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大豆茎枯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00
 

    症状 茎枯病分布在东北、华北等各地,多发生于大豆植株生育的中后期。主要为害茎部。茎上初生长椭圆形病斑,灰褐色,后农渐扩大呈一块块黑色长条斑。初发生于茎下部,渐蔓延到茎上部,落叶后收获前植株茎上症状最为明显易于识别。

    病原 Phoma glycines Saw.称大豆茎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散生或聚生在表皮下,器壁褐色,膜质,孔口周围的细胞暗褐色,直径105-280μm;分生孢子球形或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钝圆,内含2个油球,大小2-4×2-3(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茎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借风雨进行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减少菌源。(2)选种发病轻的品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