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花生叶斑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78
 

    症状 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和花轴。叶斑现于叶正背两面,圆形或近圆形,大小0.5-8mm,病斑扩展后融合成大型不规则斑块。叶柄、茎和花轴染病 生线形或椭圆形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有时外围具浅黄色水渍状晕圈。

    病原 Cercosporidium state of Mycosphaerlla berkeleyi W.A.Jinkins 称落花生小球壳的短胖孢阶段。异名Cladosporium personatatum、Cercospora personata等。子实体生于叶两面,以叶背居多。梗座生于表皮下,近球形或长条形,褐色至黑色,宽75-197μm。分生孢子梗极紧密簇生,青褐色至烟黑色,色泽均匀,宽度较规则,直立或稍曲,具曲膝状折点1-3个,不分枝,平滑,孢痕疤明显,厚而突出,宽1.8-3.1μm,座落在折点处,具横隔膜0-1个,大小16-59.6×4.4-7.9(μm)。分生孢子暗青黄色,圆柱状,倒棍棒形,直立或略曲,顶部钝圆,基部倒

圆锥平截,基脐明显,宽1.9-3.1μm,具1-8个横隔膜,多为5个,不缢缩,大小18.1-69×5.2-8.8(μm)。除为害花生外,还为害豆科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子囊腔在病组织中越冬,但不是主要初侵染源。翌年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落到花生叶片上,遇适宜温度和水滴,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穿透表皮进入组织内部,产生分枝型吸器汲取营养。病菌生长温限10-37℃,最适为25-28℃。秋季多雨、气候潮湿,病害重;少雨干旱年份发病轻。土壤瘠薄、连作田易发病。老龄化器官发病重;底部叶片较上部叶片发病重。鲁花3号、海花1号、蔓生型小粒种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如湛油1号,农花26号,中花2号,群育101,P12,山花2000号,鲁花6号、9号、11号、13号、14号,粤油23号,浪江3号,立茎大粒,一窝猴等。(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3)与其它作物轮作2-3年。(4)加强田间管理。(5)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年液或50%苯来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顺天星1号)600倍液(北京市顺义县农药厂)、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农抗120水剂2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1:2:200倍式波尔多液,喷药时宜加入0.2%洗衣粉做展着剂,间隔15-20天一次,连防2-3次。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