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甘薯软腐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98
 

    症状 俗称水烂。是采收及贮藏期重要病害。薯块染病,初在薯块表面长出灰白色霉,后变暗色或黑色,病组织变为淡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黑色霉毛污染周围病薯,形成一大片霉毛,病情扩展迅速,约2?3天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发出恶臭味。

    病原 Rhizopus stolonifer (Ehr ex Fr.)Vuill.称匍枝根霉(黑根霉),属接合菌亚门真菌。菌丝初无色,后变暗褐色,形成甸甸根,无性态由根节处簇生孢囊梗,直立,暗褐色,顶端着生球状孢子囊1个,囊内产生很多暗色圆形孢子,单胞,大小11?14um,由匍匐根的根节处又形成孢囊梗,致很多薯块污染产生一片片霉菌;有性态产生黑色接合孢子,球形表面有突起。此外及R.nigricans Ehrb.和R.tritici Saito也是该病病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存在于空气中或附着在被害薯块上或在贮藏窖越冬,由伤口侵入。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薯块有伤口或受冻易发病。发病适温15?25℃,相对湿度76%一86%,气温29?33℃,相对湿度
高于95%不利于孢子形成及萌发,但利于薯块愈伤组织形成,因此发病轻。

    防治方法 (1)适时收获,避免冻害,夏薯应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应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选晴天,小心从事,避免伤口。(2)入窖前精选健薯,汰除病薯,把水气晾干后适时入窖。提倡用新窖,旧窖要清理干净,或把窖内日土铲除露出新土,必要时用硫磺熏蒸,每m3用硫磺15g。(3)科学管理 对窖贮甘薯应据甘薯生理反应及气温和窖温变化进行三个阶段管理。一是贮藏初期,即甘薯发干期,甘薯入窖10一28天应打开窖门换气,待窖内薯堆温度降至12?14℃时可把窖门关上。二是贮藏中期,即12月至翌年2月低温期,应注意保温防冻,窖温保持在10?14℃,不要低于10℃。三是贮藏后期,即变温期,从3月份起要经常检查窖温,及时放风或关门,使窖温保持在10一14℃之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