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两会上的种业热词丨种业促进法、国家种业实验室、自贸港种业龙头培育、智慧育种……

      建议制定种业促进法

      在粮食核心产区布局国家种业实验室

      抢占智慧育种制高点

      健全种子基因库,强化种子安全

      培育海南自贸港种业龙头企业

      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种企业加速上市

      系统推进新疆棉花种业发展

      将中药材种子选育纳入种业振兴计划

      关注草类国家育种基地建设

      ……

      两会正在召开,涌现出一大批关于推动种业振兴发展的提案和建议,一起来看看!

      此前报道→两会上的种业声音,传递出哪些信号?


      01

      习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据新华社电  习总书记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习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习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要优化布局,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保证粮食年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习总书记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农田必须是良田,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分类改造盐碱地,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习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创新链建设为抓手推动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02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登海种业名誉董事长李登海:建议制定种业促进法

      “联系我国种业的现状,我感到目前种业的难题是如何切实保障和促进自主科技创新的能力?建议尽快制定种业促进法,从而切实保障、快速推进民族种业的发展。”李登海说。

      目前,全国持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7200多家,其中119家有一定的研发能力,约占1.65%。另外,部分种子企业缺少人才、资源、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担当种业创新主体的重任。基于此,建议制定种业促进法促进种子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深度融合,将种质资源、育种人才、推广技术、资金支持诸要素向中资企业聚合,尤其要全方位支持科研育种基础好、自主创新能力强、销售市场广的种企做大做强,将科研成果早日变为良种良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李登海还谈到,新修订的种子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一个修订完善内容是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品种的同质化问题。为进一步加大新品种保护力度,切实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把控新品种审定关口、实施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严厉打击套牌等种业侵权违法犯罪,营造一个公平、法治的种业研发良好环境,还是建议制定种业促进法。

      李登海还建议,种业促进法应当包含“三个促进”,即促进种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促进种业生产基地和加工设施的建设发展、促进种业在推广销售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种业促进法还需要有“五个支持”,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金融系统及社会企业的支持、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支持、改革种业人才奖励制度支持种业研发创新团队的建设、强化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支持。

      03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在粮食核心产区布局“国家种业实验室”

      宋纯鹏建议,应依托粮食核心产区的产业优势、种业科技优势和平台优势,率先组建“国家种业实验室”,布局重大课题和产业发展。同时充分考虑不同粮食核心产区需求,建设不同农业区域的分中心或基地。

      他认为,国家实验室是我国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也是我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因此,谋划建设国家种业实验室,是解决我国农业领域“卡脖子”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的战略选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目前,河南、湖北、海南等地方政府先后筹建了相应的种业实验室,对小麦水稻、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开展了深入研究。

      “我们呼吁,尽快在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布局创建‘国家种业实验室’。”宋纯鹏认为,一方面,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注重源头创新。瞄准生物学重大科学问题,聚集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和分子设计、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和遗传育种等学科的技术,以农业原始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体,以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为重点,提高生命科学与技术、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等的综合研究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能力,真正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统筹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借鉴国外成熟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农业、生命、信息和人工智能等相关人才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千方百计吸引和选拔一流人才,促进我国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确保我国粮食供给安全。

      04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燕瑛:抢占智慧育种制高点,打好种业翻身仗

      我国农作物和畜禽种业市场接近6000亿元,已成为国际种业竞争的焦点。燕瑛建议,制定鼓励和扶持政策,抢占智慧育种制高点,打好种业翻身仗。

      “以‘新一代数字科技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慧育种时代正加速到来,未来育种企业之间的竞争必将围绕开发和利用育种数字化资源的能力展开。”燕瑛说,民族种业若想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抢占智慧育种制高点,必须制定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快种业数字化转型速度,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育种技术领域的应用。打好种业翻身仗,技术是核心,企业是关键,资金是瓶颈。

      燕瑛说,种业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紧密相关,在政策层面,应将农作物种业增产增收与畜禽种业降低饲料粮消耗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关键不在口粮而在饲料粮的安全,不仅要提高大豆、玉米等主要饲料粮品种的生产性能,促进粮食增产,还应通过选育节粮型的畜禽良种,减少饲料粮需求的压力。同时,应培育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节粮型畜禽品种,鼓励其与国外品种在节粮、节地、抗病等方面展开差异化竞争,降低对国外种源的依赖和对粮食的大量消耗。

      燕瑛还建议要优化种业创新基础和环境,支持龙头种企做大做强。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出台政策引导产学研密切衔接,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良种联合攻关。通过科研成果转让、知识产权入股、企业资助科研、资产捆绑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种业科研、生产、经营的强强联合。激发科研人员育种创新的积极性,把育种的力量凝聚到创新性育种上来,大力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05

      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健全种子基因库,强化种子安全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的最前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但种子产业发展较晚,落后于世界上的一些种业强国,对种子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他举例,虽然水稻、小麦、大豆等“中国粮”用上了“中国种”,但玉米、马铃薯种子等部分依赖进口,还有一些农作物、畜牧种子需要依赖大量进口才能满足,而辣椒、洋葱、胡萝卜、茄子、番茄、马铃薯、西兰花等最常见的蔬菜,不少都是洋种子长成的,有的甚至全部依赖进口。“洋种子”不仅占据了我国较高的市场份额,有的品种价格也远高于国内种子。

      在他看来,我国种子行业面临原创性种质资源相对稀缺、种子研发投入不足、育种进程缺乏良性循环、种子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科研育种人才支撑力度不够、国外种质资源管控越来越严等问题。

      为打好我国种业“翻身仗”,他建议加强这几项重点工作:着力保护我国种质资源、着力健全关键种子基因库、着力攻克关键种子难关、着力强化关键种子研发投入、着力理顺科研和企业协作机制、着力培育领衔人才和龙头企业、着力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着力完善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在健全关键种子基因库方面,他建议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对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做出必要的、客观的、精准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种子产业发展规划,尤其要建立健全好关键种子基因库。同时,他建议编制和完善好我国本土重点保护种业品种的发展规划,建立类似粮食育种基地的本土品种保护区。

      他还建议国家出台相应政策,根据一些关键性的不同品种,在一些企业或科研机构创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种子工程中心,强化种子研发工作;着力理顺科研和企业协作机制,建立完善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和协作机制;着力改善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加快培育一批龙头型、成长型的种子企业,给予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助力种子企业快速发展。

      在完善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方面,他建议,以《种子法》为核心,完善包括各项制度在内的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包括种子产业外资准入制度、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种业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种子产业反垄断审查制度、种质资源保护制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种子产业科技创新制度、种子市场监管与执法制度。同时,还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运行保障机制,以保证种子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能够有效运行。

      06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海南省委会主委史贻云:培育打造自贸港种业龙头企业

      在今年全国上,史贻云提交提案,建议有关部委在加快建设南繁硅谷、大力引入国内外优秀种业企业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海南南繁资源优势,加大力度培育和打造自贸港种业龙头企业。

      史贻云建议,由相关部委牵头,支持海南种业龙头企业发展。着力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的种业龙头企业。鼓励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增强发展实力。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减轻科研用地流转企业的负担。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种业研发的投入及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促进种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对共建。同时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种业龙头企业,提高自身科技含量,建立企业自主技术研发机构,实现产学研结合,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提案还建议,加大南繁政策支持力度。抓好扶持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工作,多渠道整合和统筹安排财政支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性作用,通过贷款贴息、技改扶持、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建立经营风险基金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政银、银企合作,完善项目对接机制,鼓励银行对种业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特别是对种业企业上市提供贷款贴息扶持,对其上市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07

      全国人大代表刘发英:支持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种业加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刘发英说,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崛起了一些具有种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如长阳的康农种业已崭露头角,但受区域和市场规模限制,发展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对接资本市场,采用现代企业运营模式,快速推进企业发展。

      刘发英介绍,我国西南地区覆盖八省市区,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普遍落后,地形地貌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气候立体多变,对农作物新品种抗性、适应性均有较高要求。针对民族地区“育、繁、推”一体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种业企业,应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充分考虑种业的产业定位和市场性、公益性特征,在对接资本市场方面予以支持。

      刘发英建议,对扎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开展农作物种子基因和性状研究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开发和利用好我国西南民族地区农作物基因宝库,将具有创新能力,农业农村部颁证和备案的“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归类为生物科技产业。适度降低短期的利润指标要求,强化科研创新等方面的成长性、领先性指标要求。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种业企业,设立种业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缩短上市审核时间,加快上市步伐,推动民族地区种业和农业发展,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08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不“撒胡椒面” ,系统推进新疆棉花种业发展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家战略物资,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2021年新疆棉花总产量512.9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近九成。

      “我国棉花种业发展成效显著,引进和选育了一批优良的棉花品种,种子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显著提高,种子管理更加有序,形成了成熟完整的种子产业体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新疆区委会主委、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说,“近年来,新疆不断优化棉花品种结构,以解决棉花品种多乱杂和原棉品质一致性差问题。”

      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去年以来,新疆不断推进棉花品质提升,同一生态植棉区的调查区棉花用种逐步趋于统一,全疆棉花品种统一度得到有效提高。2021年,全疆万亩以上棉花品种共计45个,较上年减少19个。

      “但是,目前新疆棉花种业还是存在企业‘小散弱’;品种‘多乱杂’;选育方法老套,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不完善;机采棉发展综合技术配套不成熟等问题。”蒋平安说。

      蒋平安建议,结合新疆棉花市场和产业发展方向,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种业发展规律的现代新型种业。通过组织规模化生产、建立大市场、大联盟,最终形成“专业化生产、机械化加工、质量标准化、育种、繁殖、推广一体化、供应商业化和管理法制化”的种业体系,持续推进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新疆棉花种业的创新能力。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种业育种技术,实现与前沿科技的融合,促进新疆棉花育种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提高育种效率;针对棉花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精确把握遗传育种的发展方向,提高新疆棉花品种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科技含量。

      二是完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加强种子权益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现象,切实保护品种权益,规范种业市场秩序。为种子产业营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完善监管治理体系和机制,增强法律治理能力,推进和建设种业追溯体系,建立种业诚信体系和机制。

      三是加大棉花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成立种业发展基金,加大承担项目企业的资金配比,降低研发费用;对于推广面积超过50万亩的品种政府给予单价补贴,既有助于推广也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鼓励企业强强联合,交叉持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集中使用效率,避免地方债项目“摊大饼”“撒胡椒面”,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建立使用国家种子资源库资源制度,建立科技人才库,鼓励企业嫁接人才库、资源库资源共享共赢机制、转化成果补贴机制。

      09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时代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纯玉:将中药材种子选育纳入国家种业振兴计划

      近年来,中医药疗效正因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质量问题而受到较大影响。对此,唐纯玉建议,将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纳入国家“十四五”种业振兴计划中,助推中药材生产质量提升。

      “我国种植的中药材种类近300种,但因很多药材分布广、生产规模小等,整体基础薄弱,需要国家集中力量予以集中性扶持突破。”唐纯玉指出,目前我国药用植物种植面积已超过8000万亩,但即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药材良种覆盖率仍不足10%,基本还停留在“自繁自用”的水平。中药材种子、种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品质提升、高质量发展及规范化生产,大力发展中药材种业迫在眉睫。

      唐纯玉认为,将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纳入国家“十四五”种业振兴计划,同时通过扶持大型中药企业建立中药材种子繁育基地,将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技术推广纳入地方种业发展规划当中是未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业的关键。

      唐纯玉建议,以种子库和药用植物园为依托,做好常用和濒危中药材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评价等基础建设,按照区域布局,确定国家和地方重点科研单位承担重点药材的新品种选育工作,从源头保证中药材质量。“保障中药材可持续发展、高品质发展,需从中药材种子种苗这个源头抓起,培育、繁殖、推广并进。”唐纯玉说道。

      此外,这几年“绿肥模式”种植反响很好,所以在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农业大学校长柴强重点关注与‘绿肥模式’相关的草种业育种培育及建设国家草类育种基地。

      中国的食用菌种类丰富,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食用菌培育栽植的国家,同时也是食药用菌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全国政协委员王欣建议,加大对食用菌种质资源发展优势、潜力的宣传,同时,建立国家级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库,加强菌物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来源丨新华社、中国日报、北京日报、海南日报、人民政协报等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