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特别策划 | 郑天存小麦育种记


作者: 尚伟民 中国农村科技 2023-07-28


      2023年5月初,我再次拜访了著名小麦育种家郑天存先生。这位79岁高龄依然身材匀称、腰杆挺直的农业科学家,白色的半截袖衬衣扎在挺直的西裤中,显得洒脱而干练,完全没有耄耋老人的龙钟之态;花白的头发梳理得妥帖有型,深邃而笃定的眼神中透着平和。

      被业界称作“高产育种家”的郑天存,在半个世纪的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中取得了多项国内外首创的“爆炸性”成果与技术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主持培育小麦新品种“周麦”“存麦”系列等达40余个,育成品种的数量,近30年来一直保持国内、国际第一。

      “第一个春天”

      郑天存的小麦育种,始于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带来的“科学的春天”。此前,他搞过6年的高粱育种,育成了两个豫东平原的高粱主栽品种。随着全国农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对粗粮的需求逐渐减少,而对细粮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中原及北方地区,人们天天吃白馍的千古夙愿,成为改革初期乡村的主要诉求。培育出高产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家共同的追求。

      郑天存在小麦育种的前期,围绕高产这个目标展开了研究。为了加快育种进程,他花费两年多时间攻克了“绿体营养春化法”就地夏繁加代技术,使小麦育种周期缩短了一半。利用这项技术,1980年他所做的小麦杂交组合仅3年即获得了五代或六代稳定系,到1983年就从中选育出3个冬性、半冬性的抗病、丰产优秀新品系,很快培育出“周麦8848“”周麦8826“”周麦8833”“豫麦15”(“周麦8846”)等一批中高产品种。其中“豫麦15”高产早熟,矮杆、大穗、大粒,在周口地区区域试验中,连续三年产量位居第一,平均单产达394.5公斤/亩,使周口地区首次实现小麦产量历史性突破。

      技术创新为郑天存的小麦育种带来了超常规的“加速度”。1981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量只有150-200公斤。为了实现产量突破,郑天存选出遗传背景不同、期望目标性状能互补的9个来自国内外材料组成的4个亲本、分别组成单交。为确保后代在黄淮片区的适应性,4个亲本(“百农791“”豫麦2号“”鲁麦1号“”偃师4号”)来自9个国内外材料,除两个抗源外,其余7个均来自河南、陕西等生态条件相似地区。这4个亲本中有三个是试推广种,丰产性有保证,其中两个抗病性过硬,两个早熟,两个矮杆,一个中杆,两个半冬性,两个多亲本不早衰,许多优良性状的比重都占二分之一以上,组合总体性状水平是较高的。

      1982年,郑天存又用两个单交有性杂交成双交,收获种子401粒,为性状重组打下了基础。第二年,郑天存从“F1-8256”播种的10行中,选了9株,进行加代繁育。“F2-82563253”秋季播种38行,600株,初选32株,增选44株,加大了群体,以便发现最优秀的后备植株。

      小麦锈病是全球分布最广、最具破坏性的小麦病害之一。郑天存为了解决这个让小麦育种家普遍“头疼”的问题,采用了逐年诱发锈病的办法。在选择后代时,按照“田间重选形”(高产株型)“室内重考粒”(饱满度、千粒重、经济参数等)的原则。为了利于矮杆形状和高产潜力的发挥,“F3”采用在“高地水”条件下选拨,“F5”开始混收繁殖,“F6”植株行繁殖原种。

      经过连续6年定向选育,郑天存终于在1988年育成了高产、广适、耐病、抗逆、矮杆,综合性状较全面的小麦新品种“周麦9号”,在黄淮海流域跨省三年试验中名列第一,平均亩产达506.6公斤,首次创造了全国亩产超千斤的纪录,成为全国的名优品种代表。

      1995年,“周麦9号”在全国第九届发明博览会上斩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杰出发明者金质奖(至目前,我国农业科研领域只有袁隆平和郑天存两位科学家获此殊荣)。1997年,“周麦9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1998年,“周麦9号”在豫、皖、苏等8个省累计推广面积1.4亿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0亿元,成为全国播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周麦9号”是郑天存第二批6个新品种中最优秀的“优等生”,它还有“周麦5号”至“周麦10号”等5个兄弟。由此,郑天存创造的“周麦”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全国叫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郑天存小麦育种进入高产阶段,那时的育种目标是以产量为基础,解决抗倒、抗病等为主,使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期间他培育出了“周麦11”至“周麦13”第三批3个品种。这3个品种产量再创新高,每亩单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高的达600公斤。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04年,郑天存小麦育种进入超高产阶段,主持培育出“周麦14”至“周麦19”第四批6个品种,使黄淮海平原小麦产量水平再上新台阶。“周麦16”在2001河南省试验10处汇总平均单产达635.9公斤/亩,其中两处超过700公斤/亩,最高单产712.8公斤/亩。“周麦17”具有矮杆、早熟、面白、出粉率高等优点,为黄淮海麦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间作套种提供了配套良种,颇受农民欢迎。“周麦18”在国家、省区生产试验中3年获8个第一,到2011年累计推广面积即达8601万亩,增产粮食29.4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9.8亿元。

      2006年,郑天存在退休前育成了“周麦20”至“周麦27”第五批8个新品种,为他的“周麦”系列育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批品种中,“周麦22”表现最突出,2007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后,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面积7837万亩,2013年至2015年成为河南省第一、全国第二小麦品种;2009年至2016年被农业部定为重点推广品种,成为国家黄淮南片主推小麦的“明星”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亿多亩,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周麦27”单产突破了800公斤/亩,最高单产达到821.7公斤/亩,创造了国内百亩高产方单产纪录。

      临近退休之际,郑天存已开始投入多抗、高产、优质的“周麦28”至“周麦33”新品种的研发,为“周麦”系列品种留下了持续辉煌的“种子”。

      “第二个春天”

郑天存(右)

      郑天存主持培育的“周麦”系列,到目前依然是全国最大的小麦品种(系)族群,为全国小麦育种提供了矮杆、大穗、高产稳产、多抗等多种优秀基因,对小麦生产发挥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为国家黄淮海麦区培育出两个“标杆”品种:一个是“周麦9号”,因为在生产中表现突出,于1996—2006年,被确定为河南省与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另一个是“周麦18”,从2007—2022年,一直是河南省和国家小麦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

      对照品种又叫标准品种,是各类品种试验中作为参试品种(系)比较鉴定标准的品种。通常以“当地普遍栽培的当家种”“当地生产上大量栽培的品种”为标准的优良品种作为对照品种。一个育种家一生能培育出一个对照品种就已经非常难得了,而郑天存却贡献了两个品种做同行们的“标杆”,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按说,郑天存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了。但他退休之后因为放不下小麦育种,选择了继续坚守在育种一线。2006年10月,62岁的郑天存带着夫人与子女们,拿出全部积蓄,在郑州市高新区沟赵街道办事处流转耕地60多亩,建起了个人育种站,播下了他半辈子积累的两三千种小麦育种材料。

      为了尽快培育出有突破性的小麦新品种,他拼命三郎般地天天带着子女们起早贪黑在试验田劳作,又借鉴玉米水稻等作物南繁思路,大胆开创了全国小麦海南繁育加代之先河。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反复试验,与他的夏繁加代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自然条件下冬小麦南繁北育一年三代育种加代技术”:第1次夏繁加代收获的种子,10月中旬在河南当地播种,通过自然春化,在12月初移苗到海南三亚,到第二年2月中、下旬收获,实现第2次加代。海南加代的种子,3月初带回河南当地田间播种,利用黄淮麦区初春低温完成小麦田间自然春化,6月中旬成熟,完成小麦第3次加代。

      2008年12月,为便于合作和对外交流、科研成果申报等工作,郑天存以沟赵试验田为依托,成立了河南省天存小麦改良技术研究所。因为郑天存的声誉,研究所很快在全国小麦育种界闻名,不少企事业单位与他洽谈合作。

      2009年3月,郑天存以首席育种家的身份,与全国闻名的深圳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共同创建了“丰德康”种业,郑天存步入了他小麦育种研发的“第二个春天”,创造了世界小麦育种领域罕见的育成品种数量最多的传奇。

      这个阶段,郑天存改变以往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的育种理念,把培育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小麦新品种作为新征程的“制高点”,打破了长期困扰小麦育种“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魔咒,育成了“丰德存麦1号”“丰德存麦5号”“存麦8号”“丰德存麦11号”“丰德存麦12号”“丰德存麦20号”“丰德存麦22号”“丰德存麦23号”“存麦608”“存麦633”“艾麦24”“艾麦180”等“丰德存麦”系列共17个强、中筋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在郑天存育种的“第二春天”,育成了不少表现优异的“大品种”。比如“丰德存麦5号”,在国家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品质评分97.05分,居强筋优质小麦第一名,千亩示范方经实打验收连续3年亩产超700公斤;“丰德存麦20号”,在2022年千亩示范方实打验收中平均单产高达907.12公斤/亩,创造了全国千亩方的高产纪录。“丰德存麦21”“艾麦24”等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也因为兼具优质、高产两大优势,推广面积不断扩大,不仅备受广大麦农欢迎,还成了全国粮食加工企业的“香饽饽”。

      创新无止境

      创新是郑天存小麦育种始终坚持的核心理念,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创制种质、新品种,都体现了他的与众不同。

      “不创新,就死亡。”在一次交谈中,郑天存说这话的语气,可谓斩钉截铁,“一个育种家,如果没有创新意识,老是跟在别人后边,永远难出好品种。”

      郑天存从事小麦育种之初,就充分考虑到小麦株高问题。他认真研究了我国各个时期小麦的平均株高,20世纪50年代为108厘米左右,20世纪60年代为105厘米左右,70年代下降到97厘米左右。即使综合性状比较好的墨西哥矮杆小麦,株高也保持在90厘米左右。

      在实际生产中,河南当时种植的大多数小麦品种株高在100厘米左右。随着水肥的增加,加之黄淮海平原春夏季节几乎年年遭遇大风大雨,倒伏成为小麦高产的重大“杀手”。

      “降秆”成为育种家们共同的目标,但降到多高合适,国内外育种界出现了争论。大部分育种家均认为小麦株高90厘米左右、不低于85厘米最合适。郑天存首先否定了这个观点。他通过生产调查研究发现,高于85厘米就容易倒伏。他在周口对株高调查中发现,其中一年从抽穗到灌浆连续倒伏5次,小麦籽粒全是秕壳,基本没有产量。这样的惨痛教训,让郑天存下决心要在育种中实现降秆,并大胆提出小麦株高必须降到80厘米以下的观点。许多专家均以“矮杆易早衰”“生物量不够”为由反对他的这一观点。

      郑天存不争论,而是把自己的理论观点放到育种实践中“验证”。他育成的第一个国审品种“豫麦15”(“周麦8846”),株高75厘米左右,既实现了矮秆大穗不早衰,还兼具抗条锈和吸浆虫、高产稳产、耐迟播、早熟等多种优秀特征,从此以“矮杆、大穗、多抗”为显著特色的“周麦”系列便诞生了。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小麦育种界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决定小麦产量的三个要素,即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穗数最重要,穗粒数次之,粒重居尾。郑天存通过研究,提出了形成高产的三要素中,粒重最重要。郑天存的观点又引起了一些同行的反对。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小麦千粒重只有30克,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达到了40克。

      为了验证这一观点,郑天存搞了一个慎重的研究:对新中国成立之后50年中的主推小麦品种,按每10年选4个,共选了20个品种做生产试验。这些小麦品种,均是高秆,株高在一百二三十厘米。为了防止倒伏,郑天存创造性地加上了与小麦垂直的防护网——用木棍把网支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平面,让麦穗从网眼中钻出来。这样,每棵小麦都在网线的“扶持”下,可以确保后期风雨天气不发生倒伏。

      研究结论证明,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占比达到了70%~80%,排在第一位。这个研究成果论文在《河南农业科技》杂志发表后,在河南小麦育种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小麦生产进入高产阶段后,郑天存又搞了一个新时期20年的品种研究,最后的结论仍然是粒重对小麦产量的贡献最大,70年的研究结论完全一致。美国一家英文杂志发表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这个研究结论与美国农业专家的普遍观点也不一致,他们大部分认为,产量最主要的因素是穗粒数。

      郑天存的研究成果表明,粒重,即籽粒的大小成了最重要的高产因素,这可以说颠覆了过去一直以亩穗数为首要因素的观点。不少专家对郑天存提出质疑:籽粒大了,会不会饱满——小麦灌浆时间不足40天,在同样的时间里,籽粒增大了,能长饱满吗?籽粒不饱满,不光产量降低,小麦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一些专家最初并不认同郑天存的观点。当他以详实的研究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时,大家才予以认可,并逐渐成为小麦育种界的主流观点。这也是他为小麦遗传育种理论创新研究作出的贡献。

      国内外小麦育种界还有一个共识,小麦的高产与优质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因为在小麦生长中,合成蛋白质与合成淀粉一样,都会耗费大量的能量,而土壤的地力、肥力是一定的,合成蛋白质多,淀粉就少,反之亦然。而优质小麦因合成蛋白质而导致降低淀粉的合成,从而使产量降低。

      郑天存认为,这是一般的规律。他特别提出,只有打破规律,才能实现创新。于是,他果断改变自己初期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的育种策略,把打破“优质与高产不相容”的“魔咒”作为方向,潜心于优质与高产相结合的育种研究。基于对遗传育种理论的创新思想,郑天存确立了新的育种理念与方向,他的育种目标在后来的育种实践中也得以实现。近几年黄淮麦区推广的“存麦5号“”存麦21号”等小麦新品种,均是高产与优质兼备的品种,成为优质小麦产业中的佼佼者。

      在郑天存40年的小麦育种中,曾多次打破过国内外一些固有的学术观点。他说,对小麦育种中的任何难题,他都要试一试,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正是因为敢于质疑这样的权威论断,敢于“冒犯”固有的传统理论,向“实践”要结论,靠“试验”出结果,把“理论”放到“实践”中去“考量”,最终获得新的认知,实现了新的突破。

      郑天存还为我国小麦育种贡献了一个优异的新种质——“周8425B”。该种质在矮杆、大穗、大粒、抗病抗逆性均呈显性遗传。根据对“周8425B”作骨干亲本衍生审定新品种的统计,全国共有12省(区、市)197家育种科研单位,利用“周8425B”作骨干亲本育成审定新品种415个(包括国审品种123个),其中黄淮麦区育成衍生审定品种405个,河南省育成衍生品种192个,其中这个项目的6家主持、合作单位审定小麦新品种51个,形成了“周麦”“郑麦”“百农”“中麦”“存麦”“豫麦”等多个主推品种,占黄淮麦区(南片)推广品种的65%以上。

      在“周8425B”的后代中,表现优秀者众多,其中“百农矮抗58”“郑麦7698”两个新品种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周麦12”“周麦22”“百农207”和“周麦11”“周麦16”“周麦23”等6个新品种分别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不断探索,追求更高。郑天存至今仍然带领团队坚守在小麦育种一线,每年都会有新品种“出阁”。

      作者:尚伟民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