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追忆袁隆平院士:永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05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作者:记者丨叶凤林  浏览次数:1023
 

      4月1日,长沙唐人万寿园。袁隆平院士家人和市民依次行礼鞠躬,敬献稻穗,撒播种子,缅怀袁老。

      4月2日,省水稻研究所稻圣广场。袁隆平青铜雕像揭幕,朝向试验田,“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刻于其上。

袁隆平夫人与后辈前往墓园祭扫缅怀。

袁隆平铜像揭幕。图源/人民日报

      “一日三餐,永远怀念。”这是袁老逝世后的首个清明节。市民自发悼念,各地网友纷纷留言寄托哀思。

      而袁老生前说过的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被镌刻在他的墓碑上。他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也启迪着后来人。

图源/人民日报

      01

      头等大事

      “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老的这句话点透了粮食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粮食安全永远是头等大事。因而,在不同时期,在各个场合,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呼吁、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这个基本的东西怎么能不保呢?”“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高产,更高产,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这绝非杞人忧天。

      2022年才过去1/4,全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事情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汤加火山爆发、南美干旱、俄乌冲突……全球粮价加剧震荡,粮食安全拉响警报。

      今年中央一号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谁来养活中国人?”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有人提出质疑。

      回应质疑,数十年来,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队伍接连攻破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

当被问及是不是特别害怕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场景再次出现?袁隆平连声回答,“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袁隆平生前常说起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是对杂交水稻高产的理想追求。

      如今,我国稻谷生产量世界第一,2021年达2.128亿吨。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一半,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亿公顷。

      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全世界有1.6亿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种上杂交水稻,每公顷增产两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袁隆平带各国朋友参观试验田。图源 / 新华社

      如今,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杂交水稻已经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回忆袁老谈到,他胸怀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把国家的重大需求作为科学家的首要任务。“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之后,他并没有把技术封闭起来,而是向全世界推广。”

      02

      爬起来再干

      1964年,那位挑战世界权威的乡村教师也许还没想到,他此后一生会和粮食安全难题杠上。

袁隆平早年在实验室进行水稻研究。

      从前,学界普遍认为,水稻没有杂种优势。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死磕”9年,与助手们先后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实验,直到1973年,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三系法研究成功了,又向两系法进军。

      然而,这一路并非坦途。失败、质疑和受挫,不计其数。试验田被毁坏,科研成果被质疑。但这些困顿从未将他的热情击垮。

      “爬起来再干就是了。”袁隆平说。

      据其助手李必湖回忆,有一次,试验秧苗刚种下去半个月左右,就遇到山洪暴发,他们不顾危险,下到试验田中抢救秧苗,用床板抬回一公里外的驻地。“杂交水稻研究材料,袁老师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在两系法研究启动不到两年时,一场异常低温导致全国两系育种大面积失败。一时间,科研界不少人“唱衰”。面对困境,袁隆平却乐观地认为这样的低温天气能够暴露问题,正好可以推进研究。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并大面积用于生产,平均产量比三系法增长5%至10%。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凤这么评价道。

      “在当时,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谁都不敢轻易触碰。”邓华凤认为,当时的袁老师,只是湖南省安江农校一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他既没有名气、地位,也没有经费、设备,更没有科研团队,有的只是敢为人先、敢于“碰硬”的勇气。

      “现在,两系法已经占了杂交水稻的一半以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认为,袁隆平能够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是科学家精神最好的践行者。

      03

      谁来应战

      “我希望,各位专家都来夺标,都来竞赛。”

      时间回到2020年11月。91岁的袁隆平,如往常来到长沙参与工作会议,他精神矍铄,自掏腰包发出了超级稻攻关“邀请赛”。

      “亩产1200公斤,谁来应战,夺标成功之后,重奖10万元。”

      一个月后,在三亚,袁老再次邀请全国各地专家研究水稻超高产,布置了20多个试验点,两个任务,一是单季稻亩产1200公斤;另一项则是,双季稻亩产3000斤。

      “袁老师生前最关心的就是这两个任务。”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回忆,当时,袁老坐在那里两个小时,讲话长达40多分钟,每位专家的发言他都很认真听。

      “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2019年9月,在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时,袁老是这么说的。

袁隆平出席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开幕式并作题为《杂交水稻发展战略》的报告。图源/南方农村报

      同年4月,在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上,袁老将毕生研究浓缩成了一个报告。

      他指出,杂交水稻的发展分为五个时代。第一代三系法杂交稻于1973年取得成功,目前为止推广面积约1亿亩,但具有配组难度大的弱点。第二代两系杂交稻配组自由度大但易受气候影响。至今研究成功的第三代杂交稻,克服了三系杂交稻配组难度大和两系杂交稻育性不稳定的弱点,双季晚稻亩产超1000公斤,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第四代C4型杂交稻和第五代一系法杂交水稻,将分别具备光合效率高、无需制种的优势,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研究。

      杂交水稻的发展还在进步。

      而袁隆平与他的科技观,筑就了向前的基础,早已成了中国摆脱饥饿恐惧的象征,成为这个人口超级大国能够自给自足的定海神针。

      在国际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一份成绩单在袁老墓前被读起,“(衡南县)又开启了第三次双季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为实现您的禾下乘凉梦勇毅前行”。

      “我深深地感觉到袁老一直带着我们在奔跑,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催人奋发的力量。”4月1日,袁隆平生前秘书、袁隆平农业科技奖的获奖者辛业芸在追思会上说。

      “在袁老师面前,我只是一名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回忆起袁老时说,“他一直教我做人做事,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院士认为,袁隆平是当代科学家的典范,是我国农业科技界的一面旗帜,也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记者丨叶凤林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