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高粱叶点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4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07
 

    症状 又称斑点病。全株各部位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形状不规则,长形至梭形或半圆形,大小不等,大约可达1cm以上,黄褐色至灰褐色,有红紫色边缘。病斑常队叶缘或叶端开始,也有的发生在叶面上或穗的上部,造成旗叶倒折。病斑扩展时常融合为较大斑块,后期在干枯叶斑上可见散生或成行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种子印颖片染病产生类似症状。北京、山西、内蒙古、东北、西南均有发生。为害日趋严重。


    病原
Phyllosticta sorghina Sacc.称高粱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色,亚球形,散生在叶面上,突出表皮,大小64?194um。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3.5?6×2.0?3.0(um)。除侵染高粱外,还可侵染黍、粟、稗、甘蔗、苏丹草等。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北京、吉林等地于6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症状明显或流行。据观察,播种早的田块病情重于晚播的田块。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同一田块,抗7号、沈杂5号发病较重,而抗4号则不发病。1994年北京密云、延庆种植杂交高粱抗7号和沈杂5号对此病抗性差,再加上当年气候特殊,6月份

干旱无雨,7月份以后降雨增多、降雨量575mm,8月份达268mm,较历年偏多,且日照明显减少,7?8月空气湿度为78.7%?79%,温度较往年偏高0.5?2.5℃,这样潮湿闷热的天气,造成了叶点病的流行。近年,该病为害有上升趋势,严重的绝产或绝收。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病品种。引进新品种时,注意把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结合起来,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2)适期播种,不宜过早。(3)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M一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绿叶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