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在哈尔滨成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4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 刘伟林  浏览次数:821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近日,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建设的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在哈尔滨揭牌成立。该中心将推动提升我国粮食科技创新和盐碱地生态修复能力,为我国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开辟新路径。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牵头,联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11家单位协同共建,在全国典型盐碱地生态区设立华南、华东、西北、东北4个区域中心。预计到2030年培育出适合不同盐碱地生态区种植的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水稻新品种10-15个,亩产将达到600斤以上。
 
  东北中心作为国创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立足黑龙江,联动三省一区,重点开展寒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技术攻关。“东北地区分布着5000万亩寒地盐碱地,黑龙江占1500万亩。这些盐碱地如果种上水稻,只要达到亩产300公斤基础线,就可年产稻谷45亿公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东北中心主任来永才表示。
 
  目前,东北中心建立了“首席科学家+试验站站长”联动配合的高效运行机制,打造了集育种、栽培、植保、信息于一体的科研创新团队,构建了资源搜集利用、技术配套集成、新品种培育的创新发展模式;审定推广了18个耐盐碱水稻品种,创新集成了盐碱地水稻提质增效、轻简节本直播、芦苇专项治理、稻田泥浆化治理等技术模式,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其中,“绥粳18”“龙稻124”“齐粳10”分别在pH值8.8-9.5的盐碱地上创造了910-990斤的高产纪录,取得了“从盐碱地上产粮”系列核心技术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在致辞中表示,东北中心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心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他希望东北中心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瞄准耐盐碱水稻产业的重大战略需求,攻克耐盐碱水稻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集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培育耐盐碱水稻行业领军企业,强化中心在耐盐碱水稻产业中的领先优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