮层老化。通风阴凉黑暗处预贮,堆高不超过50厘米,避免薯块见光变绿,影响商品率和品质。

主要适宜于南方稻田冬种区,冬种前期注意防霜冻、中后期防高温高湿。

   (二)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一是适时播种,合理选地。中稻、再生稻或晚稻收获后播种,一般在10月上旬-11月下旬。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深厚、保水保肥和中等肥力以上的轻质壤土田免耕种植马铃薯。

   二是选择适销品种,采用脱毒种薯。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使用优质脱毒一级、二级种薯,避免使用带病种薯和商品薯作种。

   三是适时播种。收获水稻后,充分利用湿润的稻田及时播种。一般140-160厘米的畦面每畦摆种4-5行,行距30-4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播种4500-5500株,摆种时芽眼向下,使芽眼与土壤充分接触。

   四是重施基肥。摆种后,亩施经沤制腐熟的农家肥1500公斤,行间撒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

   五是稻草覆盖。用稻草均匀地覆盖在畦面上,轻轻拍实,厚度8-10厘米,盖草后进行清沟,将沟中挖起来的泥土均匀压在稻草上,以防稻草被大风刮跑。

   六是引苗定苗,肥水管理。齐苗后及时定苗,每棵马铃薯保留最壮的1-2株,剪除多余弱苗、小苗,以利结大薯。秋冬季及时灌溉,干旱时可沟灌,使水分渗入畦内,在多雨季节或低洼地方,则要注意排水防渍。生长后期脱肥的可用0.2%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液进行1-2次根外追肥。

   七是防治病虫害。田间发现青枯病株,要及时带土挖除移到种植区外深埋或焚烧;重点防治晚疫病和蚜虫,如鼠害较为严重,需统一灭鼠。

   八是适时收获,稻田处理。到采收季节拨开稻草即可拣收,或轻轻扒开泥土即可挖出。还可分期采收,即将稻草轻轻拨开采收已长大的薯块,再将稻草盖好让小薯块继续生长。马铃薯收获后残存的大量稻草和马铃薯茎叶应填埋在排灌沟内作绿肥使用,培肥地力,使下茬作物增产。

主要适宜于南方稻田冬种区。

   (三)冬闲田春马铃薯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一是选择适销品种、采用脱毒种薯。鲜食菜用栽培宜选用结薯早,薯块集中、块茎前期膨大快的早、中熟品种,生育期在60-70天,如费乌瑞它、湘马铃薯1号、中薯3号、中薯5号和东农303等;加工用品种宜选择大西洋。采用符合国标的3代以内优质脱毒种薯。

   二是稻田选择。冬闲稻田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对土壤无特殊要求,但必须选择排水良好的稻田。

   三是撒施基肥。每亩撒施硫酸钾复合肥75-100公斤。

   四是摆放种薯、开沟覆土。一般在12月中下旬-次年1月上旬摆放种薯。先在田中按畦宽150厘米、沟宽40厘米划行,然后在畦面上摆放种薯,每畦摆放4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稻田摆放种薯5500块左右。在畦与畦之间开沟,沟深25厘米,开沟挖出的土壤整碎后覆盖种薯。

   五是覆盖稻草和地膜。稻草尾尾相对,头朝畦边覆盖于畦面上,覆盖厚度为8-10厘米,亩用草量1000-1200公斤。如在稻草表面再覆盖地膜,宜于雨后或浇湿稻草后进行,地膜幅宽220厘米,四周用土压严实,幼苗开始长出草面时,在出苗处将地膜破口,引出幼苗。

   六是植株调控。若植株徒长,可用浓度为100-150 毫克/公斤烯效唑叶面喷雾,有效地抑制植株地上部的生长,促进植株地下部块茎的膨大。

   七是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早疫病、晚疫病、黑胫病等病害和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地下害虫等虫害。

   八是收获与分级。一般从4月中旬起根据市场行情,选择晴好天气陆续收获上市。收获后的薯块应适度晾干表面水分,去掉烂、破、病薯,然后按薯块大小进行分级,采用网袋或纸箱包装上市。

   主要适宜于湖南(湘西除外)、湖北(鄂西除外)、江西、安徽、浙江等早春种植马铃薯区域。

   (四)冬马铃薯间套甘蔗栽培技术

   一是选择适宜品种,采用脱毒种薯。选择植株直立、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高产高糖甘蔗品种,选择会-2、合作88、费乌瑞它等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应用优质脱毒种薯。

   二是适宜地块,精细整地。选择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沙壤土,精细整地,达到田平、土细的要求。

   三是适当种子(薯)处理。甘蔗砍成双芽苗,用5%的石灰水进行醮种处理后再下种。马铃薯在播种前1-2天切成重30-50克的切块,注意切刀消毒,切块用甲霜灵锰锌或甲基托布津兑水喷雾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堆积2小时后,切口朝上散放,摊开晾干,使切口愈伤后播种。

   四是适时播种、规范种植。甘蔗种植时间为11月上旬-12月中旬,马铃薯间种最佳时间为11月中旬-12月下旬。甘蔗采用宽窄行规范化种植,中型拖拉机开沟,宽行距140厘米,窄行距70厘米,沟深30厘米,人工清沟,每亩用蔗种600公斤,施肥、播种后覆土盖地膜。甘蔗种植后,在宽行间用小型拖拉机开沟套种两行马铃薯,采用单垄双行条播,沟宽30厘米,进行交错播种,株距20-25厘米,保证亩基本苗3000株,同时在种薯间施入化肥、农家肥和防治地下害虫杀虫剂等,然后覆土、化学封草。

   五是施足底肥。甘蔗亩施复混肥80公斤,马铃薯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含量45%复合肥25公斤,普钙50公斤,尿素10公斤,硼砂、锌肥各2公斤于播种前施入播种沟内。

   六是加强田间管理。马铃薯苗高10-15厘米早中耕、培土,亩用尿素10公斤追肥;根据田间持水量早灌水,速灌速排,避免淹墒和积水过多,影响甘蔗生长和马铃薯块茎的膨大,甚至造成烂薯;主要防治早疫病、晚疫病、地下害虫和蚜虫等。在现蕾期和开花期防治地老虎和蚜虫,同时预防晚疫病。

   七是适时收获。结合甘蔗中耕管理,适时早收获马铃薯,同时揭除甘蔗地膜,做到茎叶还田,促进甘蔗生长。

   主要适宜于云南南部冬作区。

   (五)稻田秋马铃薯防湿害早防病生产技术

   一是选择适宜田块。选择生产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利于排灌的沙壤土田块,前茬以禾谷类或豆类作物为好,避免茄科作物。

   二是选用适宜品种,进行种薯处理。选择适宜于本生态区的食用型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如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5号、川芋56、川芋5号和费乌瑞它等。应用优质脱毒种薯,进行切块、拌干草木灰在刀口愈合后催芽,待芽长0.5-1厘米时,摊开晾芽,播前炼苗2-3天成短壮芽。

   三是及时整地。早稻收获后,立即挖排水沟,地边沟宽30厘米、深30厘米,畦净宽170厘米,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挖出的土不可堆在沟沿上,应使畦面微呈弓背形,避免积水。

   四是适时播种。秋马铃薯适宜播期为8月中旬-9月上旬。畦上5行,行距35厘米,株距22厘米,每亩6000-7000株;将种薯摆放在土面上,芽眼接近土面,然后均匀地横向盖上8-10厘米厚的稻草,轻轻拍实,压而不实,稻草应铺满整个畦面不留空。

   五是平衡施肥,增施追肥。基肥特别是氮肥需要量仅相当于春薯的70%左右,每亩施有机肥150公斤,加硫酸钾30公斤、过磷酸钙10公斤、尿素5公斤混拌均匀一起施入;追肥用0.5%的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追肥1-2次。

   六是适当浇水,及时排水。出苗至团棵以保墒促长为主;团棵到开花以保墒为主,遇土壤干旱应及时浇水;开花后进入结薯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遇雨要及时排水。

   七是适时调控苗情,及时除草防病。如植株营养生长过旺,适时进行化学调控;及时拔除田间杂草,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马铃薯瓢虫和蚜虫。

   主要适宜于四川、重庆二季栽培区域。

   (六)马铃薯低温冻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是选用抗寒性较好的品种。选择紫花851、中薯3号、中薯5号、延薯4号和克新18号等耐寒性较好的早、中熟品种,在霜冻来临前成熟度可达到70%-80%,提高抗寒、抗冻能力。

   二是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广西南部、广东惠州、福建南部等冬季气温不低、低温危害较轻的地区,可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播种,但在湖南、湖北、江西和福建北部等应在11月下旬-12月中下旬播种,以免播种过早,冻伤幼苗。春作适当延迟播种,避开南方倒春寒。

   三是覆盖稻草或地膜防寒。早播马铃薯地膜覆盖防止苗期低温冷冻发生,已出苗马铃薯在低温冷冻发生前采取拱膜覆盖防冻,晚霜结束后揭膜。

   四是适当施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增施磷钾肥,减施氮肥,生长过旺、幼嫩的植株在霜冻来临前10天用15%多效唑,每亩用15-20克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防止徒长,增强抗寒力。

   五是重视预报,采用综合栽培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霜冻来临前,采取半沟灌水、凌晨造烟、喷施防冻剂和覆盖保暖材料等措施防霜防冻。

   六是加强灾后田管,减少损失。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剪掉和清除地上植株受冻部分、老叶和死叶,及时喷防病药剂(如银法利、克露、泉程等)以防伤口感染;及早查窝补缺、灌水,追施速效有机肥及磷、钾复合肥或草木灰、地灰等热性农家肥,结合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新芽或腋芽萌发;气温回升后,追施叶面肥、少量氮肥(如尿素15公斤/亩),促进植株生长;晴天后喷施农药和防冻剂溶液等预防晚疫病;对受灾较轻、生长比较正常的田块,加强管理,及时喷药防病和喷施叶面肥,争取获得最好产量和效益;处于开花期严重受害的地块中早熟品种应及时收获,翻耕改种速生蔬菜等生育期短的其他作物,降低霜冻损失;晚熟品种应保证水分供应,及时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叶面肥,尽可能维持存活下来的茎叶组织,推迟收获,获得较高产量。

   主要适宜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等南方冬作区和早春作马铃薯种植区域。

   二、两项关键措施

   (一)应用优质脱毒种薯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脱毒种薯,一般生产田选用三代以内种薯,感病品种采用原种。

   (二)种薯处理催育壮芽

   一是精选种薯,催育壮芽。剔除病薯、烂薯、杂薯和缺陷薯,进行催芽培育壮芽。在较温暖的室内或防雨大棚内(18-20℃),地上铺垫10厘米左右湿润沙土或疏松细土,将种薯摊成2-3层后,上盖5厘米左右过筛的沙土或细土,用水壶喷水湿润土壤(以半湿状态为宜,手握刚成团为宜),若温度低于18℃,上面再覆盖稻草、麦秆、草帘等以保温保湿催芽,注意防雨、防晒防止催芽种薯腐烂;等幼芽长出5毫米左右,揭去覆盖物和土,将种薯移至温度较低处,摊成1-2层为宜,暴露在散射光下壮芽。特别注意,不能将种薯直接放在太阳光下直射,须轻拿轻放、防止断芽,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雨淋和霜冻。

   二是正确切块,防止传病。一般在播种前3-4天左右切块,单个切块重25-40克,切块时充分利用顶端优势,尽量带顶芽;切块应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发根。50克以下小种薯整薯播种,51-100克的种薯纵向一切两瓣,100-150克种薯一切三开纵斜切法即把薯块切成三瓣,150克以上的种薯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芽眼螺旋排列纵斜方向向顶斜切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小块,并要有1-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切块过程中要注意切刀消毒,一般将两把刀浸泡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使用其中一把刀切完一个种薯后,将刀浸入高锰酸钾溶液中,取另一把刀切下一个种薯,交替进行,防止切种过程中传播病害。

   三是药剂拌种,防止烂种。切块后每50公斤种薯用2公斤草木灰和100克甲霜灵加水2公斤进行拌种,拌种后不积堆、不装袋,置于闲房地表24-72小时使伤口愈合。或切块用2公斤70%甲基托布津加1公斤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公斤滑石粉成为粉剂,每50公斤种薯用2公斤混合药拌匀,要求切块后30分钟内,均匀拌于切面。

   同时要注意,当播种地块太干或太湿、太冷或太热不宜切块播种;种薯发蔫发软、薯皮发皱、发芽长于2厘米时,切块易引起腐烂;切块过小,尤其是切成一片一片,易腐烂;夏播和秋播因温度、湿度高,极易腐烂,一般不能切块。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