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主产区小麦苗情长势良好 旱寒叠加春管仍需强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10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作者:粮食作物技术处  浏览次数:842
 
——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小麦苗情考察会商活动
 
 
      当前,西南冬麦区已进入孕穗期,其他冬麦区正由南向北陆续返青起身,是开展春季田管、夯实夏粮丰收季基础的关键时期。2月27日—3月3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赴河南、河北等地开展小麦苗情考察,实地调查小麦苗情、墒情和病虫情,组织2023年全国小麦春季苗情会商,研判主产区小麦生产形势,细化春季田管措施。
 
      分析认为,当前主产区冬小麦长势良好。一是群体适宜。主产区冬小麦群体足,个体壮,一二类苗比例高,苗情好于上年、也好于近几年较好年份的2020年同期。二是底墒充足。2月上中旬全国一轮大范围降水有效补充了麦田土壤墒情,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部分冬季降水少省份麦田旱情得到缓解。三是早春返青提前。进入2月以来,主产区大部气温回升较快,河南、河北、四川、新疆等地部分地区小麦提前2—5天进入返青期,弱苗麦田提前实现转化升级。四是旺苗控制好。针对冬前长势偏旺麦田,各地组织专家、农技人员下乡入户,大力宣传冬前和早春镇压、深耘断根或喷施控制剂等措施,控旺转壮效果好。
 
      会商强调,今冬小麦主产区出现几次极端降温天气,部分旺长麦田、晚播弱苗麦田及整地播种质量、冬前未镇压麦田冻害显现,部分麦田表墒不足、杂草滋生,春季“旱寒”叠加风险较大。针对主产区苗情长势,要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的理念,春季麦田坚持因苗施策,分类管理。黄淮海、西北麦区要重点做好中耕划锄、镇压化控,合理调整肥水运筹,降低冬季冻害影响,积极预防春旱和“倒春寒”;长江中下游麦区要落实好镇压划锄,适时化学除草,施好拔节肥,及时清沟理墒,疏通排灌水系,防渍抗旱;西南麦区要根据群体状况促弱控旺,做好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综合防控,预防低温冻害和倒伏。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