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守护水稻的基因宝库——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即将建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舒  浏览次数:399
 
      1970年冬,一株从海南南红农场发现的野生稻“野败”,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团队欣喜若狂,也由此掀开了杂交水稻研究崭新的一页。
      
      这个已然广为人知的故事,彰显出野生稻作为水稻种质资源的重要价值。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如今,在我国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稻种有了一个共同的新家——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这个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即将建成,将可活态保存野生稻4万份,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宝库。近日,记者专程进行了探访。
      
      穿过一片黎族村寨,高大的热带树木掩映下,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映入眼帘。只见一块块水田整齐划一,依次排开,一直延伸到视野的远方。每块田内所种稻种,或高大茂盛,或低矮匍匐,甚至还有一些宛若杂草。
      
      “别看这些稻子不起眼,但可都不一般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介绍,这座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自2021年起开始筹建,面积180亩,规模全球最大。自建设之初,就开始保存野生稻,目前1万多份野生稻资源入驻其中。
      
      为什么要专门保存这么多种野生稻?“在人类长期的驯化和选育中,栽培水稻的遗传基因会出现明显的同质化,丰富性和多样性变得匮乏。表面上看,它们的产量更高,甚至品质也更好,但长远看,它们实际上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也缺少大幅度提升的空间。比如某种新的病害,可能会给这些同质化严重的水稻带来严重威胁。而野生稻经过几千年自然环境的‘千锤百炼’,蕴含着更为丰富的遗传基因,正好能够成为水稻品种改良的资源库。”钱前说。
      
      他举了一个普通野生稻的例子。这种野生稻看起来匍匐在地,结的籽粒也不多,但在人类的栽培驯化中,普通野生稻渐渐被改良成了栽培种,直立了起来,结籽也变多了,但一些诸如抗病性的基因却丢失了。后来,为了解决水稻的抗病问题,育种家又从普通野生稻中找回了其中的抗病基因,通过基因技术导入到栽培水稻中,由此,大大提高了水稻栽培种的抗病性,奠定了粮食稳产丰产的基础。这正是野生稻的宝贵之处。同时,随着人类活动增多、气候变化等因素,自然界中的野生稻也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绝种消失,因此,一定要加强这类资源的调查和保存,抢救这些野生稻种。
      
      那为何一定要活体保存?钱前介绍,我国是水稻原产国,从海南到广西,从广东到江西,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在全球许多地方,也有各类品种丰富的野生稻。对这些野生稻的种子,当然要精心保存,也更容易保存。但从科学角度看来,和种子相比,活体野生稻的生物多样性、遗传基因丰富性等更佳,因此活体保存一直都是最好的保存方法。但这样的保存方法也更为条件严苛,对气候、保存环境等都有要求,这也正是在海南三亚建设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的原因所在。
      
      三亚崖州区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光热条件独特,可以成为保存野生稻资源的天然大温室。在这里,野生稻种可以周年、永续生长,由此得到长久活体保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晓明常年从事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搜集、保护和利用工作,她介绍,在这个资源圃中,每种野生稻都被单独栽种在一片区域中,一些稻种还被种在特定容器里,由此方便进行标准化的数据采集记录,也防止不同稻种之间的“串种”现象。
      
      当前,气候变化加剧,人类对于水稻抗性的要求更为强烈和多元化,例如耐旱、耐盐碱等。钱前表示,利用野生稻中的宝贵基因,对于培育出更多具有这类抗性的水稻品种,未来空间很大。“育种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他告诉记者,我国拥有10万份左右的水稻种质资源,但鉴定完成的只有一小部分,还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人才来做资源挖掘和利用,“我们希望把这里建成一个共享共建共用的平台,实现高水平的合作,为育种家们鉴定和挖掘出更多优异基因,提供更好的育种材料。”
      
 
      
图为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模拟野生稻的生长环境进行品种保存。杨舒/摄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