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甘薯蚁象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69
 

    学名 Cylas formicarium (Fabricius)属鞘翅目,锥象科。别名 甘薯小象、甘薯小象甲。分布在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寄主 成虫寄主有甘薯、砂藤、蕹菜、五爪金龙、三裂叶藤、牵牛花、小旋花、月光花等,幼虫寄主主要是甘薯、砂藤的粗茎和块根。

    为害特点 成虫在田间或薯窖中嗜食薯块,在受害薯内潜道中残存成虫、幼虫和蛹及排泄物散出臭味,无法食用,损失率30%一70%。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7.9mm,狭长似蚊,触角末节、前胸、足为红褐色至桔红色,余蓝黑色,具金属光泽,头前伸似象的鼻子,复眼半球形略突,黑色;触角末节长大,雌虫长卵形,长较其余9节之和略短,雄虫末节为棒形,长于其余9节之和,前胸狭长,前胸后端1/3处缩入中胸似颈。鞘翅重合呈长卵形,宽于前胸,表面有不大明显的22条纵向刻点,后翅宽且薄。足细长,腿节近棒状。卵乳白色至黄白色,椭圆形,壳薄,表面具小凹点。末龄幼虫体长5?8.5mm,头部浅褐色,近长筒状,两端略

小,略弯向腹侧,胸部、腹部乳白色有稀疏白细毛,胸足退化,幼虫共5龄;蛹长4.7?5.8mm,长卵形至近长卵形,乳白色,复眼红色。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3?5代,广西、福建4?6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广州和广西南宁无越冬现象。世代重叠。多以成、幼虫、蛹越冬,成虫多在薯块、薯梗、枯叶、杂草、土缝、瓦砾下越冬,幼虫、蛹则在薯块、藤蔓中越冬,成虫昼夜均可活动或取食,白天喜藏在叶背面为害叶脉、叶梗、茎蔓,也有的藏在地裂缝处为害薯梗,晚上在地面上爬行。卵喜产在露出土面的薯块上,先把薯块咬一小孔,把卵产在孔中,一孔一粒,每雌产卵80一253粒。初孵幼虫蛀食薯块或藤头,有时一个薯块内幼虫多达数十只,少的几只,通常每条薯道仅居幼虫1只;浙江7?9月,广州7?10月,福建晋江、同安一带4?6月及7月下旬一9月受害重;广西柳州1、2代主要为害薯苗,3代为害早薯,4、5代为害晚薯。气候干燥炎热、土壤龟裂、薯块裸露对成虫取食、产卵有利,易酿成猖獗为害。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防止扩散。(2)甘薯收获后,清除有虫薯块、茎蔓、薯拐等,集中深埋或烧毁。(3)实行轮作,有条件地区尽量实行水旱轮作。(4)及时培土,防止薯块裸露,注意选用受害轻的品种和地块。.(5)化学防治。①药液浸苗。用50%杀螟松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浸湿薯苗1分钟,稍晾即可栽秧;⑥毒饵诱杀。在早春或南方初冬,用小鲜薯或鲜薯块、新鲜茎蔓置入50%杀螟松乳油500倍药液中浸14?23小时,取出晾干,埋入事先挖好的小坑内,上面盖草,每667m250一60个,隔5天换1次。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