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大豆叶斑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67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初散生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扩展后大小为2-5mm,中间浅褐色,四周深褐色,病、健部界限明显,后病斑干枯,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子囊壳。

    病原 Mycosphaerella sojae Hori 称大豆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黑褐色,球形至近球形,近表生,壳壁膜质,有孔口,大小70-130μm,子囊束长在子囊壳里,圆筒形至棍棒状,大小35-73×8-13(μm),无侧丝,子囊内含有子囊孢子8个,排成双行,子囊孢子无色,梭形至纺锤形,具隔膜1个,隔膜处略缢缩,大小13-23×4-9(μm)。国外报道M.cruenta (Sacc.) Lath和M.phaseo10rum Siemszko.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组织里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多发生在生育后期,引致早期落叶,个别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实行3年以上轮作。(3)选用优良品种 如绥农8号、小寒王等大豆优良品种。此外中黄2号、3号、4号、九丰3号也可推广应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