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带动1000余万亩油菜种植——四川三台油菜制种“香飘川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3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作者:记者 李传君  浏览次数:411
 
 一个县2万余亩种子基地带起了省内外1000余万亩油菜种植——

四川三台油菜制种“香飘川外”
 
 
陈华林(左)在给油菜花授粉。 刘玉明 摄
 
  编者按:种子基地是保障用种安全的基础。我国农作物国家级制种基地布局除主粮作物外,同时兼顾经济作物,注重发掘地方特色优势与多样化发展。近年来,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激励和扶持下,制种基地不断创新发展模式,通过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开展合作,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推陈出新,产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产量、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如今,不少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制种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3月末,四川的油菜花已开,饱满的油菜荚绿油油地挂满枝头。“今年气温回升得及时,油菜花开得很好,后面的天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收成很好。”四川省三台县新鲁镇禅寂村党支部书记张辉说。他身后是寄托着增收希望的44亩制种油菜。
 
  三台县是“天府菜油”示范基地,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65万亩,总产量达12万余吨,均位居全省第一。三台也是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全县共有油菜制种基地2.2万亩,所产种子不仅供应四川省内,还辐射渝、云、贵、湘、鄂等地的1000余万亩基地,乃至拓展至东南亚地区。
 
  “十四五”期间,三台计划投入2.78亿元财政资金,大力扶持油菜制种产业发展,建立油菜制种科技示范园,到2025年全县油菜制种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油菜制种企业达到20家以上,力争实现油菜制种基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油菜制种环节社会化服务全覆盖。
 
  网棚里培育高纯度油菜种
 
  刘营镇龙沟村七组是绵阳市特研种业有限公司(简称特研公司)董事长陈华林的老家,公司在这里有100亩杂交亲本代科研育种基地。陈华林和两个儿子大部分时间守在这里,为的是今年要研育出一个油菜新品种。多年来,特研公司已经研育出油菜品种13个。
 
  基地里,一座座网状的大棚排列开来。掀开大棚门帘进入,发现棚里都放置着一两箱蜜蜂。工作人员解释说,大棚的作用是保证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以免棚内作物受外界花粉的干扰和影响。蜜蜂放在棚内,也是为了保证虫媒授粉的纯度,从而保证品种的纯度。
 
  没有大棚的地里,一束束油菜花被条形的袋子套着,每一株下面还挂着一张纸牌。“这种袋子叫硫酸纸育种袋,目的也是为了与外部环境隔绝。这种品种培育需要人工授粉,根据花期,共需人工授粉三至五次,然后套上袋子,待花完全谢了才能摘取。”陈华林说。
 
  记者感叹科研育种的精细和复杂,而陈华林说这还算不了什么,“选择育种基地首先要选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地方,比如周围是山,中间是平坝。整个育种过程,从育苗到最后采收,都需要高技术含量的人工投入,当地农民基本上都成技术员了。”
 
  特研公司目前在全县共有180余亩油菜科研育种基地,共有6000余亩油菜制种基地,所生产的油菜种子具有抗病、抗虫、抗倒伏的特点,含油率高达48%,并且油质好。陈华林说:“按照一亩制种油菜推广400—800亩来算,我们公司的产品至少可推广300万亩以上。”
 
  严格把关守护高质量好效益
 
  “去年我种了7亩多制种油菜,母本卖给‘特研’公司,一共卖了2万多元;父本留着榨油,一家人都吃不完。”立新镇凉泉村委会副主任李道刚说。凉泉村3300余亩耕地,一半以上跟特研公司签订了合同,为他们订单生产制种油菜,亩均产值2500元以上。
 
  凉泉村跟特研公司合作已经4年了,按照合同,公司提供种子、农药、肥料以及全程技术指导,并派一名技术员常驻村里。从育苗到移栽,再到后期田间管理,到最后采收、销售,全过程都在技术员的指导和监督之下,以保证制种油菜种子质量能过关。
 
  会不会出现农民管理不善或者以次充好影响产品的纯度和质量的情况?新鲁镇禅寂村驻村技术员徐金虎说:“首先选择基地就是要选村‘两委’干部得力、群众积极性高的地方,其次要看技术员有没有履职尽责,几个把握质量关的关键时期不能马虎。”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每年11—12月,技术员要组织人去杂,先是外围去杂,然后是田块内部去杂。第二个关键时期是油菜花期的花检,起花苞的时候要组织人逐株去捏,掌握了熟练技术和经验的人一捏就能判断,开花后还可以从花的外形来区分,再一次去杂。
 
  “多年来,还未出现过老百姓拿父本充当母本或者是拿普通油菜当制种油菜卖的情况。”徐金虎说,公司与农户还有一项约定,就是每公斤要押3元钱来年才支付,如果溯源到哪家的种子出了问题,这钱就不再支付,且取消其制种合同农户资格,农户还须承担其他责任。
 
  “收益足够高了,农民犯不着那样。”张辉说,他们按三行母本、一行父本种,每亩母本约产300斤,父本约100斤,根据公司定的保底收购价17元/公斤,每亩至少可卖2550元,加上油菜过后种水稻玉米,每亩年产值在4000元以上,纯利也在2000元以上。
 
  产业化联合推进规范化发展
 
  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景勇说,三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春早秋短,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利于油菜生长发育。适宜的气候条件不但有利于培育壮苗,而且对开花、结角、灌浆、成熟十分有利。此外,三台县西部呈带状分布的浅山丘陵区具有油菜制种优势。
 
  走进西部浅山丘陵地区,众多被浅山丘分隔包围的坝子分布在广袤的土地上,天然的隔离条件优越,隔离成本非常低。据农业农村部门测算,该区域适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制种面积达30万亩以上。同时,三台县传粉昆虫种类繁多,也有利于作物制种杂交传粉结实。
 
  三台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油菜制种,已形成以立新、新鲁、金石、建平、八洞、芦溪、刘营、塔山等镇为核心的油菜制种基地。仅2021年,油菜制种基地就扩展了6000亩,总计达到2.2万亩。多年共研育出绵油15、台油603、特研油700等20余个制种品种。
 
  早在2010年,三台县种子管理站就获得了国家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合格证书,先后在2015年12月、2021年1月通过了资质复检考核,是四川19个具有种子质量检验资质的县之一。目前共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10个科研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
 
  据景勇介绍,今年三台将实现油菜制种基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并扩大至2.5万—3万亩,制种企业入驻20家,制种科研单位入驻15家,研育油菜新品种5个。依托四川省种业集团,建成油菜制种产业化联合体,推进油菜制种规模化、规范化、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