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高粱立枯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4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75
 

    症状 主要为害幼苗。多发生在2?3叶期,病苗根部红褐色,生长缓慢。病情严重时,幼苗枯萎死亡,引致缺苗。7?8月生育中后期个别地块也有发生,为害根部,引致高粱烂根。

    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um,分枝基部缢缩,老熟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茵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mm,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um)。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s (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在土壤中存活,以菌丝体或苗核在土壤中越冬,是土壤传播病害。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玉米大豆、甜菜、陆稻等多种作物的幼苗或成株,引致立枯病或根腐病。5、6月份多雨的地区或年份易发病,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参见玉米苗期根腐病。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